江蘇省灌云縣龍苴中學 顧漢雨
新課程實施后,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課堂中學生的討論和探究已經成為數學學習的主要形式。由于數學學科的特殊性,課堂上老師的講解至關重要,因此,培養學生的課堂傾聽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就成為數學教師的重要任務。
傾聽是學生課堂學習的重要形式,是學生學會學習的行為表現,具體來說,傾聽就是集中注意力去認真聽取對方的發言。
培養學生良好的傾聽習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知識,提高數學能力,也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提高課堂效率。但實際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課堂傾聽存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學習效率,究其原因主要是學生對課堂活動缺乏興趣,導致注意力渙散,無法有效傾聽,又因為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形象直觀為主,所以直觀化的形象建構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幫助初中學生在簡單形象的數學課堂活動中學會傾聽,提高效率。因此,運用形象化手段,采取想象化教學,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在具體可感的形象中培養傾聽的能力,可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
我們作過調查,課堂上能認真聽課的學生,數學的學習成績都很優秀,而課堂上不能認真聽課的學生一般學習成績都不是很好。課堂上認真聽講是學生學習的基本要素和前提,要幫助學生學好數學,就要培養學生的聽課習慣。
傾聽是社會交流和社會交往的重要前提和條件,不會聽,就不能理解對方表達的意思,也就無法和別人交流。學生要學習,就需要培養傾聽能力。
例如,在教學“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法”時,很多學生在小學都已經學過這些內容,他們對于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概念和解題方法都能理解。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訓練,他們在練習時還是經常出現錯誤,特別是不同的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題方法,不能靈活運用,選擇代入法還是消元法就不能準確判斷。我們曾經做過調查,有一半的學生不能熟練自主地解決二元一次方程組運算中的問題,有很多同學學會了一種類型的解題方法,可換了一個題目,就不能準確運算。其中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學生在課堂上沒有聽懂老師關于二元一次方程組解題方法的教學內容,沒有理解二元一次方程組的性質和解題要求。在課堂上只滿足對一種題型的認識,缺乏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和反復練習。
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情緒會高漲起來,傾聽行為變得主動,并在傾聽其他同學的回答后內化思考,生成新的觀點,組織成自己的語言,學生學得深刻,課堂自然高效。
有了愿意傾聽的耳朵和愿意傾聽的心,學生才能進一步地進行思考和內化。直觀生動形象的課堂環境和民主的課堂氛圍能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傾聽。如,師生可以搜集一些與“傾聽”相關的名言、名句和小故事等,并有計劃地出示在黑板上、讀書角,這樣潤物無聲,創設良好的心理氛圍。在寬容的氛圍中,學生才會愿意傾聽,打開思維的閘門,并逐漸養成樂于傾聽并思考總結的良好習慣。同時,還要創設形象的傾聽情境,如生活化的語言、有趣的數學小故事、運用卡通人物的聲音等,在數學課堂中給初中學生帶來一場聽覺的盛宴,學生自然愛聽。
例如,蘇科版七年級下冊“生活中的數學”的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習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四個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情境,讓學生從簡單的生活現象去探索數學與生活的關系,幫助學生理解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是為生活服務的。理解社會生活中有許多不等式,要理解不等式的概念和不等式的解法,就要從生活入手,在生活中學習數學,利用數學去理解生活。這就要求學生在課堂上認真聽課,學會傾聽,在學生討論時要認真聽同學發言,要求學生能聯系生活實際,以生動形象的游戲形式鍛煉學生傾聽的能力,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也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我們要善于抓住時機,及時評價傾聽。評價的方式可以是教師評價,也可以是生生評價,利用多樣化的評價方式,能有效促進學生傾聽習慣的養成,保證學生傾聽能力的可持續發展。老師在學生討論時也要認真傾聽,根據學生理解進行判斷。在學生討論時,老師也要學會傾聽,耐心地傾聽學生的討論發言。同樣,在老師總結時,也要求學生學會傾聽,并能找出自己的存在問題。所以,課堂上的傾聽是兩個方面的:一是要求學生學會傾聽,認真聽老師的講課,去理解教學內容和要求,還要學會傾聽同學的發言和討論。二是老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發言和意見,要認真聽取學生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的問題。只有教學雙方都能學會傾聽,并相互尊重,才能更好地交流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當然,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初中生的形象化思維特點和不穩定的心理特征、數學學科的抽象性和嚴密性特征以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理念等,都使得數學課堂教學的形象化成為一種必然。教師應借助現代化教育手段,在總結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傾聽能力的要求和訓練,讓學生的傾聽習慣成為自然,讓學生的數學課堂傾聽能力成為學生的一項基本技能,增強學習能力,進而提高課堂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