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潔 張爭勁 朱曉曉 邱良偉 王海麗
(睢寧縣畜牧獸醫技術指導站,江蘇睢寧 221200)
近年來,睢寧縣大力發展規模養殖,發揮資源優勢,加快畜產品品質建設,不斷推進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2017年全年生豬生存欄36.2萬頭,出欄71.2萬頭;羊存欄20.8萬只,出欄61.3萬只;家禽存欄581萬只,出欄1888萬只,大牲畜牛存欄2.01萬頭,出欄1.02萬頭,生豬大中型規模比重達76.4%。2017年全年畜牧業產值達到56.21億元,占農業產值的32.04%,畜牧業已成為睢寧縣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依照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和江蘇省環境保護廳2017年發布2號公告規定的養殖規模標準進行統計,2017年全縣規模養殖場580家,規模養豬場387家,規模家禽養殖場144家,規模牛場20家,規模羊場29家,具體規養殖場情況見表1。
睢寧縣畜牧業發展基礎條件良好,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已形成豬、羊、雞三大主導產業。生豬產業通過龍頭企業的帶動實現規模擴張,以徐州溫氏、正邦、牧原、大北農、新希望為主體,通過公司+基地+農戶飼養模式加快推進睢寧縣養殖向區域化布局、規模化養殖轉變;家禽業以江蘇太和、長江桂柳等企業,推廣公司+基地模式,提高養殖效益;肉羊業鼓勵規模羊場自繁自養、提升肉羊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積極推廣混合糧加工飼喂技術,發展秸稈養羊。睢寧縣2011年被財政部定為全國生豬調出大縣,被省農委定為生豬生產大縣;2009年~2015年被列入全國肉羊優勢區域布局規劃縣。
根據睢寧縣2017年畜禽存欄實際狀況,參考國家環保總局的畜禽糞便排泄系數[1](見表2),粗略測算出,2017年睢寧縣畜禽糞污總量為144.66萬t,其中生豬糞污總量66.43萬t,奶牛糞污總量為14.31萬t,牛糞污總量為21.19萬t,羊糞污總量7.36萬t,家禽糞污總量為35.37萬t。

表2 畜禽糞便排泄系數
根據國家環保部頒布的《“十二五”主要污染總量減排核算細則》,同時參考畜禽產污系數估值[2](見表3),測算2017年睢寧縣畜禽糞污化學需氧量(COD)4.16萬t,總氮產量8912.65t,總磷產量3669.09t。睢寧縣每年因畜牧業發展產生大量畜禽廢棄物,保守估計每年可達100萬t以上,如果這些畜禽廢棄物得不到資源化利用,不僅會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更是對糞污中的有效成分的一種浪費。
2.2.1 測算公式
土地承載力計算按照農業部辦公廳印發的《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3]中有關規定進行測算分析。計算方法為:區域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的計量單位為豬當量,綜合考慮畜禽糞污養分在收集、處理和貯存過程中的損失,單位豬當量氮養分供給量為7.0kg,磷養分供給量為1.2kg。區域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區域植物糞肥養分需求量/單位豬當量糞肥養分供給量,區域植物養分需求量=∑(每種植物總產量(總面積)×單位產量(單位面積)養分需求量),區域植物糞肥養分需求量=(區域植物養分需求量×施肥供給養分占比×糞肥占比施肥比例)/糞肥當季利用率。
2.2.2 睢寧縣區域植物養分需求量測算
睢寧縣種植作物包括小麥、水稻、玉米、大豆、花生等,總播種面積為15.33萬hm2,其中小麥種植面積7.51萬hm2,總產量44.3萬t;水稻種植面積3.4萬hm2,總產量為28.15萬t;玉米種植面積2.75萬hm2,總產量18.1萬t。根據文件中不同植物形成100kg產量需要吸收氮磷量推薦值[3](見表4),粗略測算出睢寧縣區域植物養分需求量:氮養分為23646噸,磷養分為7225t。

表4 不同植物形成100kg產量需要吸收氮磷推薦量值
對照文件中土壤不同氮磷養分水平下施肥供給養分占比推薦值[3](見表5),根據耕保部門提供的數據確定睢寧縣土壤中氮養分水平在1.1~2.2g/kg,分級為I級,施肥供給比列35%;磷養分介于20~40mg/kg,分級為II級,施肥比例供給占比為45%。糞肥中氮素當季利用率取《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推薦范圍25~30%的中間值27.5%,磷素利用率取值推薦范圍30~35%的中間值32.5%.糞肥占比按照推薦值50%。計算得睢寧縣區域植物糞肥養分需求量:氮養分為15047.45t,磷養分為5001.92。以氮養分為基礎測算,睢寧土地承載力為2148636豬當量,以磷養分為基礎測算,睢寧土地承載力為4168269豬當量。

表5 土壤不同氮磷養分水平下施肥供給養分占比推薦值
依據《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指南》中各種畜種豬當量折方法為:100頭豬相當于15頭牛、30頭肉牛、250只羊、2500只家禽,計算得出2017年全縣共計804266豬當量(見表6)

表6 2017年全縣畜種豬當量折算
通過把以氮磷養分為基礎折算出的豬當量和按照實際存欄折算出的豬當量比較,得出睢寧縣土地消納畜禽糞污的能力遠超過畜禽的存欄規模,種植業有充足的消納能力,這為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3.1.1 扎實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
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的路徑[4],對全縣規模養殖場開展治理工作,要求養殖場配備與養殖規模相適應的糞污處理設施設備,在源頭上推廣干清糞、雨污分流、固液分離等技術模式;在過程控制上推廣生物發酵床、沼氣等模式;在末端利用上建設沉淀池、堆糞場,推廣種養結合、水肥一體化等模式,提升畜牧養殖廢棄物利用水平。
3.1.2 構建種養循環發展機制
睢寧縣先后制定了《睢寧縣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方案》、《睢寧縣畜禽糞污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考核辦法》、《睢寧縣種養循環發展規劃(2018-2020年)》等政策性文件,成立了以縣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以“種養結合、農牧循環、就近消納、綜合利用”為主線,打造養殖主體小循環、園區中循環、區域大循環的資源化利用模式。
3.1.3 依托整縣推進項目帶動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
睢寧縣是畜牧大縣,也是生豬外調大縣,是《全國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的支持對象,2018睢寧縣年成功申報該項目。按照全域覆蓋、分類指導的原則,統籌縣域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規劃布局,科學設計治理路徑,因地制宜、因區施策。一是把未配套的畜禽養殖場或設施設備未達標的規模化養殖場納入項目治理范圍,對養殖場進行提檔升級,主要建設雨污分流設施、干糞發酵大棚、沉淀池等;二是根據養殖區域分布特點及區域產污量建設區域性畜禽糞污集中處理中心或沼氣供氣工程,在養殖密集的西北和西南片區分別建設年生產有機肥10萬t的集中處理中心,在東部和西部片區分別建設年生產有機肥3萬t的集中處理中心。建設2個規模均為1500m3的沼氣供氣項目,年處理畜禽糞污1.5萬t,通過厭氧發酵生產沼氣,能供應集中居住區750戶四季全天候使用。三是構建縣域畜禽糞便收集體系,購置配備畜禽糞尿收集車輛,負責全域的糞污收集及糞污還田利用。
3.2.1 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渠道不盡合理
根據直聯直報系統對糞污資源化利用渠道的統計,肥水利用和還田利用占94%、生產有機肥占5.1%、沼氣利用占0.4%、其他方式占0.4%,全縣生產有機肥和沼氣利用比例較低,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2.2 糞肥科學施用制度亟需建立
目前糞肥的施用缺乏科學合理的利用制度,施用主要靠種植戶的經驗,亟需通過對各類糞肥的成份分析,結合土壤成份分析,制定出適合小麥、玉米、紅薯、水稻等主要農作和各類蔬菜、林果等科學施用方法和比例、提高糞污資源化利用效率。
3.2.3 整縣推進項目后期運營維護是難點
與項目建設相比,項目建成后運營維護是難點,一是有機肥使用市場小、使用比例低、市場銷售困難。要面臨著如何擴大市場、拓寬銷售渠道、轉變種植戶施肥觀念、引導種植大戶積極使用有機肥等挑戰。二是如何破解養殖分散導致項目收運成本高、效益不佳、人工作業限制、甚至是項目設施設備閑置等諸多難題。
3.3.1 加強制度和技術支撐
制定服符合區域種植特點的施肥方式和糞污利用制度,更好的實現種養結合,循環利用;探索適宜本地區糞污資源化利用模式,建立畜禽糞污還田和檢測方法標準體系,加強技術服務和指導,開展技術培訓,提高規模養殖場、第三方處理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技術水平,組織科技攻關,研發推廣安全、高效、環保產品。
3.3.2 注重宣傳引導
大力宣傳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相關政策、提高畜禽養殖及種植業從業者的思想認識。利用電視、報刊、網絡,廣泛傳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的好經驗好做法,以林果、蔬菜等高效經濟作物為重點,引導種植大戶和新型經營主體施用有機肥,打造農業種植無公害產品,實現節本增效、提質增效。
3.3.3 強化資金保障
整合統籌各渠道財政資金,調動社會資本參與的積極性,建立“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多元化投資體系,鼓勵不同經濟成分和各類投資主體,以多種形式參與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
睢寧縣有良好的畜牧業基礎,畜牧業作為當地農業的主導產業,畜牧業規模比重比較高,同時睢寧縣也擁有與畜牧業規模相匹配的種植業,有充足的消納主體。隨著整縣推進項目的實施,眾多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最后一公里”問題能得到很好的解決,進一步促進農牧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