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遠
剛入了秋,所謂“2020 年的冬天將是60 年來最冷”的說法就流傳開來,更有商家借著這個由頭賣了一波養殖動物皮草,令人感慨資訊傳播的莫名。其實,關于今年冬季我國總體氣候趨勢,國家氣候中心聯合水利部信息中心對今冬明春的全國氣候趨勢預測指出,預計在2020 年12 月至2021 年2 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低,其中2021 年1 月冷空氣活動將明顯轉強,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可能較常年同期偏低,到2021 年2 月,全國大部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所以,一句沒有數據支撐的“60 年來最冷寒冬”被科學打了臉,也提醒我們面對很多說法時,要保持思辨,不輕信,不盲從。
2020 年立冬日過后的3 天,上海報告了1 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2020 年疫情中后期,鐘南山、張文宏等專家相繼闡明疫情零星散發態勢后,在北京、大連等地防控得力后,這1 例依然引出了很多朋友圈里的各種事實或流言,也有個別地區過度反應的事件出現,而與之相對的是,8 717 名相關人員的檢測結果均為陰性。數據對比不僅是中國速度與上海效率,更是個人科學素養的參照。“新常態”下,在公眾場合佩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的個人防護,不因偶發病例影響到自己和別人正常的工作生活,本該是“個人新常態”。
歲尾年初,總是我們對數據敏感的時候,尤其是2020 年。但不論如何,2020 年即將過去,什么樣的冬都會有讓位給春的時候。不論如何,我們還將面對一個個數據,從個人到家國天下,很多數據的另一面里,是我們的淚水和汗水,是我們的痛苦和希望,唯科學、理性的態度方與之匹配。各位《食品與生活》的讀者朋友,我們全體同仁與您一起,不怕“真理無窮”,2021 年,一起“進一步有進一步的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