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芙蓉
摘 要:在網絡日趨發達的當代社會,數字化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傳統出版集團以往單純的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代受眾的閱讀需求,我國目前絕大多數的出版業務集團并沒有進行創新性整改,不論是業務內容還是集團規模也都還是原本簡單的模式,缺乏革新,各個集團之間也缺乏業務整合。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大趨勢,只有走數字化路線,集團內部完善體制、重新整合品牌策略,巧妙利用數字化技術進行業務管理和決策。在圖書出版方面,改變以往的傳統模式,重視數字化傳播平臺,并大力拓展新媒體業務,重新思考符合讀者受眾的圖書刊出形式及內容,盡可能多地利用新媒體數字技術實現完美轉型。
關鍵詞:出版集團;數字化轉型;業務革新;數字出版
一、引言
目前國內的出版集團由于各種壓力并存,致使其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瓶頸問題。首先,出版集團自身的體制改革不夠深入,很多改革只是流于形式,沒有認清現實社會受眾的需求,也缺乏下狠心全面改革的決心;其次,原有的消費市場被數字媒介所擠占,紙質圖書的閱讀率也在逐年降低,而數字信息的傳播不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樣非常符合受眾快節奏的生活態勢,也可以加快閱讀速度;再者,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電子化,因為技術與設備的革新給受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閱覽體驗,相比較傳統的紙質圖書閱覽,讀者可以直接在線APP閱讀,信息量大且內容豐富多彩。
數字出版對于傳統出版集團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如果很好地利用數字技術進行及時革新,還可以快速跟上受眾閱讀需求,不至于被人們遺忘;但是如果沒有進行轉型,那么市場將以一種非??膳碌乃俣瓤s減,直至集團因為業務萎縮而退出市場。所以傳統出版集團必須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一種最新的面貌來滿足受眾需求。
二、國內傳統出版集團現狀
為什么叫“傳統”?主要是因為其載體形式、內容、業務結構的傳統。
在其出版的載體形式方面,造紙術和印刷術發明的時候,竹簡、石頭、骨頭或者布料就變成了傳統載體形式,在電子媒介出現以后,紙質媒介就變成了傳統媒介形式。人類的物質技術一直在發展變化,不同時期自然會產生與之受眾需求相對應的創新媒介形式。而且紙質出版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會的負擔,比如造成紙張浪費、森林砍伐、油墨污染等。
傳統的出版內容上主要是集團和主編主導生產內容,受眾被動式的接納信息,沒有完全發揮主觀能動性,所有信息是被機械式的輸入,缺乏一定的內在需要和閱讀興趣?,F在任何的信息傳播都應該是受眾至上,以受眾切實需要產出內容,甚至可以讓受眾自己生產內容。這樣的內容才會調動受眾的閱讀積極性,而自由的內容產出更能讓受眾發揮主觀能動性,增加傳播的內容。
傳統的出版集團大多數的業務主要是收集作者的原始作品內容、由集團內部編輯進行內容優化、再進行印刷產出。這個過程復雜而且漫長,也許出版的內容還沒有覆蓋受眾就已經過時淘汰了。所以這樣的業務模式在當代數字背景下顯得不合時宜,不利于出版集團的可持續發展。有業界專家指出,現代的很多出版集團雖然想要搭上數字化的順風車,但是由于自身缺乏一些數字基礎條件和數字化人才,所有的嘗試還都僅僅停留在表層上,不能夠深入地進行數字化改革,所以依然盲目投入,一定程度上也是浪費[1]。
所以說現階段各個傳統出版集團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進行數字化轉變,想要徹底吻合數字時代發展需求,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從各個方面進行改變。
三、借助于數字化的轉型策略
對于紙質媒體來講,電波類媒體算是新的載體形式,后來出現了網絡技術,由于網絡的天然優勢,又迅速地擠壓了電波類特別是紙媒類載體的市場。再加上各類在網絡技術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新媒體技術,如AR、VR、二維碼等,形式多樣,使用方便,內容豐富。當前乃至未來,數字化將會把我們人類的生活重重包圍,我們所做得一切信息傳播都將會是數字化,它借助于各類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視聽技術、富媒體技術等對信息內容進行整合,然后進行針對性傳播投放,最大程度且最精確地滿足目標受眾的現實需求,實現更加有效地信息傳播。
那么借助于數字技術,傳統出版集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嘗試:
第一,在傳統紙質出版基礎上增加數字出版,拓寬信息傳播載體??梢越柚谑謾C、平板、網絡電視等數字設備進行信息投放,還需要開發出版集團專用APP進行信息整合。可以按照出版內容的不同進行板塊區域劃分,受眾可根據自身需要進行購買閱讀。數字出版技術開發的同時也應該保證其質量,如果還是淺嘗輒止,那么受眾依然不會買單,所以必須有強大的技術人才來開發技術平臺進行投放,不僅內容分類,閱讀形式上也應該創新,符合受眾電子閱讀習慣。平臺開發完善后,集團還應該進行自我品牌形象塑造和宣傳,要通過廣告將最新的品牌形象告知受眾,增加受眾的認知,這有利于后期的使用和購買,是必須要做到的。
第二,內容革新需要跟進。首先,可增加快速閱讀的信息內容,傳統出版內容大部分可以直接在數字平臺展示,但是出版集團也應該根據目前受眾快節奏閱讀習慣而增加可快速閱讀的精品內容。其次,要保障出品內容的質量,如此才可以改變之前網絡信息繁雜而導致的信息無權威性和可信度,優質的內容和精彩的數字排版才可以給受眾更流暢的閱讀體驗。在內容和平臺形式的革新也要凸顯出版集團自己的USP,這樣才可以給受眾留下一種獨特的出版集團記憶點,以此來實現閱讀忠誠。另外,在平臺上完全可以開發區域吸引讀者轉變為自媒體進行內容生產,按照閱讀點擊瀏覽量的多少可以給予傳播者一定的獎勵,不過這些內容正式推送前還是需要出版集團內部的編輯人員進行嚴格的把關和審核,符合要求后方可在平臺傳播。再者,在平臺上設置長期調查問卷,對讀者閱讀需求進行長期跟蹤,如此可以根據大多數讀者的需求產生內容,這樣既可以精準滿足需求又不至于資源浪費,可為出版集團帶來可觀的效益。
第三,開發數字出版的同時,繼續創新傳統出版的閱讀體驗模式。雖然數字出版現在是主流,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比如有關數字出版的版權保護還沒有特別完善的政策出臺,很多作者的版權不能得到保護,這個問題會是很多內容產出者望而卻步,這就影響了數字出版的發展[2]。所以在數字出版沒有特別完善前,還是應該要繼續重視傳統出版的業務,但是需要進行一些閱讀體驗的革新。一般情況下,讀者會買書回家閱讀,在集中場所閱讀的人相對較少,但是可以改變這樣的一些集中場所的模式以吸引更多的讀者愿意在此閱讀。目前市面上除了圖書館之外還會有一些小型的書社,但還只是圖書購買的短暫的圖書閱覽體驗,這就需要把受眾體驗這一部分進行改變。可以設置一體化圖書閱覽大廈,按照內容分不同的閱讀區域,環境設置要非常人性化,給讀者提供一種超出家庭閱讀的舒適感,除了休息還需要有餐飲區域,這樣讀者可以一整天都浸泡在圖書大廈。同時可以設置鼓勵政策鼓勵讀者來大廈進行閱覽,這樣的區域不僅可以閱覽傳統出版物來滿足習慣于傳統閱讀的讀者,還可以設置數字閱讀區域。這樣閱讀銷售休息一體化,可以增加出版集團的收益。
四、結語
我國目前的絕大多數出版集團所面臨的問題比較多,但主要是集團自身的發展機制有一些問題所導致。另外,當下數字媒體時代,集團更應該符合大潮流引進大量的數字技術人才,為實現數字轉型做好人才準備。再者,內容上也應該進行整改,要求調研市場受眾閱讀需求而生產出版內容,市場細分上要做到更加精確,如此才可以有銷售出路。最后,還應該實現線下閱讀場所的創新設置,并且重視傳統圖書印刷的質量,盡量做到在環保的基礎上進行樣式創新,使得讀者可以迷戀甚至收藏圖書,讓紙質圖書有了更多的意義。在這樣的一個數字化碎片閱讀時代,很多受眾轉變角色成為自媒體,那么傳統出版業如何應對并且合理利用數字化,是其目前改革發展所面臨的重要問題[3]。雖然傳統出版集團目前不會消失,但是要及時革新跟上時代發展,緊跟大趨勢大潮流,以此來吸引大量的受眾群體。
參考文獻
[1]傳統出版業發展現狀分析[EB/OL].
[2]韓軍,孫翠.淺談我國數字出版業的發展瓶頸及應對措施[J].中國機電工業,2010(08):126.
[3]聞琦.數字化背景下我國傳統出版企業的營銷方式改革探析——以“三聯”的品牌營銷為例[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04):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