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外作業是初中語文課程的一項重要內容,既是對課程內容的鞏固,也是對學生課外知識的延展,通過課外作業的形式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檢查自己已熟練掌握的知識、需要進一步加強的知識以及陌生的知識領域,從而查缺補漏更全面地對知識點進行綜合學習。隨著人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初中語文老師也在課外作業的上進行了深入變革,使內容更加有深度、有創造性、趣味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加強知識點學習溫故的同時,也能從豐富多樣的課外作業中輕松愉悅地獲得課堂中無法學習到的知識領域,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能更高效地完成語文學習。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外作業;有效性;研究
初中語文教學中,課外作業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學,在學生的語文學習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老師在教學中應該積極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幫助學生全方面提高語文學習。
一、 根據教學情況,制訂合理的語文課外作業目標
語文課外作業根據要求和作業的難度,通常分為基礎性課外作業和提升性課外作業,不同的作業類型涵蓋的知識點和難度也有一定的差異性。對于基礎性課外作業,一方面要充分包含語文教材中的基礎知識點,通過課外作業的形式要能對課堂上已經學習過的知識進行鞏固。另一方面基礎性課外作業要能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鍛煉的同時,全方位提升學生閱讀、寫作和創造的能力。基礎性課外作業作為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的必備內容,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升語文學習效果,因此,老師應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合理規劃制訂最佳的課外作業目標。初中語文課外作業中有很大一部分屬于提升性課外作業,這部分作業是學生學習能力綜合拔尖的重要部分,也是區分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關卡。提升型課外作業應包含綜合知識運用版塊、知識擴展領域,高度激發學習全面思考創新知識領域……是學生在語文這門課程學習中突破成長的有效途徑。每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都是全層次分布的,老師應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合理安排課外作業內容,科學制訂語文課外作業目標,通過作業的形式,最大程度幫助學生提升語文的學習成績。例如,在《我與地壇》的教學完成后,學生深為史鐵生在文本中表達的對于母親的愧疚所感動。結合這一情況,我為學生安排了兩項作業,其一是收集古今中外表達“感恩母愛”的主題的精彩文句15句;其二是寫一首贊美母親的詩歌。因為情感醞釀的正合適,學生寫的詩歌非常感人。最后讓他們工工整整地把詩抄寫在彩色卡紙上,制成明信片寄給自己的媽媽,此次作業竟然獲得了很多家長的認可
二、 以學生為主,力求語文作業的豐富多樣
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隨著課程的改革,越來越多的學校以及教學模式開始倡導學生的主動學習,一改傳統老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初中現代化語文教學中,老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鼓勵學生愿意主動學習、激勵積極主動學習,同時對語文學習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作為學習任務出現的課外作業,在學生學習中扮演的角色尤為重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表達生動有趣……在輕松愉快的作業中,掌握課文的專業知識點是幫助學生建立起學習興趣的關鍵。初中語文老師在設計課外作業的時候應綜合利用現有資源結合教學任務,力求制訂出符合當代學生學習興趣的課外作業,靈活地將題量和學習任務結合起來,全面鍛煉到學生的聽、說、讀、寫、情感表達、文學創作的綜合課外作業。題型全面包含選擇題、填空題、問答題、協作等,每一道課外作業的設置都有明確的鞏固或者學習專業知識點的目標,讓學生能在清晰邏輯下,高效地完成課外作業,節約時間成本的同時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也能有更多的時間去做自己喜愛的文學創作,長此以往,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比如,1. 在課程進行到一定程度時,給學生們布置文學創作類的課外作業,擬定一個是創作主題,例如“中國夢”讓學生圍繞這個主題進行詩歌、散文、小說等文體的文學創作,創作的結果統一由專門的老師評比出結果,對以表現優異的作品給予表彰,并在課堂上朗誦,讓更多學生一起共勉學習。鼓勵學生文學創作的同時,也能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果。2. 初中經典語文課文朗讀比賽,精選經典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背影》《沁園春雪》等,讓學生挑選其中的文章準備朗讀比賽作為課外作業,這樣的課外作業不僅能讓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同時也能綜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對文章理解能力,達到老師布置課外作業的根本目的。
三、 幫助學生培養起積極主動學習的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升學習效果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很多學生對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總是抱著一種完成任務,或者是應付了事的心態,從而使學習處在被動的狀態影響到學習成果。初中語文課外作業設置中,老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對課外作業的態度,積極鼓勵引導端正學習態度,讓學生培養起積極主動完成課外作業的良好習慣。在布置課外作業的時候,明確要求學生完成課外作業的時候要一心一意,不能干其他無關的事情,或者部分需要高度專注的作業可以組織學生在學校完成之后再回家,讓學生意識到課外作業也是課程學習的一部分,必須認認真真完成,不能馬虎了事。同時,很多課外作業學生都是在家完成,老師無法時時看到學生的狀態,因此,需要家長積極配合老師監督學生按質按量完成作業任務。老師需主動跟家長溝通,與家長達成共識,共同幫助學生在課余時間也能專心學習的習慣。比如,老師給學生布置作業后,及時跟家長溝通,把作業的具體要求告訴家長,讓家長協助學生完成。家長需主動配合老師共同開展學生課外完成作業的工作,就學生在家做課外作業的實際情況跟老師反應。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家長和老師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經常與家長溝通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家長知道孩子的狀況,從而更好地配合老師幫助學生培養起積極主動學習的好習慣。
四、 課外作業形式設置的開放性、多樣性和生動有趣
初中語文的知識面寬,內容涉及廣泛,極大地豐富學生學習的知識面。老師在課外作業設置時,應打破常規,以全新的角度審視課外作業在學生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以開放的角度、多樣、豐富為作業的根本原則設置課外作業。在內容上,根據課程的基本要求靈活多變,比如小測試、寫作、開放性問答題、小型演講等;完成形式自由靈活,按照學生的意愿進行,可以選擇個人獨立完成,可以是兩個或以上學生相互協作共同完成,或者是以小組的形式共同來完成課外作業;考核形式由學生組織相互之間進行考核,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工作,還要對其他同學的作業進行考核,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起學生相互配合協作的意識。課外作業在幫助學生復習鞏固課堂知識的同時,更多的是以生動有趣的多樣內容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老師設置課外作業時,應充分考慮到作業的多樣性、并且生動有趣,不拘泥于傳統的應試作業模式,更多地關注學生自己想要學習到什么、愿意學習什么,期待學習到什么樣的知識。老師可以最大程度利用現代化資源、新媒體、互聯網,將觀看、聽、說、表達等形式融入課后作業中,比如讓學生觀看一段經典小說的視頻像《紅樓夢》,通過視頻的形式加深學生對小說中描繪的情節的理解,也能幫助學生在形式的表達上建立起視覺上的場景構圖,從而更高效地學懂《紅樓夢》這部小說。某種程度上視覺的呈現比文字更為直接有效,留下的印象更為深刻。
五、 高質量遠勝題海戰術
長期以來,題海戰術成為老師教學的一種手段,不論老師還是學生都認為大量的題目練習能夠熟練地掌握應試技巧,也能積累大量的題量,有利于在考試中取得比較優異的成績。然而,隨著新課改內容的發布,加之學生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習任務越來越重,每周能分配出來應對課外作業的時間有限,高質量的學習已經遠勝題海戰術。老師和學生也改變了學習觀念,與其大量透支時間和精力疲于奔命,不如就專業的知識領域做到極致,扎實掌握基礎知識。老師在課外作業設置的時候應對作業涵蓋的內容有所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希望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點,而是就其中重要的知識讓學生學習透徹,通過學習能舉一反三,提高學習效率。比如,重要語法的學習、經典段落的表達形式、基礎的知識點……讓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盡量不要在基礎性試題上丟分。這樣的課外作業布置形式不僅能幫助學生節約出大量寶貴的學習時間,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初中語文的學習,綜合提高學校效果。
六、 結語
課外作業是初中語文學習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很大程度上有效地幫助學生鞏固了課堂上學習的專業知識,提高了綜合學習的效果。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合理設計課外作業的內容、作業量、作業形式……全方面激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從而提高語文學習效果。語文課外作業的布置,不可以簡單地認為找幾個題目或抄一些詞語、背誦一段課文就解決了,更不可草率對待,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立足課內,注目課外,通過對作業形式和數量的改善、難度的控制、趣味性的提高,以達到精而少就能充分掌握知識的目的,鍛煉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作業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環節,應貼近新課程改革的理念,再也不能穿新鞋,走老路。我們必須對作業的內容和形式進行深度優化,讓作業真正成為學生課內外對接的“鏈子”,鞏固基礎的“夯子”,技能提升的“梯子”,發展創新思維的“啟子”。
參考文獻:
[1]陳曉燕.生本、多元、有效:論提高初中語文課外作業布置有效性的策略[J].華夏教師,2019(2):21-22.
[2]周新.農村初中語文課外作業存在問題及對策探究:以本校學生為研究對象[J].亞太教育,2016(7):23.
[3]王秀征.淺談初中語文課外作業的現狀及研究[J].學周刊,2015(34):42-43.
[4]王奮勇.農村初中語文課外作業存在問題及對策探析[J].新課程研究,2011(6):133-135.
[5]梅震宇.生本·精致·有效: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語文課外作業布置的偏差及對策[J].教育科研論壇,2010(1):68-69.
作者簡介:劉權輝,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實驗中學繁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