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市金閶外國語實驗學校 奚碧瑩
合理利用大數據平臺上的優質教學資源,不僅僅可以為小學數學課堂注入全新的活力,更可以全面地優化小學數學教學模式,讓小學數學突破傳統的教育方式,促進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
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大部分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依舊采取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不僅僅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更讓數學課堂變成了一灘“死水”,很難促進學生的思維成長。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運用大數據手段進行教學,一方面可以全面地利用大數據激活小學數學課堂,活靈活現地將數學抽象的知識點展示出來,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把握得更加深入。另一方面,運用大數據手段還可以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地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手段建立一個開放式的課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小學階段學生處于思維成長和知識學習的基礎階段,在這一階段中教師不僅僅關注的是學生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把握,更應當從學生未來發展的角度出發,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學習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數學學科不同于其他學科,數學學科對于學生的邏輯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推理能力都具有較強的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大數據手段能夠逐步引導學生數學思維的成長和提升,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數學知識概念的理解,更可以讓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更上一層樓,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數學知識體系。
小學生由于年齡特點,其在課堂學習的過程中難以長時間集中精力,學生一節課的有效學習時間取決于學生集中注意力的時間。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大數據手段構建一個趣味性、開放性的課堂,這樣不僅僅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參與課堂,更可以讓學生在趣味中進行學習,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知識理解和知識探究。例如,教師在進行“正方形的性質”的教學過程中,課前通過大數據進行學生行為習慣的檢索,搜索發現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喜歡動漫類的表現形式,于是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筆者就會通過動漫形象中的“正方形”來引出知識點,并且讓學生進行知識的討論和探究,通過這樣的形式發現學生的興趣空前高漲,并且整個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小學數學中有許多知識是學生難以理解或者理解不透徹的,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積極地利用大數據教學資源進行重點、難點的攻克,引導學生能夠理解知識點的特點以及內在規律,不斷地消化重點知識,最終達到掌握重點知識的目的。例如,筆者在進行“兩、三位數乘一位數”的教學時,首先通過“微課導學案”的形式來引導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在課前能夠對于本節課的基礎知識點有基本的了解,學生將導學案上的基礎題目進行填寫回答,然后,教師會通過大數據手段來分析學生在預習過程中頻繁出現錯誤的問題,根據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二次備課,最后,教師通過大數據手段能夠實時地跟蹤學生的學習情況,不僅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學習,還能夠促進對知識重點的理解。
大數據的特點就是對于數據的采集、跟蹤和整理反饋,教師可以通過大數據手段對于本班學生的數學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跟蹤,并且根據這些數據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進度,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逐漸提升學習效率,還可以幫助學生完善知識體系。例如,教師在進行“混合運算”這一知識點的教學過程中,由于混合運算對于學生來說較為抽象,教師通過大數據平臺對于學生的預習情況、課堂表現、課后作業進行跟蹤,然后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相應教學進度的調整。通過大數據手段將學生進行分層,然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真正實現數學教學關注到每個學生的成長。
大數據時代的來臨已經讓大數據成為教師課堂教學的“得力助教”,因此,教師應當靈活運用大數據進行教學,分析學生的知識薄弱點并采取針對性的教學,促進學生知識體系的完善,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逐漸地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