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東臺市實驗小學 鞠愛梅
當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經和互聯網技術密切融合了起來,在此趨勢下,互聯網+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輔助教學措施。基于互聯網+教學模式下的小學數學微課切實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順應現代化小學教學發展需求,給學生們拓展了數學學習的范圍與內容,具備不容忽視的教學優越性,有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那么,互聯網+背景下,微課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有哪些有效運用呢?這個問題需要引起小學數學教師的深思。
課前預習是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關鍵環節,缺少課前預習,學生就無法對將要學習的數學知識有所了解,難以將新舊知識串聯起來,導致課堂上的學習目標模糊,沒有明確的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學習起來效率很低,學習印象也不夠深刻。基于互聯網+模式下的小學數學微課教學模式,可以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自主預習數學知識,教會學生采取觀看微視頻學習的課前預習方法,讓學生在了解視頻內容后根據提示的學習單格式填寫本節課學習單,鍛煉學生的總結歸納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一邊填寫學習單,一邊明確學習中的難點和重點,設定學習目標。當正式開始課堂教學時,學生在微課預習和學習單的助力下,很快吸收消化了本節課教學內容,著重學習了自己學習單上的重點和難點部分,減少了課堂三心二意的現象,整節課都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狀態。
例如,一年級上冊“比一比”這節課的教學知識點主要包括長、短;高、矮;輕、重;遠、近;多、少等知識點,滲透數學生活情境。教師圍繞以上內容錄制了4 分鐘的微視頻,通過圖片、動畫、語音講解把教學內容直觀呈現,引導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通過班級微信群觀看微視頻,主動預習下節課的數學知識,與家長一起就家庭環境中的物體數量比一比上述幾個方面的知識點,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形成,最后學生填寫微視頻提供的學習單模板,進一步總結自己的預習情況,為下節課的高效學習做足課前準備。
雖然一節數學課的教學時間只有45 分鐘,一段微課視頻的時長僅有3~8 分鐘,但是課堂上微課的應用卻是不可小覷的,起著活躍課堂教學氛圍、創設良好教學情境、增進師生互動情感、實現教學方法多樣化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中微課的有效運用,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找準應用微課的切入點,掌握微課教學的應用程度,確保微課始終定位于輔助教學的位置上,避免對教學進度和教學本質造成影響。需要注意的是,縱然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微課教學具有諸多優越性,但是不可將其完全替代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學,而是要關注過度使用微課的危害性。堅持適當融入、科學應用的微課教學原則,從而發揮出微課在課堂上的輔助作用,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四年級上冊“垂線與平行線”這節課上,教師將微課應用的引入點設定為學生學習垂直關系概念和平行關系概念后,為了培養學生更直觀的空間觀念,教師播放了1 分鐘的微視頻,讓學生直接看見直線平行和垂直這兩種位置關系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學生看到了電梯的平行升降、建筑中墻角的垂直情況,結合自己的體驗觀察,深刻理解了垂直與平行的理論概念內容,空間觀念得以良好發展,學習能力自然而然提高了起來。
大部分小學生在提到數學作業時,首先想到的便是大量的數學練習題,隨之而來的則是巨大的作業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還未做作業就開始抗拒、反感做作業,又怎么能夠體會到做作業的樂趣呢?為了改善學生作業難、作業壓力大的現象,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設計開放性的微課作業,既可以給學生精簡作業內容,讓學生觀看微課視頻,突破學習難點,也可以讓學生成為錄制微課的實施者,在錄制過程中鞏固學習過的數學知識。
例如,在六年級上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這節課結束前,教師用鼓勵的語氣對學生說:同學們,一直以來都是老師錄制微課給你們看,這次我們反過來好嗎?大家回家后給本節課的數學知識錄制微課教學視頻,當一次微課教師,把自己錄制好的視頻發送到班級微信群中,比一比誰制作的微課視頻得到的點贊數最多。錄制微課視頻的新穎作業活動調動了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學生為了讓自己的微課視頻獲取更多點贊數,自覺認真復習起來,在錄制中發現了很多被忽略的數學問題,達到了查缺補漏的作業效果。
總之,互聯網+時代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積極運用微課改變課前預習、課中教學、課后作業的傳統方式,讓學生自主參與到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