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東縣掘港小學 王 琪
“漢字”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也是學生進行各項學科學習的基礎??梢哉f,學生不認識漢字,根本沒有辦法展開語文等各項課程的學習。故而,識字教學質量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今后的學習成效?,F如今,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現狀并不是很好,且有著很大的問題,如教學形式單一,沒有從學生角度分析問題,沒有結合學生特點進行教學等。為此,教師應當重視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并加以改進,為提升學生的識字效能和強化學生語文學科素養奠定基礎。
游戲對低年級的學生有著非常大的吸引力。但是,大多數教師容易忽略“游戲教學法”給提升教學效率帶來的幫助。在以往的識字教學中,教師還是會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變低,影響了學生的識字效果,最終導致教師教得很累,學生還學不會的狀況發生。在對低年級學生展開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抓住游戲教學法的優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大腦思維,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生字詞。
例如,在學習《明天要遠足》這一課中的“翻、睡、潔白、柔軟、時候”等生字詞時,教師就可以以游戲的形式強化學生對生字的認識。課堂上,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跟讀這些生字詞,使學生對這些生字詞有最初的認識。緊接著,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識字捉人”的游戲,具體游戲規則為:教師將學生分成A、B 兩個小組,將涉及到的生字詞進行歸類,分別貼在學生的背后,教師拿出貼在A 組學生背后的字的卡片,請B 組的學生大聲讀出來,讓A 組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從自己的組內進行尋找,以此類推,A 組學生讀,B 組學生找。之后,教師讓學生根據此游戲規則進行游戲,最后看看哪個小組的學生讀得最準,找得最快、最正確,并對表現好的學生進行獎勵,從而促進學生鞏固學過的生字詞。
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教師在組織低年級學生進行識字學習時,通過游戲的形式展開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識字積極性,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漢字。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網絡信息技術已然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對教育教學帶來很大的幫助。在實際展開教學的過程中,低年級學生的年紀相對較小,所以,他們對事物的認知情況通常會以形象具體的思維為主。為此,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特點出發,結合學生的發展情況,運用直觀化、形象化的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識字的興趣,讓學生感知中華文字的魅力,促使學生對生字詞進行高品質的學習,從而提高識字教學的效率。
比如,在《小蝸?!愤@一課中,識字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認識“住、孩”等12 個生字,并會寫“對、媽”等字。為了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漢字,提升識字效率,在授課之前,教師可以利用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制作課件。課堂上,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蝸牛和黃鸝鳥》這首歌曲,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出本節的內容。緊接著,教師利用提前制作好的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向學生展示以上生字詞的演變過程中,深化學生對所學文字的記憶。學生認識以上生字后,教師可以再次借助媒體中的音頻,播放這些生字詞的讀音,并引導學生跟讀,強化學生對這些生字詞讀音的認識。最后,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對這些生字詞進行更加細致的講解。
通過上述案例我們能夠知道,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指導學生進行生字詞的學習,能夠以更加形象化、直觀化的角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強化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識和理解。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漢字”是無處不在的,它依存于我們的日常生活,離開了生活,漢字的學習也就失去了意義,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故而,在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只是一味地讓學生讀寫漢字,而并沒有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創造識字的學習環境,最終只會導致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提不起興趣,降低識字效率。為此,教師應當在開展識字教學時,為學生創建生活化的情節,助力學生對漢字的認識。
以《端午粽》這一課來說,為了能夠讓學生對本節課的生字詞有較好的認知效果,并促使學生在生活中隨時隨地學習漢字,首先教師可以結合端午節的相關活動,使漢字更加富有生活氣息。比如,端午節的時候會有包粽子、賽龍舟、祭屈原等活動,包粽子會涉及到米、糧、粽等,賽龍舟會涉及到船、槳、水等,教師就可以將這些都連接起來,將涉及到的生字詞制作成卡片,引導學生學習。教師還可以邀請家長加入,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學習漢字,如水果、蔬菜、日用品等都可以作為學生學習漢字的資源。
由此可見,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結合生活開展教學,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生活化的環境中更好地認識漢字,還能夠幫助學生在家長的助力下隨時隨地學習漢字,進而不斷拓展學習漢字的空間。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也認知到優化識字教學方式,強化學生識字效率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從以往的教學情況來看,簡單的識字教學并沒有產生良好的效果,有較多的學生在識字學習后不能應用,且對學生今后的全面發展產生了影響。為此,語文教師要重視此情況,優化識字方式,積極采用閱讀教學法,引導學生識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強化學生對所學漢字的應用。
例如,在開展《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的教學時,為了能夠讓學生認識“旅、蒲、降、識”等生字詞,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遇到生字時多讀幾遍,并結合文章中的內容理解生字詞。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模仿音頻文件,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教師還可組織朗讀匯報活動,以此促使學生在閱讀中理解生字詞的含義。最后,教師還要對文章進行細致的講解,引導學生利用這些生字詞造句,幫助學生了解這些生字詞的主要應用方法。
教師在開展識字教學時,采用閱讀教學的方法,引導學生學習漢字是非常必要的,它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還能夠提升學生對漢字的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漢字的學習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教師應當重視學生識字方面的教學任務,在具體施教中結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將生活與課堂相結合,并借助現代信息技術,不斷優化識字教學方法,帶動學生的識字積極性,提高學生對漢字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