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海濤
(瑞金市解放小學,江西贛州 342500)
我國是文化大國,有著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歷史傳承。而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華,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及文化素養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入國學經典誦讀教學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同時符合新課標改革過程中“全面發展學生的文化素養”的要求。然而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國學經典教學時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沒有結合國學經典的文化特點,導致教學效果不佳,進而影響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
要在小學語文中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教學,首先要了解國學經典的概念。國學經典主要指的是以先秦經典及諸子百家學說為根基,涵蓋了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道學、宋明理學、明清實學和同時期的先秦詩賦、漢賦、六朝駢文、唐宋詩詞、元曲、明清小說和歷代史學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學術體系。而中國歷史上“國學”是指以“國子監”為首的官學,自“西學東漸”后相對于西學而言泛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學術”。因此,如今的國學經典指的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讓學生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特點,有利于學生學習優秀文化,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和習俗。同時,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豐富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語文的文化魅力。不僅如此,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能讓學生感受文字中的情感變化,對學生的心智開發及身心健康有著重要意義,還能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習效率。除此之外,進行國學經典誦讀教學,符合新課標中“全面發展學生”的要求,能讓學生學習到課外知識,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國學經典內容豐富且涵蓋面廣,在培養小學生國學素養的時候應該先提高教師的文化素養,如此才能有利于國學經典誦讀教學。培養教師國學素養的方法有很多,如參與“漢文化節”活動,或者自己尋找國學經典,類似于《春秋》《詩經》等名著來進行閱讀,自己去理解和學習其中的知識,還可通過閱讀名家對國學的解讀來增加國學方面的文化知識。并且,還可以在傳統文化和習俗中積極思考,進而真正理解和學習國學。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國學經典誦讀教學有效開展,才能增加教師的文化素養,為學生樹立榜樣,激發學生對國學的熱愛之情。
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非常有魅力和韻味,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將國學的文化韻味和魅力表現出來,讓學生深切感受國學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生對國學的興趣,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最終達到主動學習的目的。此外,還應該營造出學習國學的氛圍,在校園和教室掛一些名人警句、詩詞書畫等,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國學文化,進而在潛意識中加深學生對國學的印象。同時,還可以利用宣傳欄,甚至在校園報上專門開設國學文化的專欄,重點介紹國學,讓學生時刻處于國學的文化氛圍中,進而提高學生對國學的學習興趣。
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強調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還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引導。在教學中一般都是白話文,但如果有一天教師在教學中適當引用文言文來交流,這就既能增加課堂的文化氛圍,又能給教學添加趣味,從而更加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真心熱愛國學。教師還可以通過講解歷史故事來開展教學活動,如在《孔融讓梨》的教學中,首先筆者讓學生借助拼音對其進行朗讀,讓學生有個大概印象,接著老師提問:“為什么孔融要讓梨?”讓學生來猜猜。這時學生們踴躍發言:“一定是梨壞了不想吃”“可能是梨不好吃”“可能今天孔融不舒服不想吃”……如此,讓學生自由猜想,教師在一旁觀察學生,然后將學生逐步引入學習中,這樣才能讓學生明白孔融讓梨的原因。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將孔融所處年代的歷史背景及人物發展情況進行拓展,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孔融,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求知精神,進而提高課堂的學習氛圍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由于小學階段的孩子是比較貪玩的,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將玩與學習國學知識結合起來。例如,在《司馬光砸缸》的教學中,教師可先讓學生了解司馬光砸缸的整個過程,并讓學生演繹出來,將文中的情節重現,讓學生在活動中體會人物心理情感的變化,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國學,如此,才能提高國學經典的教學效率。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比賽,在比賽中加深學生對詩歌的印象和理解,進而增強學生對國學的認知,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國學,并愛上國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過程中,不能采用單一化的方式,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高效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對學習語文知識充滿熱情,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學習動力。教師在語文課堂中通過為學生創設不同的情境,滲透國學經典誦讀,讓學生在情境中探究學習,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情境創設能為學生國學經典的誦讀創造良好的環境,教師可將國學經典中的故事模擬成真實情境,讓學生在其中感受情感,提高學生對國學經典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經典閱讀能力。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在教室墻壁及走廊等位置掛上經典詩詞佳句,如《游子吟》《石灰吟》等,為學生創設經典誦讀的良好情境。學生在濃郁的國學經典誦讀氛圍中耳濡目染,學習能力自然會提高。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有助于提高教學綜合質量,也豐富了語文教學的方法,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教學水平。
綜上所述,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發揮國學經典誦讀的作用,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起到積極作用。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把國學教學作為一項偉大的事業來完成,從根本上培養學生的國學素養,從而真正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