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佰珍
(甘肅省古浪縣林業技術服務中心,甘肅古浪733100)
紅提葡萄又名紅地球,1987 年引入我國,其果實品質優、耐貯運、晚熟、豐產,是發展設施栽培的首選品種。古浪縣于2012 年開始進行紅提葡萄日光溫室延后栽培引種試驗,經過幾年的實踐研究已形成了一套適合當地發展日光溫室紅提葡萄的栽培技術。
試驗區位于武威市古浪縣泗水鎮三壩村、鐵門村、光輝村、上四壩村,系古浪縣中部綠洲區,該區地勢平坦,土壤類型為灌耕土,養分特征為貧氮、少磷、缺鉀、有機質含量低。平均海拔1 820 m,年均氣溫8.0℃,極端高溫34.9℃,極端低溫-28.5℃,年日照時數2 850 h,平均年降水量200 mm 左右、蒸發量2 000 mm 左右,農業灌溉用水以井水或積存庫水為主。日光溫室設施林果業在古浪縣泗水鎮得到了較好發展,形成了以日光溫室紅提葡萄為主的規模化生產基地,目前栽植規模已達到100 hm2(標準棚)。
通過該項目的實施,在設施特色林果栽培集中的鄉村設立林果站,建立示范點,培訓農民技術員,利用現有日光溫室發展設施林果產業,真正實現農民增收的目標,達到“引進一個新品種,形成一個優勢產業,致富一方農民”的目的。林業技術人員在項目實施中主要解決特色產業發展中技術推廣的薄弱環節,以及農民對新技術掌握和應用滯后的瓶頸問題,按照“引進—示范—推廣”相結合的技術路線,使設施林果業在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成為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之一。
分別引進紅地球、無核白雞心、秋黑、美人指、無核早紅等多個生長周期不同的品種進行栽植。采用籬架的苗木按1.8 m×0.5 m 栽植,采用“Y”形架的苗木按1.8 m×0.8 m 栽植;延緩發芽與采收時間,通過拉簾和灌水時間的調整,延遲發芽時間;延緩結果部位外移時間,提高植株結果壽命。除了春季的發芽水和冬灌外,全年其他時間灌水和施肥均采用滴灌。結合灌水和自然降雨進行中耕除草,減少水分蒸發和土壤板結,及時進行夏季修剪和病蟲害防治。
栽培設施采用無立柱或有立柱二代改良日光溫室,架式選擇以“Y”形架和自由扇形籬架為主。苗木選擇要求枝條粗壯,芽眼飽滿,根系完整,嫁接口愈合完全且無檢疫對象。
棚內栽植以秋季為宜,于11 月中下旬進行。采用南北行栽植,株行距80 cm×180 cm,放線打點,挖30 cm×30 cm×30 cm 的定植穴。在定植穴中間堆5~8 cm 高的土堆,踩實后剪去苗木過長根系,按腐熟有機肥、熟土、細沙各1/3 的比例配比土壤,在株距間開10~15 cm 深的小溝,小水澆灌。定植前對苗木消毒,幼苗定植后靠近地面留兩三個飽滿芽,并在旁邊插1 根竹竿,定植后可覆蓋地膜增溫保濕,促進幼苗生長。
4.3.1 抹芽 花序現穗期進行第2 次定梢,疏除過密新梢。在開花前進行第三次定梢,重點是花穗整理,疏除病殘穗和小穗新梢,營養枝留8~10 片葉摘心,副梢留2~3 片葉摘心,頂端副梢留2 片葉反復摘心,另外前期卷須與花果爭奪養分應及時摘除,減少養分消耗。棚架栽培,延長頭新梢不留果。
4.3.2 疏花 疏除花序在開花前10 d 左右進行為宜,將長勢旺的和中庸的結果枝留1 個花序,長勢較弱的枝不留花序,通過花序整形提高坐果率。
4.3.3 綁縛 早春將結果母枝均勻綁縛在架面上,每年8 月中旬檢查綁縛的枝條是否受損傷,及時解綁。
4.4.1 土壤管理 在生長季每次灌水后結合除草要及時進行中耕,為保持土壤疏松、防止板結,應在樹行兩側覆沙,為節約用水每個種植行間起高約20 cm 的壟,起壟溝灌。
4.4.2 水肥管理 開花期土壤只需保持一定的濕度即可。施肥主要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施用有機肥45 000~60 000 kg/hm2、磷肥750 kg/hm2,順行離樹干50 cm 處開條形溝施入。
紅提葡萄萌芽期應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室內濕度,發芽后則要控制濕度,從有效積累糖分看,早晨溫室能保持為10℃即可。
經過3 年的篩選試驗,適宜在當地栽植的延緩品種為秋黑、美人指、無核早紅,其中美人指可延緩發芽10~15 d。通過拉簾和灌水時間的調整,可不同程度延遲苗木發芽時間,從而達到相應延后采收的目的。在產量過高的苗木枝條上果穗下的1~2 個芽下采用刻傷技術,可解決種植前期產量不穩、結果部位外移的問題。采用開溝摻沙、地面覆膜等技術,可使紅提葡萄苗木成活率比常規栽植提高35%、新梢年生長量增加85%;采用膜下滴灌技術,比大水漫灌節水40%左右,有效提高了水分利用率。采取晝蓋夜揭、開放底風、行間覆草等綜合措施,可降低棚內溫度2~4℃,延緩苗木發芽時間10~15 d,延后成熟15 d 左右。
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根本出路在于節水,節水的關鍵在于探索高效節水技術。古浪縣在推進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的過程中,不斷發揮技術推廣優勢,推廣日光溫室紅提葡萄栽培技術,使設施林果在農業中的比重不斷增大,已初步由傳統型向商品型、由數量型向效益型轉變,成為了農民增收的一條新途徑。推廣高效節水優質林果栽培技術是加快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促進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向高效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的重要途徑,對于緩解古浪縣水資源緊缺矛盾,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加快石羊河流域綜合治理步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