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平
(甘肅省渭源縣水務局,甘肅渭源748200)
水利工程建設的施工過程復雜、建設周期長,管理難度較大。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必須建立合理而完善的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管體系,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安排質量監管人員狠抓建設質量,同時做好管理工作,監督施工人員嚴格按照施工要求施工,從而確保水利工程的建設質量與施工安全[1]。
當前我國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主要有3 種形式。一是將監督管理系統設在水主管行政部門,由某一部門進行監督管理;二是由水主管行政部門整體進行監督;三是授權獨立的監督部門進行監督[2]。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缺乏統一的組織結構,給統一管理帶來了很多不便,導致工程建設及運行過程中質量與安全管理比較混亂,影響了水利工程建設運行效率。
目前,我國雖然有水利工程建設與質量監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但大多出臺時間較早,已不適用當前水利工程建設的要求。同時也沒有出臺應急的相關條例和制度,導致法律法規不夠健全。已有的《水利工程質量管理規定》,對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的定位很模糊,相關單位之間的關系也不明確,無法有效支持水利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工作[3]。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為了嚴格管理和控制質量,大多數工程施工團隊均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管理制度,但在實施過程中由于管理人員、施工條件、工作環境及其他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不能完全按照管理制度實施安全監督管理工作,導致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過于形式化[4]。
為了更好地監管水利工程建設過程,應當構建完整的監管體系,最好建立一個由政府、社會公眾、施工企業以及建設單位等多個機構或個人組成的綜合性監管網絡體系。其中,工程建設單位是實施工程建設的主體,對質量安全的影響最大,因此在綜合性監管網絡體系中更要強化內部監督;政府部門、社會公眾以及其他專業人士或個人監督水利工程建設,會給工程的質量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水利工程建設需要完善的法律和相關規章制度作保障,因此建立和完善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十分重要。在完善建設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制度的過程中,必須提高監管機構的權威性,以促進監管工作的順利開展。相關部門應多征集水利工程建設單位和相關人員的意見,并根據我國水利工程的特點,建立和完善工程建設質量與安全管理方面的制度。
為了確保水利工程建設質量,應構建全面的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同時也要加大資源和資金的投入力度。水利工程的設計一定要科學合理,并采用最佳的設計方法設計水利工程的建設方案和施工圖紙等。對施工人員在施工前進行相應的技術培訓,使其熟悉并完全掌握施工技術。施工材料的選擇要嚴把質量關,選購合格的材料。此外,工程建設全過程要安排專業人員進行指導監督。
在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施工主體必須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以保證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和工程實施進度,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首先,要高度重視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建立相關的工程建設安全管理規范和制度,并督促相關人員嚴格執行,從而保障安全施工。其次,施工前期要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重點培訓施工安全注意事項等,提高其安全意識。再次,要做好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巡視施工現場,排除安全隱患。
質量與安全是水利工程建設管理的核心內容,水利工程建設比較復雜,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提高工程建設質量,應結合工程實際建立健全質量與安全監督管理體系,建立全過程的監督管理機制和綜合性監管網絡,推動水利工程健康發展[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