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農業大省四川統籌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電話、微信遠程“云備耕”成為農民備耕的新方式;下地前先量體溫,成為田間地頭的“必選動作”。
“老李,你訂的200kg化肥、3kg水稻種子和6kg玉米種子,我這里已經落實好了,過兩天就給你送來。”記者見到四川省仁壽縣慈航鎮大塘村1組組長宋俊儒時,他正在給村民李紹兵打電話。這兩天,宋俊儒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為了讓不能出門的村民及時采購到春耕生產所需的種子、化肥,他正忙著通過電話、微信逐戶收集村民們的農資需求。
宋俊儒說,村民們的需求收集齊后,由村組干部到鎮上找農資經銷商統一采購,再將農資統一配送到戶。
在仁壽縣,像宋俊儒一樣通過電話、微信遠程幫助村民備耕,已經成了很多村組干部疫情防控期間的一項新工作。記者從仁壽縣農業農村局了解到,為確保不誤農時,仁壽縣全面推行了農資代訂、代購備耕模式,以村民小組為單位,由組長負責統計村民農資需求,然后村里統一訂購分戶配送。
仁壽縣青崗鄉鄒胡村村民劉建明說:“我們為防控疫情,在家不出門,正愁化肥、種子沒得著落,沒想到村組干部幫我們代購,還送到家里來,真是幫了大忙。”
“通過這種方式,盡量減少了村民外出,同時又不誤農時抓好春耕備耕。”仁壽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賴利軍說,目前,全縣已儲備雜交水稻種65萬kg、雜交玉米種130萬kg、化肥6000萬kg,能保證2020年春耕生產需要。
需要雇請村民幫忙的種植大戶,又怎樣克服疫情影響呢?巫銀斌是四川青神縣高臺鎮諸葛村種植大戶,流轉了83hm2土地種植蔬菜。眼下正是冬季蔬菜采收和早春蔬菜備播的時候,當地一些村民在村里統一組織下,正在巫銀斌流轉的菜地里干活。
面對疫情,農戶的自我防護意識有了很大提高。在青神縣漢陽鎮小三峽村,很多村民戴上口罩,保持安全距離,投入春耕生產?!斑@幾天村民們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都在地里安心干活,集中精力抓生產?!贝妩h支部書記包紅星說。
記者從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為加強蔬菜市場供給保障,四川已要求各地農業農村部門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強化對蔬菜生產基地的技術指導,做好早春蔬菜生產備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