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松,陳慶東,劉虹伶,李 超,劉月悅,劉 旭*
(1.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部西南作物有害生物綜合治理重點實驗室,四川 成都 610066;2.中化現代農業四川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100;3.四川省農業科學院分析測試中心,四川 成都 610066)
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019年底,四川柑橘種植面積已近33.33萬hm2,特別是在成都、眉山等晚熟柑橘主產區,春見、不知火等晚熟品種面積超過6.67萬hm2,柑橘已成為四川川西平原縣(區)鄉村振興和盆周貧困地區特別是烏蒙山區和秦巴山區果農脫貧致富的主要支柱產業。然而由于柑橘黃龍病、潰瘍病等檢疫性病害的威脅,橘柑紅蜘蛛,炭疽病等常見病蟲害的發生與危害,這些病蟲害常年造成10%-30%的直接經濟損失,以及化學防控為主的防控手段導致的果品農藥殘留超標的風險,直接嚴重影響和制約四川柑橘產業的綠色和高質量發展。做好春季柑橘病蟲害綜合防控,是有效提高全年柑橘病蟲害防控效果和保產穩產的關鍵阻擊時期[1-3]。
筆者及團隊成員于2019年11月以來在省內川南的宜賓和瀘州、川北的南充和廣安、川西的成都和眉山等柑橘主要種植區,對主要病蟲害的越冬基數開展了系統調查,調查結果表明,由于“暖冬”氣候等原因,柑橘紅蜘蛛、柑橘粉虱、潛葉蛾、炭疽病、樹脂病等主要病蟲害的越冬基數明顯高于往年的越冬基數,2020年四川柑橘主要病蟲害的發生和危害將呈現越冬病蟲量大、發生危害期提早、發生面積廣和危害程度中度偏重的特點[4]。
時值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時期,同時也是柑橘春季病蟲害防控的關鍵時期,按照農業農村部、四川省政府關于抗疫情和助春耕“兩手抓,兩不誤”的要求,為確保四川省2019年柑橘主要病蟲害有效防控和極大降低化學農藥殘留超標風險的目標,春季柑橘主要病蟲害的綜合防控就要把好以下“三關”,即柑橘春梢萌芽前的“清園關”,幼苗定植或樁頭芽接前的苗木和接穗的“植物檢疫關”,以及春梢抽發到開花前的“科學用藥關”。
柑橘冬春季清園的目的就是要降低紅蜘蛛、粉虱、蚜蟲、潛葉蛾、介殼蟲、炭疽病、樹脂病和流膠病等越冬病蟲害的春季清園,因此在2019年冬季清園不到位、不徹底,甚至還沒有開展的橘園更要抓緊落實和實施。春季清園具體的措施包括人工清園和藥劑清園,人工清園就是實施“剪”“刮”“耙”“涂”和“埋”五個措施的到位,一是剪除病枝和枯枝到位;二是刮除主干和根頸部的老翹皮和腐爛皮到位;三是耙(撿)除落地枯枝、落葉和落果到位;四是用自制涂干液(石灰∶食鹽∶水的比例為1∶0.1∶10)或選用松爾膜等涂干液均勻涂抹樹干到位;五是將以上收集到的殘枝、殘葉和殘果等深埋并加石灰無害化處理到位。藥劑清園就是選用化學農藥進行噴霧清園,藥劑可選擇礦物油、機油乳劑、石硫合劑等廣普性殺蟲殺滿劑,并適當加入少量苯醚甲環唑和丙唑醇等殺菌劑效果更佳,注意這些藥劑應交替使用,特別是冬季清園已使用過的藥劑,本次清園應該更換。
柑橘黃龍病和潰瘍病作為檢疫性病害,是柑橘樹的“癌癥”。春季是柑橘幼苗定植和成年樹高接換種的適宜時期,也是傳播黃龍病和潰瘍病的高危時期,因此,新定植區和無病區嚴禁到疫區引進苗木和接穗,異地引進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植物檢疫條例,進行苗木和接穗的檢疫。
選用高效、低毒、低風險農藥,通過精準預測,實施最佳時期、最適部位和最適劑量的科學用藥措施。該時期主要以紅蜘蛛和柑橘粉虱等害蟲,炭疽病和樹脂病等病害為主。針對紅蜘蛛的防控,當橘園的葉片平均螨口數達到或超過2~3頭/葉,即在橘園隨機抽查100片葉,計數紅蜘蛛活動頭數超過200~300頭,需進行施藥防治,藥劑可選擇乙螨唑、聯苯肼酯、乙唑螨腈和克螨特等殺螨劑。柑橘粉虱的防治時期是在橘園目測到有成蟲飛翔時即可開展藥劑防治,藥劑可選擇呋蟲胺、吡蟲啉、噻蟲嗪、氟啶蟲胺腈等殺蟲劑。炭疽病和樹脂病則選用吡唑·代森聯、咪鮮胺、苯甲·嘧菌酯等殺菌劑。在噴施以上農藥時,應選擇在上午9~11點,下午2~6點進行,噴施后6h內若遇下雨,應待雨停并葉片晾干后補施。施藥時按柑橘樹冠的上、中、下層,內、外膛,以及葉片正反面,噴霧均勻、周到、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