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旭, 魏 怡, 龍冰霜, 喻國旗, 覃健, 張志勇
( 廣西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0)
慢性病已成為危害我們健康的主要疾病,尤其是在農村地區[1]。在世界范圍內,骨質疏松癥和糖尿病分別影響著2億人和3.8億人,其中大多數人生活在農村地區[2-3],由于缺乏健康意識,醫療資源不足,經濟相對落后,農村居民骨質疏松的漏診率高,預后差[4-5]。骨質疏松癥(OP)是一種骨質疏松增加骨折風險的疾病[6],這是老年人骨折最常見的原因。糖尿病(DM)是一種長期高血糖的代謝性疾病,血糖是其最重要的生化指標[7]。隨著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同時罹患骨質疏松癥和糖尿病,許多研究試圖探討骨質疏松癥是否與糖尿病患病有關[8]。無論糖尿病類型如何,糖尿病人的骨折風險都比非糖尿病人高[9-10]。在此基礎上,有文章提示骨密度與血糖之間的關聯[11]。筆者對廣西某地區的農村人口進行調查,解釋骨密度與血糖之間的關系。
2016年8月至2019年3月,共有4 621多名60歲及以上的老人接受了調查。在實驗室對收集到的數據和生化指標進行篩選后,剔除數據不完整的受試者。最后,在本研究中納入了4 275份有效樣本,年齡60~100歲,其中男1 728名,女2 547名。除問卷調查收集的基本資料外,還進行健康檢查,包括身高、體重、骨密度。
本研究采用超聲骨密度儀測量手部中段至肘部的骨密度(BMD)。按WHO推薦的診斷標準:骨密度>-2.5為非骨質疏松組,骨密度<-2.5為骨質疏松組。老年人空腹血樣在清晨采集,并測量血糖。根據國際標準,將空腹血糖分為4組:低血糖組(≤3.9 mmol/L)、正常血糖組(3.9~6.1 mmol/L)、空腹血糖受損組(6.1~7.0 mmol/L)和高血糖組(>7.0 mmol/L)。
研究對象中男1 728名,占40.40%;女2 547名,占59.60%,平均年齡(69.27±6.42)歲。體質指數(BMI)的平均值為22.06 kg/m2,標準差為3.17,總體在正常范圍內??崭寡侵禐?4.98±1.55) mmol/L,總體空腹血糖值偏低。而骨密度T值為(-1.09±1.90),總體偏低,且離散趨勢大。
4個血糖組間性別分布的差異有顯著性(P<0.05);4個血糖組間年齡組成沒有顯著差異(P=0.117);4個血糖組間BMI值有差異,且血糖越高的組,BMI的平均值也越高;4個血糖組間骨密度的值有差異,骨密度(BMD)在低血糖組和高血糖組中均值較高。詳見表1。

表1 各血糖組主要指標分布
采用Logistic回歸方法分別對4個組患者骨質疏松的影響因素進行校正,生成4個回歸方程。首先進行單因素Logistic回歸,然后使用進退法對各個協變量進行篩選,最終只有BMI,年齡以及性別進入方程作為自變量。根據骨密度是否>-2.5,將老年人分為骨質疏松組和非骨質疏松組,以此作為因變量。在4個組中,性別對骨質疏松的發生影響均顯著。低空腹血糖組、正??崭寡墙M、空腹血糖受損組骨質疏松發生率與年齡呈正相關(P<0.05),而高空腹血糖組與年齡無顯著相關性(P>0.05)。多因素調整后,低空腹血糖組、空腹血糖受損組、高空腹血糖組BMI與骨質疏松發生的相關性無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骨質疏松的Logistics回歸分析
通過觀察各組回歸模型OR值的95%CI,年齡的95%CI僅在高空腹血糖組包含1.000,表明在60歲以上的年齡段,年齡與高空腹血糖組骨質疏松的發生不再呈正相關。詳見圖1。

圖1 骨質疏松的Logistic回歸森林圖橫軸為OR值,紅線為95%可信區間, 黑點為點估計值,右側數據為具體數值
在本研究中,空腹血糖值為(4.98±1.55) mmol/L,明顯低于上海黃浦區、濟南市和南京市60歲老人的空腹血糖平均水平[12-14]。該地區的橈骨骨密度為(-1.09±1.90),低于中國人平均標準。性別、年齡、BMI均為骨質疏松發病的影響因素,與以往的研究一致[2, 6, 15]。年齡是骨質疏松的危險因素,但是我們發現在高血糖組中這個規律不復存在。各組間的年齡分布無顯著性差異,而高血糖組的人群骨質疏松發病率未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P=0.071)。
高血糖組的人群骨密度相較其他組的人群骨密度較高,這個結果可能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營養管理較好導致骨營養較好,也可能是由于長期使用某些藥物對BMD產生了影響[16-17]。在許多隊列研究中,3~5年內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骨折發生率高于非糖尿病老年人,盡管他們的骨密度高于非糖尿病老年人[9, 10, 18]。這可能暗示高血糖可能導致較高的BMD,但骨強度較低,導致骨折的風險更高[19]。在評估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風險時,不能僅僅依靠BMD,需要一些其他的評估方法,如QCT或其他評估方式,以評估骨強度,從而全面評估骨折風險。如果以普通人的標準來判斷骨折的風險,那么我們就低估了它的風險。為了減少老年人骨折的風險,應該考慮血糖狀況,結合Q-CT測量骨強度。有時還需要OST和MORES[20-21]。在本研究中,血糖與骨密度之間沒有線性關系,這與某些臨床研究結果不一致,其中可能的原因很多,樣本例數以及樣本依從性等都有可能導致結果出現偏差。胰島素或其他降血糖藥物的使用也可能是影響骨密度的一個因素,但在動物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胰島素在預防骨質疏松癥方面沒有發揮關鍵作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