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杏,葉瑞華,周麗芹
(惠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廣東 惠州 516001)
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hypertension,PH)主要指肺動脈壓力超出標準界限而引起的血流動力學異常,可加重患者右心室負荷量,造成右心功能不全,從而誘發右心衰竭[1]。PH病因構成十分復雜,但不同種類型PH的發生與發展都建立在共同病理基礎上,這也是PH難以根除的主要原因。目前,關于PH病因分布數據多源于歐美、非洲等國家及地區,國內有關于該病的病因研究仍較少。筆者選取2018年6月至2020年4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呼吸科住院的82例PH患者為對象,分析患者PH病因構成、肺動脈壓力影響因素等臨床資料。現報告如下。
呼吸科住院的82例PH患者,男52例,女30例,年齡20~85(65.3±13.2)歲,病程1個月至15年,平均(7.6±2.3)年。納入標準:均符合目前國際推薦超聲心動圖制定的PH診斷標準[2-3]:①肺動脈收縮壓(PASP)≥40 mmHg。②右動脈內徑>18 mm,右心室前后徑≥20 mm。③三尖瓣反流速度>3.4 m/s,伴或不伴右心室向肺動脈短促攝血加速及肺動脈瓣反流速度加快。④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內容且同意參與。排除標準:①合并血液系統疾病者。②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者。③伴有急慢性感染疾病者。82例患者PASP為40~112 mmHg,平均(50.3±12.5)mmHg;根據PASP升高情況將患者分為輕度組45例(40 mmHg≤PASP<50 mmHg)、中度組28例(50 mmHg≤PASP<70 mmHg)、重度組9例(PASP≥70 mmHg)。本研究經院倫理委員會審批同意。
1.2.1 胸超聲心動圖檢查 全部患者均行胸超聲心動圖檢查,采用Philips iE33型多普勒超聲儀進行檢測,主要測量患者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在無右心室流出道梗阻或肺動脈瓣狹窄時,依據簡化Bernoulli方程:△P=4VRT2(VRT:三尖瓣反流峰值流速)來計算反流壓差,PASP=△P+右心房壓。
1.2.2 臨床資料收集 采用科室自制病理登記表,從住院部數據庫和病案統計室中收集呼吸科入選PH患者資料,收集內容包括性別、年齡、癥狀、體征、生化與免疫指標、肺功能等。PH按照2015年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制定的《肺動脈高壓診斷與治療指南》相關內容,共分為5類,包括動脈型肺動脈高壓(PAH)、左心疾病相關肺動脈高壓、肺部疾病和(或)低氧相關肺動脈高壓、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動脈高壓(CTEPH)和其他肺動脈阻塞性疾病、未明多因素相關肺動脈高壓。根據患者以上各項臨床資料,分析其病因構成、臨床特點及肺動脈壓力因素。
82例PH患者中肺部疾病和(或)低氧占48.8%,慢性血栓栓塞占19.5%,PAH占14.6%,左心疾病占11.0%,原因不明占6.10%。肺部疾病和(或)低氧導致PH中最常見病因是COPD,占45.0%,其次是間質性肺疾病25.0%,支氣管擴張癥20.0%,其他阻塞或限制性通氣功能障礙疾病10.0%。左心疾病導致PH常見病因有左心收縮、舒張功能障礙66.7%(6/9),心臟瓣膜病變33.3%(3/9)。PAH患者最常見病因有先天性心臟病58.3%(7/12),結締組織病41.7%(5/12)。
82例PH患者中最常見臨床癥狀為呼吸困難79.3%,其次為咳嗽70.7%,咳痰67.1%。最常見體征為口唇發紺74.4%,雙下肢水腫58.5%。最常見并發癥為呼吸衰竭61.0%,其次為肺心病52.4%。
隨著PASP程度不斷上升,患者的呼吸衰竭、肺心病發生率也逐漸升高(P<0.05)。見表1。中、重度組的PaO2水平均低于輕度組,RBC水平高于輕度組(P<0.05);重度組UA、HGB水平均高于輕、中度組(P<0.05);而3組的PaCO2水平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2。

表1 不同程度PASP的PH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n,%)

表2 不同程度PASP的PH患者指標比較
PASP與HGB、RBC、UA呈正相關,與PaO2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PH患者PASP相關性分析
由于PH臨床癥狀缺乏特異性,確診時往往已進入中晚期,治療難度加大,因此早篩查和分析病因至關重要[4]。右心導管是目前臨床測定PH的金標準,但其屬于有創操作,患者接受度不高。而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是近年來使用較為廣泛的PH檢測方法,其具有操作簡單、準確、可重復操作、無創等優勢,所測得PASP值與右心導管結果相似性較高[5-6]。筆者對呼吸科住院的82例PH患者采取了經胸超聲心動圖檢查,并收集患者臨床資料對病因構成進行分析。結果發現,PH病因以肺部疾病和(或)低氧者占比最高,為48.78%,其次是慢性血栓栓塞、右心疾病。原因考慮與COPD等、間質性肺病等呼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有關。數據顯示,PH患者主要以呼吸困難、咳嗽、咳痰等為臨床表現,由于考慮到每個醫院與統計科室存在差異,加上PH患者早期無特異性癥狀表現,因此當患者出現上述癥狀時并不能直接診斷為PH,應考慮有PH成因存在,早期應采取相關篩查[7]。研究結果顯示,隨著PASP程度加重,PH患者呼吸衰竭、肺心病發生率也逐漸升高。這是因為PH發生時,患者肺循環阻力會明顯增加,右心負荷也會加重,使得右心室不斷擴張,從而引起肺心病,導致患者右心衰竭[8-9]。另外,筆者發現,中、重度患者的PaO2水平均低于輕度者,與PASP呈負相關。說明PaO2能有效反映PH患者PASP的升高程度。結果還提示,中、重度組RBC水平均高于輕度組,且相關性分析顯示RBC與PASP呈正相關。說明RBC能反映PH病情嚴重程度,RBC水平高會增加患者血液黏稠度及肺血管阻力,進而加重PH[10-11]。重度組的HGB、UA水平高于輕中度組,HGB、UA與PASP呈正相關。說明HGB和UA都能有效反映PH壓力升高及病情嚴重程度[12]。
綜上所述,PH患者主要以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為臨床表現,其病因多為肺部疾病和(或)低氧,而肺動脈壓力高低主要與HGB、RBC、PaO2、UA水平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