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強 馬孝林



摘 要:農用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開展農用地利用方面的研究尤為必要。借助地理國情普查的高精度農用地利用數據,從農用地利用布局合理度、農用地集約利用程度的角度出發,對平羅縣土地利用情況作出全面、系統、準確的評價,為全面把握平羅縣農用地利用狀況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依據,對指導平羅縣土地可持續利用及社會經濟發展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農用地;土地資源;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數據;平羅縣
文章編號:1004-7026(2020)15-0039-04 ? ?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4.2;P208? ? ? ? 文獻標志碼:A
1? 概述
農用地是土地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業的基礎,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條件之一[1]。隨著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日益加快,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形勢異常嚴峻,人地矛盾日趨顯現[2]。在農業地理條件相對不優越的條件下,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特色高效農業,加強以高效節水為重點的農田水利建設,改善農用地布局,提高農用地集約利用程度,對提高農用地利用效益有重大的現實意義[3-4]。
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數據以其采集精度高、成果客觀等特點,在發布后就得到多方認可和應用[5]。基于地理國情普查成果數據對農用地合理度和利用集約度進行分析評價,指導區域農用地可持續開發利用。
2? 農用地布局合理度分析
農用地利用布局合理度是通過分析各種農用地的空間布局,包括形狀、格網密度等空間布局,可以用田塊規整度、形狀復雜度、斑塊破碎度和聚合度來評價[6]。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布局合理度統計結果見表1。
2.1? 田塊規整度
田塊規整度即田塊外形的規整程度,主要描述田塊的幾何形狀復雜性,數值越大,表明農用地規模化程度越高,布局越合理。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田塊規整度如圖1所示,其中田塊規整度最高的是寧夏國營前進農場,為1.33,最小值在城關鎮,為1.23,全縣田塊規整度均值為1.28,中位數為1.28,表明平羅縣各鄉鎮的田塊規整度分布較為均勻。
2.2? 形狀復雜度
形狀復雜度是指農用地斑塊周長與上耕地斑塊面積之比,用于度量板塊或景觀類型的復雜程度,數值越大,表明斑塊形狀復雜程度越高,布局越不合理。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形狀復雜度如圖1所示,渠口鄉農用地形狀復雜度最高,為1.54,高仁鄉的值最小,為1.43。平羅縣各鄉鎮的形狀復雜度指數和斑塊破碎度的pearson相關系數值為0.671,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表明農用地越破碎的鄉鎮,其斑塊形狀往往越復雜。
2.3? 斑塊破碎度和聚合度
斑塊破碎度是指每公頃農用地有多少個斑塊,數值越大,表明斑塊形狀復雜程度越高,布局越不合理。聚合度指相斑塊聚集的程度,數值越大,表明農用地成片狀況越好,布局越合理。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斑塊破碎度與聚合度如圖2所示。兩者具有較強的負相關性,其pearson相關系數值為-0.922,在0.01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農用地破碎度最大的是高莊鄉,為91.56個/hm2,且該鄉農用地聚合度最小,為78.50;崇崗鎮的農用地破碎度最小,僅為14.75個/hm2,聚合度最大,為92.28。
2.4? 農用地布局合理度綜合評價
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布局合理度指數的值是由以上4個指標標準化后加權得到,權重值均為0.25,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值為0.000 1;根據計算結果得到各鄉鎮農用地布局合理度,如圖3所示。平羅縣農用地布局合理度的最大值在崇崗鎮,為0.60;其次是東部高仁鄉、陶樂鎮、紅崖子鄉、姚伏鎮、黃渠橋鎮和前進農場6個鄉鎮;再次是中部的5個鄉鎮,最小是中部的高莊鄉和渠口鄉,分別為0.40和0.45。全縣14個鄉鎮均值為0.50,中位數為0.50,二者非常接近,表明各鄉鎮的布局合理度指數分布較為均勻。
3? 農用地利用集約度
農用地集約利用度是從土地墾殖率、單位面積勞力投入指數、單位面積化肥投入指數3個方面進行評價[7]。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利用集約度統計結果見表2。
3.1? 土地墾殖率
土地墾殖率是指一定區域內耕地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比例,反映了農用地資源利用程度和結構,數值越大,則表明農用地的集約利用程度越高。平羅縣各鄉鎮土地墾殖率如圖4所示。平羅縣各鄉鎮土地墾殖率差異較為明顯,位于平羅縣西南部的崇崗鎮、寧夏國營前進農場和城關鎮,以及東側的高仁鄉、紅崖子鄉和陶樂鎮,共計6個鄉鎮的土地墾殖率不足30%,最小值在行政區面積最大的崇崗鎮,僅為10.95%;其余8個鄉鎮的土地墾殖率均在50%以上,最大值在通伏鄉,為73.59%;全縣土地墾殖率均值為47.50%,中位數為59.87%,表明土地墾殖率值大的鄉鎮數量較多。
3.2? 單位面積勞力投入指數與單位面積化肥投入指數
單位面積勞力投入指數描述單位面積農用地上花費的勞動力,反映了農用地的利用程度,數值越大,表明農用地的集約利用程度越高。單位面積化肥投入指數描述單位面積農用地上花費的化肥,反映了農用地的利用程度,數值越大,表明農用地的集約利用程度越高。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單位面積勞力投入指數與單位面積化肥投入指數如圖5所示。寶豐鎮的單位面積勞力投入指數最高,為2.02人/hm2,其次是城關鎮和靈沙鄉,分別為1.77人/hm2和1.44人/hm2,最小值是高仁鄉和崇崗鎮,分別為0.91和0.71人/hm2。單位面積化肥投入指數最大值在高莊鄉,為3.07 t/ hm2,其次是姚伏鎮和高仁鄉,分別為2.85 t/hm2和2.80 t/hm2,最小值在寧夏國營前進農場,僅為1.17 t/hm2。
3.3? 農用地利用集約度綜合評價
農用地利用集約度指數值是由土地墾殖率、單位面積勞力投入指數和單位面積化肥投入指數3個指標標準化后加權得到,權重由層次分析法確定。平羅縣3個權重值分別為0.389 6、0.322 0和0.288 4,判斷矩陣一致性檢驗值為0.011 8。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利用集約度如圖6所示,平羅縣集約度分布總體趨勢是內部高于外部,其中最大值在北部的寶豐鎮,為0.83,其次是鄰近寶豐鎮的高莊鄉和靈沙鄉,分別為0.74和0.70,最小值在崇崗鎮,僅為0.02,全縣集約度均值為0.47,有6個鄉鎮在平均線以下,需要加強農用地集約利用。
4? 結束語
結合平羅縣各鄉鎮農用地布局合理度、利用集約度兩個方面的信息可以看出,綜合利用狀況最好的是寶豐鎮和姚伏鎮,而紅崖子鄉和陶樂鎮則相對較弱,需要加強農用地規劃與利用;崇崗鎮、紅崖子鄉和陶樂鎮的農用地布局合理度超過其他各鄉鎮,但3者的農用地利用集約度遠低于其他各鄉鎮,需要加強農用地集約利用。
參考文獻:
[1]王千.基于GIS的農用地集約利用空間格局變化規律研究[D].保定:河北農業大學,2009.
[2]鄭友山,謝登輝.關于上海市低碳城市發展的實證研究[J].現代商業,2013(29):269-270.
[3]郭秀云.區域人口風險測度與評估方法[J].統計與決策,2008,8(1):7-9.
[4]王靜宇.縣域耕地地力評價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08.
[5]陸柳霖.廣西農用地集約利用評價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學院,2012.
[6]劉軍.地理國情監測成果可融合性研究[J].中國土地,2019(1):52-53.
[7]徐麗莉,宋成舜.西寧市城市土地集約利用潛力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1):11379-1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