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靜
【摘 要】 通過調查南京市體校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訓練狀況,發現基層教練盲目的拔苗助長,運動員營養不良,恢復措施不當等問題,是導致青少年運動員過早的結束運動生涯的原因。本文從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訓練量、營養、學習和心理健康四方面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青少年運動員? 中長跑? 訓練問題
我國中長跑運動水平雖有較大進步,但與世界體育強國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縮短距離,趕超世界先進水平,我國必須抓好少年業余訓練,選拔培養一批有潛在運動能力的后備人才。但是從現狀來看我們基層訓練存在很多沒有解決的問題,最終導致青少年不僅運動成績停滯不前,甚至有所退步,最終只能落得 “曇花一現”的結局。
一、訓練量問題
青少年在生長發育期間,只能在一定量的基礎下進行訓練,盲目的訓練對青少年身體發育造成不良后果,在早年培養的幾年里,獲得過一些榮譽一些優異的成績,是暫時的,是很短暫的過程,當青少年身體發育不完善時不能過早進行專業化訓練,雖說在短時間內成績可能會快速的提高,但由于基礎不牢,內臟器官功能跟不上,身體素質跟不上,成績很快就會停滯不前,甚至是快速的下滑,各個器官功能受到損傷導致青少年運動員無法再進行訓練。青少年運動員的全面身體訓練水平是運動員能進行多年訓練的基本條件之一,實際上他們身體全面訓練往往遭到破壞而過早地被專業化訓練所替代。青少年階段是長期多年訓練的開始,必須從一開始就要對選材進行預測,并對青少年運動員訓練過程進行周密的計劃,對少年兒童只能進行一般基礎訓練,要嚴格控制專項訓練的量和強度,有的教練只顧眼前的利益,拔苗助長,摧殘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從而減短了運動員的運動壽命。
二、營養問題
青少年運動員處于生長發育期間,他們既要考慮到如何科學的訓練和合理的營養來提高運動成績,還要照顧到青春期的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早餐對一個人很重要,特別是處在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運動員,如果得不到營養補充,身體素質很快就會下降。在午飯期間如果下課遲些食堂就沒有什么可吃的,只能是有什么吃什么。學校對伙食的安排沒有按照青少年運動員身體所需的營養來配備,沒有根據運動員年齡的不同,項目的不同,身體生長發育狀況來進行食物的分類,所有的人都吃一樣的食物,運動員對每天同樣的食物沒有胃口,只要時間允許基本是在學校外面的小吃店就餐,運動員不能很好地從食物中攝取營養,衛生也得不到保證,多種原因導致運動成績下降。
青少年是生長發育的時候,機體本來就需要大量的營養,再加上運動員所從事的是中長跑運動訓練,運動量大,體能消耗的大,物質消耗的多,更要注重營養物質的補充,否則就會引發很多健康問題。因此我們要有一個完善的飲食機構,對于不同體質,不同年齡的青少年運動員配備不同的食物,特別是我們中長跑青少年運動員來說更要注重營養的補充。
三、學習問題
業余體校的訓練和學習長期處于矛盾當中,從問卷看一星期五天課,每天只有上午5節課,跟不從事體育訓練的學生相比課程少了一半。中長跑運動員通常在早操跑8公里左右的情況下再上課,感到力不從心,昏昏欲睡,無法更好地集中精神上課,運動員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影響。
體校規定必須以參與競賽和爭奪金牌為其既定目標,運動員必定竭盡全力的訓練,那些與訓練無關緊要的事情統統被省略,一般有天賦的運動員在“金牌壓倒一切”的情況下,運動員必定放棄學習,不顧一切的從事訓練。學習往往被擱置,不去問津,慢慢的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很快就會放棄學習,只從事訓練,成為“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還有很多人承受不了學習的壓力,也有放棄訓練轉向學習,很多時候好的苗子也就丟失了,發現好的苗子很不容易,把苗子培養成為人才更是很難的事。對于我國運動員水平來說,整體文化水平較低,很多運動員體育生涯結束以后,面臨的就是就業問題,對于普通的學生也許考上了大學,畢業后找到了很好的工作,而對先前放棄學習,一門心思訓練的運動員來說,從體校畢業只是中專生,畢業將面臨失業,面對外面諸多的社會競爭,就業壓力,無從下手。基層訓練文化學習和訓練存在著很大的沖突,不是一步就能解決的,需要多方面的協調發展,必須從基層抓起。
四、心理健康問題
運動員的宗旨是在比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但對于青少年運動員來說不能急于求成。在訪談當中發現青少年運動員不管是在訓練還是在比賽中都竭盡全力的跑,就是再疲勞也堅持以超過對手為榮,在此情況下教練沒有給予正確的引導,對訓練比賽優異的運動員態度非常好,造成了青少年運動員不良的心理影響,且運動員只有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的引導,但學生基本是左耳進右耳出,他們認為教練的話才是“圣旨”。
青少年從非運動員到運動員過渡 ,脫離原來的學校,融入到一個競爭激烈、管理嚴格的生活當中,與普通學生脫離開來,與學校脫離開來,有的就是隊友之間的競爭,對手的競爭,一心只想奪取比賽的勝利,在這種情況下不但傷害了自己的身體,妨礙了生長發育,扭曲了心理,還斷送了自己的前程,還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青少年運動員心里不同于成年運動員,在訓練中自尊心,自信心,虛榮心較嚴重,好勝心強,比較勇敢,也急于求成,有時高估自己,感性易沖動,甚至沾沾自喜。失敗時垂頭喪氣,不能正確對待比賽的勝負,因此,在青少年時期教練要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指導,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為將來訓練,比賽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總之,我們要加強提高教練員對青少年訓練的認識,加強訓練理論學習,增加一些訓練方法,改變訓練環境。要求運動員利用業余的時間安排補習,每天適量補充營養,在訓練的過程當中,要進行心理輔導,使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