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聰
【摘 要】 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信息技術已經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手機也成為了人們的必備品。藍墨云班課app的出現給信息化的教學帶來了便利。在專業課機械基礎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利用云班課app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 藍墨云班課? 機械基礎? 興趣培養
一、研究的背景、意義和目標
1. 研究的背景。隨著移動互聯網不斷發展,手機已經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更是越來越嚴重。因此,如何利用手機成為我們的教學手段,成為我們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藍墨云班課手機app的出現能否實現教學改革,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的學習興趣?
課程改革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中“自主”放在第一位,可見其重要性,沒有學習的主動性,就更不要說合作與探究了。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學習意識、學習能力大都比較欠缺,傳統的教學都是讓學生被動的去接受,發揮不出他們的主動性,久而久之必將直接導致教學效果的下降。藍墨云班課是一種結合面對面教學和在線學習的一種混合學習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特別是在中職學校,它更適合我們中職學生,在中職學校將會更容易開展,成效將會更顯著。
中職學生面臨的問題是就業,學生處在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學生將來的職業特點需要學生不斷地去更新自己的知識體系,由此終身學習成了他們的常態,因此在校期間老師應該更注重他們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學會利用移動信息化教學工具來自主學習,為學生以后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2. 研究的意義。學生在學習機械基礎時存在問題。一是職校生往往學習基礎差,學習主動性不高;二是學生沉迷手機情況較嚴重,上課玩手機屢見不鮮;三是課堂呈現教師一言堂,學生參與性低等。這些導致了課堂效率低下,學生厭學。采用藍墨云班課手機app,能幫助教師解決這些實際問題,以激發學生在移動設備上學習為目的,實現師生之間教學互動,資源推送和反饋評價。也可以幫助教師開展微課堂和翻轉課堂等教學新模式。
3. 研究目標。通過研究,一方面提高專業課教學效率,和學生學習專業課興趣,充分利用掌上移動平臺,實現寓教于樂。另一方面使學生養成利用藍墨云班課自主學習的習慣,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其終身發展奠定良好地基礎。
二、研究內容
1. 學生目前學習狀態的調查研究。研究學生目前的學習狀態,有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是否是被動接受知識,有沒有接觸過“藍墨云班課”,所以需要對學生在學習的認識上進行一些調查和研究。
2. 利用藍墨云班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方法的研究。學習方法得當對于學生提高成績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好的方法能讓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利用藍墨云班課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千萬要注意方法的探索和運用。
學生怎樣自主地學進去,是漫無目的的,還是由教師按照以往的教學老路進行傳授是當前好多老師都困惑的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能把藍墨云班課這種移動信息化教學工具整合到教學中去,讓學生有目的的去預習,有選擇性的去學習,有針對性的去鞏固,則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效率。
三、研究過程和方法
1. 研究過程
第一階段:前期準備階段。進行相關文獻研究,如:《藍墨云班課在中職課堂中應用研究》、《新建構主義:理論支撐下網絡課程建設和教學應用》、《信息技術環境下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并且對學生在藍墨云班課的認識上進行問卷調查,個別訪談,制定研究計劃。
第二階段:課題研究階段。研究如何更好利用藍墨云班課中的功能來優化教學,教師利用網絡研究全國課堂教學大賽及信息化大賽中運用到藍墨云班課的獲獎作品,并且建立機械基礎云班課,豐富班課中內容。
第三階段: 交流運用階段。研究培養學生使用藍墨云班課學習的習慣是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前提。在運行過程中,教師通過對激勵學生自主學習的手段的研究來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第四階段:比較、完善階段。通過“同課異構”教學活動,采用比較研究法,對藍墨云班課軟件教學和傳統授課式教學進行對比研究,優化藍墨云班課與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的混合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專業課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第五階段:成果總結與驗收階段。(1)收集整理本課題研究的數據資料,并進行分析、總結,分類整理課題研究過程資料,總結、建立藍墨云班課資料庫、編輯有關課題成果。(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召開課題研究總結會,做好結題工作。
2. 課題研究的方法
(1)文獻法。通過對一切有關藍墨云班課的研究資料進行搜集、鑒別、整理,并通過對資料的研究使學生對藍墨云班課的有一定的認識。(2)問卷調查法。調查研究法:通過問卷、座談和學生交流等一些方法,了解學生對藍墨云班課的興趣和認識等方面的情況。(3)比較研究法:選擇兩個班級,一個建立藍墨云班課一個不建立,或對于同一知識點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從教與學兩個方面進行專項比較評價,得出最佳自主學習的教學方式。(4)設計研究法:本研究先對機械基礎課程內容和藍墨云班課進行綜合分析,然后根據分析結果,設計將藍墨云班課應用于機械基礎課程教學的方案,并將設計運用于實際課堂當中。
筆者從事一線教育教學八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對藍墨云班課有全新認識,對教科研有著濃厚的興趣,這些都是課題完成的有利保證。
參考文獻
[1] 孟婷婷.關于藍墨云班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的幾點思考[J]. 職業教育,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