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洋洋
【摘 要】 課程標準規定的是對學生的小學數學的基本素質要求,因此,它毫無疑問地對教材、教學和評價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是教材,教學和評價的出發點與歸宿。因為無論教材還是教學,都是為這些方面或領域的基本素質的培養服務的,而評價則是重點評價學生在這些方面或領域的表現如何,是否達到了國家的基本要求。在計算教學中,根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年齡特征以及知識基礎精心設計教案,靈活調控教學過程。
【關鍵詞】 計算? 運算? 口算
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計算存在有如下幾方面的問題:首先,基礎計算不過關。表現在2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速度慢,準確性不高。乘法口訣不熟練。而這些是一切計算的基礎。其次,沒有良好的計算習慣。讀題不仔細,計算不認真,錯寫、漏寫數字和運算符號,不進行檢查、驗算等。再次,不會靈活運用一些計算策略。運算順序混亂,簡便計算不能靈活運用,多變的題型不能適應等。
新課標堅持了知識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情感態度四個方面的總目標,在課程設計和教學活動組織中,應同時兼顧這四個方面的目標。
在各學段中,安排了四個部分的課程內容:“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在數學教學中,應當注重發展學生的數感、符號意識、空間觀念、幾何直觀、數據分析觀念、運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
其中,數與代數的主要內容有:數的認識,數的表示,數的大小,數的運算,數量的估計;字母表示數,代數式及其運算;方程、方程組、不等式、函數等。計算在小學數學教材中計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學生計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生學習的質量。數學計算能力是一項基本的數學能力,計算能力是學習解決問題、方程、幾何知識中公式推導及求法和統計知識等更復雜數學知識的重要基礎。其中,低學段(1.2年級)的計算能力的培養更是整個數學計算水平的基礎和重中之重。
通過對課標的研讀,我將小學低年級計算內容標準歸納如下:
1. 結合具體情境,體會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能進行簡單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兩步)。
2. 能熟練地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能口算百以內的加減法。
3. 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
4. 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
5. 能運用數及數的運算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并能對結果的實際意義作出解釋。
就低學段計算能力培養而言,我認為應該對計算速度不作過高要求,重視正確率。幫助學生養成“又對又快”的做題習慣。
數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應致力于實現義務教育階段的培養目標,要面向全體學生,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具體而言,包括數學課程生活化、讓學生親歷數學知識的形成、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要轉變教學的方式、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評價的根本是要促進學生的發展。
由2001年課標中的“雙基”變為2011年版的“四基”: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
每一學段的目標是該學段結束時學生應達到的要求,教師需要根據學習的進度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具體的要求。例如,下表是對第一學段有關計算技能的基本要求,這些要求是在學段結束時應達到的,評價時應注意把握尺度,對計算速度不作過高要求。
第一學段計算技能評價要求如下:
1. 20以內加減法和表內乘除法口算,速度要求為8-10題/分。
2. 百以內加減法口算,速度要求為3-4題/分。
3. 三位數以內的加減法筆算,速度要求為2-3題/分。
4. 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速度要求為1-2題/分。
5. 一位數除兩位或者三位數的除法筆算,速度要求為1-2題/分。
教師應允許學生經過較長時間的努力,隨著數學知識與技能的積累逐步達到學段目標。在實施評價時,可以對部分學生采取 “延遲評價”的方式,提供再次評價的機會,使他們看到自己的進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真正應該重視的是:“明白算理,明確計算方法”;“提高做題質量”;“通過活動獲取直接經驗”;可“延遲評價”,樹立信心。
新課標說,運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夠根據法則和運算律正確地進行運算的能力。低學段的計算主要是口算,以口算能力訓練為突破口,加強學生計算訓練。在教學中,我視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選擇適當的時間,每天拿出5分鐘進行口算訓練,使計算成為學生每天的必修課,養成天天算的好習慣。在減負的前提下,控制一定的訓練量,培訓學生一定的數感能力。增強計算意識,講究計算質量和效果。那么如何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呢?我認為,重視算理教學,是準確計算的前提;科學組織練習,是準確計算的關鍵;培養良好的習慣,是準確計算的保證。
計算能力的提高要注重講練結合,做到教師引導到位,學生練習到位,家長監督到位,同時要三方協作到位。計算能力的提高,需要一定量的訓練,但要適度,不能依賴機械的重復操作,要注重訓練的實效性。教師應根據內容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分層次地落實。研究具體算理算法,在強化計算基礎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能力,發展智力,力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正確的邏輯思維能力,系統地掌握知識,形成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樂崢.培養小學第一學段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
[2] 吳新民.低學段小學數學提高學生計算能力的策略探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000(001):573-574.
[3] 梅佳.小學數學低段學生口算能力培養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2018,000(0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