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占禮
(遼寧省建平縣設施農業發展中心 遼寧 建平 122400)
溫室栽培的韭菜應選擇葉片肥厚、直立性和分蘗性強、休眠期短、萌芽快、葉色濃綠、生長較快、抗病性強的品種。北方地區常用的品種有漢中冬韭、大金鉤韭、河南791 等。
2.1 整地施肥。深耕翻曬土壤,每畝施腐熟農家肥5 000 ~7 000 kg、磷酸二銨20 kg 或適量生物有機肥作為基肥,底水灌足,確保土壤墑情。
2.2 催芽播種。一般春季播種在3 月下旬至4 月上旬,夏季播種在8 ~9 月份,夏秋播種宜早播。用30 ℃~40 ℃溫水浸種8 ~12 h,將種子上的黏液洗凈后用濕布包好,放在15 ℃~20 ℃的環境中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 ~2 次,當50%的種子露白尖時播種。播種時行距35 ~40 cm,播幅12 ~15 cm,深溝控制為8 ~10 cm,播種量為10 ~15 g/m2,種子播撒后在表層覆蓋2 ~3 cm 細土。
2.3 苗期管理。韭菜苗期是從出苗到4 片葉左右,歷時40 ~60 d,到6 月中旬苗期結束。
2.3.1 出苗后管理。出苗后撤掉塑料薄膜,保持土壤濕潤。4 月中下旬后,隨著溫度升高小水勤澆,防止土壤干旱或忽干忽濕,避免幼苗干枯死亡或因澆水過多而徒長,每次澆水后及時松土。5 月下旬,用晶體敵百蟲兌水灌根,預防韭蛆。韭菜苗期及時除草,當植株長到18 ~20 cm 時即可移栽。
2.3.2 定植。韭菜幼苗的定植要避開高溫高濕季節。一般來說,春季播種應在夏至后定植,秋季播種的在清明后定植。可以溝栽,也可畦栽。采用溝栽,開溝行距保持在30 ~35 cm,溝深10 ~15 cm,挖穴定植,每穴20 ~40 株;采用畦栽,則按行距15 ~20 cm、穴距10 ~15 cm 定植,每穴5 ~10 株。
3.1 溫度管理。溫室扣膜初期,白天溫度保持在20 ℃~25 ℃,夜溫8 ℃~10 ℃,最高溫度不超過28 ℃。進入2 月中旬,氣溫回升時應加大通風量,保持白天溫度在25 ℃以下。溫室內的夜間溫度不宜太低,避免因為晝夜溫差大而引起韭菜葉面結露,導致病害發生。
3.2 肥水管理。在第一茬韭菜收割前不追肥灌水,第一茬韭菜收割后,馬上進行松土,待新葉長出后灌水,每畝隨水追施尿素10 kg,或追施生物有機肥10 kg,要選擇晴天灌水,灌水后及時通風排濕,溫室內濕度保持在70%~80%,避免因濕度過大或植株含水量過大造成收割后萎蔫或腐爛。
3.3 中耕培土。溫室蓋膜半個月后開始返青生長,此時開始培土2 ~3 次,最后培成10 cm 高的小壟,形成黑暗濕潤環境,以增加韭白長度,提高產品產量和質量。
3.4 適時采收。定植后50 ~60 d、株高30 ~35 cm 時即可第1 次采收。以后每隔20 ~30 d 收割1 次,到第2 年5 月初,一般情況下可以采收5 ~6 次。收割時,在根莖上留3 ~5 cm,以后每茬采收后留茬1.5~2 cm,避免割傷根莖。
4.1 灰霉病。一般在12 月份開始發病,至第2 年2月達到發病高峰期。預防措施是合理灌水,加強通風,降低溫室內空氣濕度,減少葉表結露,及時清除病殘體,將病株移到室外深埋或燒掉,防止病原蔓延。當韭菜長到3 ~5 cm 時開始用藥劑防治,每次收割后培土前噴藥,一般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噴霧防治。
4.2 疫病。又稱爛根病,防治上選用抗病品種,控制灌水量,加強通風降濕,及時清除病殘體,清潔田園。發病初期用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 倍液,或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灌根,每10 d 灌1 次。
4.3 韭蛆。韭蛆是生產中毀滅性害蟲。在春秋成蟲盛發期用誘殺液進行監測,當蟲口密度增大時用藥劑防治,可噴施40%樂果乳油1 000 ~1 500倍液,或20%殺滅菊酯乳油3 000 ~4 000 倍液。在幼蟲危害期,選用90%晶體敵百蟲1 000 倍液灌根,灌根時將韭墩附近的土扒開,噴灌根部,灌根后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