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J Hepatol》2019年10月報道】題:MRI測量的肝脂肪含量變化不能預測脂肪性肝炎在治療中的組織學改善情況(作者Bril F等)
概念驗證研究經常通過核磁技術評估肝內甘油三酯(IHTG)含量的變化,以此作為組織學的替代指標。來自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Bril等進行了一項研究來確定這種策略預測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肝臟組織學變化的可靠性。該研究納入了參與先前的吡格列酮隨機對照試驗的NASH患者,并通過磁共振波譜和肝臟組織學獲得了完整的IHTG含量配對數據。
共納入121例患者。 IHTG的變化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評估:作為連續變量(相關性),分類組(IHTG變化≥0;或IHTG降低1%~30%; 31%~50%; 51%~70%;或>70%),并以二項式方式判斷是否達到脂肪變性(定義為達到IHTG<5.56%)。IHTG的變化與組織學上的脂肪變性相關(r=0.54,P<0.01)。 然而,無論是接受吡格列酮還是安慰劑的患者,IHTG降低的程度與主要組織學結果的應答率(兩個不同參數的NAFLD活動評分提高了2分,而纖維化沒有惡化)或無纖維化惡化的NASH緩解率無關。小葉炎癥、肝細胞膨脹或肝纖維化的變化也與IHTG的變化無關,與治療組無關。 脂肪變性的消除也與更好的組織學結果無關。
IHTG的變化可預測脂肪變性的變化,但不能預測其他肝臟組織學參數的變化。 這意味著關于IHTG對治療的反應應謹慎解釋,因為該變化可能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可靠,可以預測NASH患者治療的總體臨床療效。
目前,通過MRI對肝臟脂肪進行量化來評估NAFLD患者對治療的反應,并假設肝臟脂肪的改善可減少肝臟的炎癥、壞死和纖維化。然而,該研究發現肝臟脂肪的變化并不一定轉化為這些參數的變化。這意味著MRI評估脂肪肝患者治療反應可能不如以前認為的有用。
摘譯自BRIL F, BARB D, LOMONACO R, et al. Change in hepatic fat content measured by MRI does not predict treatmentinduced histological improvement of steatohepatitis[J]. J Hepatol, 2020, 72(3): 401-410.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病中心肝病科 李杰 牛俊奇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