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冰
(河南省南陽生態環境監測中心,河南 南陽 473000)
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水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尤其是河流水污染。盡管近年來我國出臺了各類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為水質的改善提供了保障,但是水污染的整體趨勢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1]。河南省南陽市位于河南省西南部、豫鄂陜三省交界地帶,不僅是世界最大調水工程南水北調中線陶岔渠首樞紐工程所在地,而且是重要的核心水源區之一。其水資源的水質重要程度不言而喻[2]。然而近年來南陽市水污染形勢嚴峻,其防治工作難度也在不斷加大。本文對南陽河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梳理,并總結經驗,以提高南陽河水污染防治工作的治理效果。
國家從2007年開始提出要求各縣建設污水處理廠,將人居環境整治提上工作日程,加大對農村污水的治理[3]。目前各縣雖已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但仍存在污水處理廠管網不配套,雨污不分流,污水不能全收全處,污水處理廠處理效率較低,生活污水不能得到良好的處理等問題[4-5]。一部分鄉鎮、農村雖然也按要求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但設施建設較少,污水管網建設不完善,且運行經費無保障,不能正常穩定地運行;更嚴重的是大部分鄉鎮還沒有建設相應鄉鎮污水處理廠,造成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河道,影響水環境質量。
(1)沿河各縣特別是傳統農業大縣,耕地面積大,化肥施用方法多為拋灑淺施且一年多次,化肥施用過量,測土施肥比例低。(2)農業種植結構單一,病蟲害加劇,農藥施用量大,且多為殺蟲劑、除草劑等高殘留農藥,只有30%被植物所吸收。(3)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率低,大多堆存在河道沿岸或田間地頭的溝渠中(包括化肥、農藥的包裝品),隨雨水腐質就地貯存。在雨季,殘留在土壤中的化肥農藥和溝渠中的腐質廢水,全部通過地表徑流沖進河流影響水質。(4)規模化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和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低。大量規模散養戶治污設施不健全。散養戶有的將糞污直排,有的雖然配備了糞便沉淀池但沉淀池小且無雨棚或其他封閉設施,雨期畜禽糞便溢流入河;消納土地配備嚴重不足,當前部分畜禽養殖戶在養殖地點就近配備消納土地,但容量嚴重不足,導致消納土地內積存大量糞污,積存的糞污隨雨水進入河流影響水質。
長期的非法采砂使部分河流的河床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至今未完全恢復,甚至直接影響河道的自凈能力。雨季極易造成河堤水土流失和河道沖塌,嚴重影響河流水質。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污染物排放量增大,污染因子疊加,河流持續高負荷運行,根本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受區域生態環境的影響,水源涵養、調蓄功能減弱,枯水期生態用水補給不足。大部分支流都是城鎮污水處理廠排水以及未經處理的城鎮生活污水和沿線農村生活污水,這些水質標準遠低于斷面水質標準,造成斷面水質經常超標;豐水期特別是雨季,因農村一些坑塘被占,水的調蓄功能不能有效發揮作用,使農業、農村生活、養殖廢棄物全部進河,造成斷面水質超標,所以每年的枯水期和雨季初期都會造成斷面持續一段時間超標。
雖然各個河流都建立了河長制,河長制公示牌也明確了各級河長、保潔員等職責,但在日常排查過程中發現,有的河長制公示牌附近,堆存大量生活垃圾無人清理,有的在河長制公示牌附近采砂、洗砂,河長制形同虛設,未發揮其應有的基本作用。
河流水污染造成的災害影響范圍大,且其危害性一般需要經歷較長時間才能夠表現出來,同時隨著水污染的不斷加劇以及水資源的短缺,使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近些年來,南陽市水資源已經從豐富地區逐漸變為“缺水”城市,個別縣區甚至出現了有水但是無法使用的情況。在南水北調工程日益推進的背景下,如果處理不好河流水污染防治問題,水污染問題會隨著南水北調工程蔓延到全國各地,嚴重影響到人們的生活環境,對其生產和生活造成巨大影響。另外,河流的水污染還造成了漁業、農業和工業的經濟損失。如果用污水灌溉,不僅會影響到糧食產量,嚴重的甚至會影響到糧食安全。
為有效控制南陽水污染,從根本上提升南陽水質,應該開展河流溯源治理專項行動,以河道入河排污口為重點,對河流干流及支流水環境風險隱患開展拉網式、地毯式的全面排查,沿河道入河排污口向上對污染進行追根溯源,全面開展入河排污口、畜禽養殖污染、涉水工業企業、生活污水處理、河道采砂、河道垃圾、生態修復等整治工作。
3.1.1 控制種植業面源污染
(1)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大力推進測土配方施肥技術。(2)調整種植業結構,增強生物防治,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3)建立健全秸稈收儲運體系,推進秸稈綜合利用規模化、產業化,禁止將秸稈堆放在河道或河岸邊。
3.1.2 強化畜禽養殖業污染整治
(1)在現有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周圍,要配套建設與養殖規模相適宜的糞便污水防滲防溢流貯存設施,以及糞便污水收集、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2)新建、改建、擴建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要取得相應的環評審批,并嚴格按環評要求建設污染防治設施,嚴格落實雨污分流、糞便污水資源化利用等措施。
農業生活污水是河流水污染的主要來源,應該把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作為河流污水治理的首要任務。對于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推進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堅持規劃、建設、管理三統一的原則,以縣市區為單位編制并完成農村污水專項規劃的報批工作,分步、有序地加快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2)農村實行廁所改革以后,其糞便等污染物應該采取統一收集處理,合理利用的原則,杜絕其作為污染源排放入河流公共水體中。即使必須要進入水管網的,務必對其全部收集、批量處理以達到排放標準;不進行處理的污水,應該按照定時抽取、運輸的處理方法,然后集中利用,從而從根本上解決因為廁改而帶來的農村生活污水問題。
工業污水污染是河流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對于工業污染的治理,首先應該從企業自身出發,提升其對工業污水的處理效率和能力,加強污染的末端處置工作,對于污水排放企業建立“不達標不得排放”的紅線,實行綠色生產,從根源和過程控制上降低污水產生和排放的概率。以河流環境承載力來倒逼企業減少向河流的排污量,推進企業深度治理,落實減排措施。加強對企業的巡查、抽查和暗查,加大執法力度,發現問題緊抓不放,直到全部解決為止;同時,確保企業污染防治設施穩定運行,污染物達標排放,對不能穩定達標排放的企業采取停產、限產措施,督促企業進行綜合整治,直到達標排放。
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采砂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打擊一起,已上岸的采砂船要搬離河道,清除河岸邊現有沙堆場,已造成嚴重破壞的河道要進行加固,有條件的地方建設生態濕地,逐步恢復河道生態。對合法采砂,應采取相應的環保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水質的污染。在有條件的支流入河(湖)口、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放口和河道,規劃、建設人工濕地,進一步消減污染物排放量,逐步恢復水生態功能。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6]。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重要資源,水資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南陽作為南水北調的樞紐地區,更應該作為重點水污染防治地區對待。對于水污染的防治工作,絕非一朝一夕和一蹴而就,應該警鐘長鳴,從控制面源污染、治理農村生活污水、狠抓工業污染治理、推進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設施建設等多個方面多措并舉,從根本上提升南陽河流水質,為國家河流水污染治理工作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