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在線發表的一項研究報道了與多發性硬化進展相關的細胞類型特異性改變。研究詳細描述了可用于疾病表征的多種生物標志物,以及可供研究人員開發新治療方法的靶點。
多發性硬化是一種大腦和脊髓的慢性疾病,由免疫系統錯誤攻擊體內健康神經細胞引起,最終會造成腦損傷。但是,導致多發性硬化的細胞類型特異性機制尚未完全明確。
英國劍橋大學的David Rowitch 和同事利用從12 名生前患多發性硬化的個體腦部提取的單細胞,對這些單細胞的基因表達模式展開了研究,并與無多發性硬化個體大腦的樣本進行對比。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顯示,神經系統的皮層神經元和非神經元細胞中的各種應激信號通路會出現上調。
作者在多發性硬化個體的組織中發現了大量名為B 細胞的免疫細胞,這些細胞會聚集形成含有病變階段特異性細胞亞群的細胞團。已知B 細胞在多發性硬化中有一定作用,而該研究顯示,B 細胞清除療法或有助于治療多發性硬化的神經退行性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