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八里灣鄉初級中學 張效和
生活化教學策略符合新課改的要求,所以在初中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將語文課程教學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在生動的語文課堂中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和認識生活,從而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通過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課堂學習的主人,能夠最大限度調動起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師在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過程中,將立足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鍛煉,以便能夠真正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首先,在教學理論層面上,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創新語文課堂教學觀念,有利于引導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語文課程的教學規律;其次,在教學實踐方面上,通過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進行學習,有利于學生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大限度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課堂導入是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非常關鍵的一個環節。然而,在以往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在設計導入環節的時候只是向學生介紹課本中即將學習的知識,讓學生全程處于被動的狀態中,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效率,教師便可以緊密結合課本內容,設計生活化的導入環節,堅持以學生的實際生活為起點,引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學習語文,在語文課堂中感悟生活。
例如,在學習《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中,便可以設計生活化的導入語:“同學們,你們心目中冬天是怎么樣的呢?你們去過濟南嗎?”巧妙設計生活化的導入語,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時,教師便說道:“在我們的印象中,北方的冬天總是呈現出白雪皚皚的情景,甚至還會出現‘呼呼呼’的北風。但是,在北方還有一個地方,它的美景總是讓人流連忘返,它的美獨具特色。不但沒有刺骨的寒冷,而且也沒有凜冽的北風,而只有溫暖的天氣。接下來,讓我們去欣賞一下老舍先生心目中的濟南的冬天。”設計生活化的課堂導入環節,能夠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為打造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只是單純地應用教材資料,卻尚未挖掘出教材中所蘊藏的生活化元素,這樣難以讓學生將語文課堂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為了有效提升初中語文生活化的教學效率,教師便需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藏的生活素材,充分利用好教材這個聯系語文課本與實際生活的橋梁,引導學生從生活化的場景中深入理解語文知識。例如,在《背影》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先要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多觀察父親的背影,細細回憶自己與父親在一起玩耍的生活場景,讓學生從自己的感受出發,深入感受文本中所講述的情感。這樣通過深入挖掘教材中所蘊藏的生活化素材,不但能夠讓學生主動投入對課本知識點的探究中,而且還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本內容中的語句和情感的理解,有效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水平。
在初中語文課堂的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有與學生在意志和情感方面保持一致,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切實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為了有效提升初中語文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策略的應用效率,可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生活化情感,豐富學生的生活體驗,讓學生能夠真正走進語文課本,讓語文課本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以此引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共鳴,促使學生深入感受語文文本的魅力。
例如,在《散步》這篇課文的教學過程中,當講解到一家人因為走大路還是走小路發生分歧時,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如果你是課本中的‘我’,你會怎樣進行選擇呢?是選擇媽媽的意見‘走大路’,還是為了滿足兒子的心愿‘走小路’呢?”在討論的過程中需要學生說明選擇的原因。然后,詢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是否遇到過這樣的情景,自己又是怎樣解決的。這時,學生都非常活躍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整個課堂的教學氛圍與實際生活緊密相連,能夠有效強化學生與文本之間的交流,促使學生充分感受語文文本的魅力。
由于以往初中語文教師深受應試教學模式的影響,在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以語文知識教學為主,采取“教師講解+作業練習”的模式,這樣難以真正達到提升初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因此,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學策略時,需要將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語文課程緊密結合起來,以便讓學生在語文課程的學習過程中真正感受到語文與生活之間的聯系,最大限度提升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首先,教師應該緊密結合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為學生創設參與生活化實踐的機會。例如,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少年正是讀書時”這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嚴格按照課后的表格展開調查和統計,并對初中學生所展開的課外閱讀活動的情況進行統籌總結。這樣學生在真正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增強自身的口語能力、交際能力和課外閱讀能力。其次,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在生活體驗中深入感受文學作品。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便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引導:“母親是那么的平凡,在日常生活中為我們做飯、收拾衛生等,這些微不足道的事件中傾注了母親無私的愛。現在讓我們想一想自己的母親在日常生活中又為我們做了些什么呢?母親做什么事情最讓你感動呢?你又是怎樣來表達對母親的愛意呢?”組織學生參考生活化的實踐體驗活動,不但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而且還能夠最大限度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之,通過在初中語文課堂的教學過程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設計生活化的課堂導入環節,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化素材,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能夠充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深入理解語文知識點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最大限度增強初中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