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有莉(滁州職業技術學院)
人才是21世紀最大的競爭資源,進行高等教育的改革,培養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是21世紀的基礎。我國傳統的高等教育一直呈現著一種問題,即重視知識的灌輸學習,在這種情景下,教育出大部分人才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市場競爭機制帶來了巨大的人才需求,校企合作式的高等教育模式將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作為一大教育考核點,突破了傳統高等教育模式中的難點,設置了新的人才培養標準—分別從思維、創新、應用這三個維度展開,并且根據這一標準進行教學內容、模式的有效改革。校企共同參與的形式進行教育,拓寬了我國高等教育的內涵及外延,提升了我國的人才競爭力。
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筆者對國內外的成人高等教育都有一定的研究,認為成人高等教育對社會人才需求的敏感度更高,所以大力發展成人高等教育對我國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為社會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活力,教育改革形式也在不斷地根據社會的需求的變化而變化,這大大地豐富了我國校企合作教學的形式。如“校企聯合, 本碩連讀”培養高層次研發人才模式,高等職業教育實行的 “2+1”理論學習與頂崗實習模式。多樣化的校企合作教學形式,通過學校與企業高密度的進行教學活動溝通,企業能夠向學校更準確地傳達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利于學校準確地進行人才教育。
我國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辦學也在積極地進行,但與傳統的校企合作辦學有所不同。成人高等教育中的校企合作辦學是由企業確定了教學對象,再通過考試的形式將這些對象招納進高校進行人才培養。這種形式是對人才的定向培養,對人才的要求以及培養目標更能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實現。校企合作背景下的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學目標、人才培養目標等要素都放在了教育的核心位置,是我國當前需要大力發展的教育形式之一。
校企合作背景之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整合了學校與企業的資源、學生的社會性以及知識性,這是該模式的主要特色以及優勢。在這種背景下,我國的人才的專項性以及職業性都會得到一定的提升。學校教學資源與企業資源是促成校企合作教育順利進行的基礎。成人高等教育的對象都是在企業任職的員工,企業在面臨市場競爭的同時,必須提升員工的綜合素質才能增強企業自身的內部核心驅動力。企業的人才在這種環境之下,會對自身的學習目標更加強烈,提升學習積極性。因此,校企合作背景之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是基于學生的社會性對學生進行的培養,在學校課程要求的知識的傳授之外,還要對教學要求有所拔高,引導學生對工作、社會發展都有一定的把握,如此,該模式才能實現教學目標,才能真正對人才培養作出一定的貢獻。
提升該模式的質量,必須要明確人才培養目標。首先是為了提升企業對人才的適用性;其次是為了提升我國人才的整體水平;最后是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的共同發展。在此背景之下的成人高等教育必須是要以提升學生的職場核心能力以及專業知識運用能力為根本教學目標,只有這樣才能改善企業的人才結構,提高內部核心競爭力。明確了人才培養目標之后,學校便可以制定教學計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以企業的類別以及風格兩大特色為編排班級的要素,以形成多風格的教學班級、促進學生互相交流,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教學要求來完成教學任務。另外,還要以企業的人才需求為教學依據,不僅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儲備量,還促進學生的職業競爭能力的養成。并且,在人才培養目標延展性上還應該要以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崗位適應能力為主,以此來提升校企合作背景之下成人高等教育的質量。
該模式是以學校與企業的資源共享來進行的,通過學校的教學資源與企業的教學資源的整合來完成對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但是目前的情況來看,校企合作教學,一直是以學校為主導,企業只會探討對人才培養目標的確定,在后期的教學過程中并不會參與進來。因此,校企合作教學應該要緊密聯合學校與企業,制定人才培養措施,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嚴格地開展教學行為。還要根據企業對人才的要求的動態變化,綜合學生的自身素質進行全面考慮。
(1)課程體系的構建。該模式的教學目標比普通的教學目標要更加明確,在構建課程體系之時,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學校與企業要對人才培養要求共同進行探討,根據企業對人才的具體要求,構建“學生核心職場能力模型”,將學生的職業能力對應到各項專業知識的教學體系中去,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該模式的教學效果。
(2)師資隊伍力量的強化。我國傳統的高等教育展開是以學術性為主,學校的教師在專業知識上都是行業內的佼佼者。但是這種教學模式有悖于我國應用型人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教學建設。所以,必須要對現有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學校不僅要聘用專業知識過硬、學術運用能力較強的教師進行教學之外,還要適當聘請周圍大公司的資深工程師和企業家授課、做工程報告等, 同時培養一批雙師型教師,逐步建設一支職稱、學歷和知識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
(3)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構建。我國高等院校的評價體系是以學業知識的考核為主,缺乏實踐能力考核,在這種評價機制之下,人才輸出質量還不符合企業對人才的要求。所以高等院校要以校企合作背景之下成人高等教育為教學突破口,在校企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機制,不僅對專業知識進行考核,還要對實踐能力進行考核,還可以邀請周邊企業對學生進行考核。
俗話說校園是“象牙塔”,學校雖然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作為教學屏障,但是在社會的發展過程中,高等院校在教學管理上對企業人才需求不能及時作出反應。這也持續反應到了成人高等教育之中,雖然采用的是校企合作形式,但是延續普通高等教育“精英化”教育的管理理念, 對知識實踐能力沒有培養,對社會性沒有提升,沒有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高等院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可以從以下三個維度來作出改變:一是要深入一線廣泛宣傳, 尋求合作辦學對象。 二是要對合作事宜要認真考查。 三是要改變陳舊的培養模式。教師在教授專業知識、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之外,還要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過程進行及時的反思,讓他們逐步確信自己是有學習能力的 , 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進步 ,進而增強其學習的自我效能感,從而提升我國高等院校的人才輸出質量。
綜上所述,為了我國企業的良好發展,為了促進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升,為了促進我國社會的良好進步,就必須提升我國高等院校的人才輸出質量水平。校企合作下成人高等教育能夠為我國的人才培養作出一定的貢獻,所以大力發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我國目前的教育方針之一,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之后,必須對我國的高等教育的模式提出對策,以促進我國的成人高等教育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