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蕾 (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發展研究所)
現如今,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普及,企業跨國化經營模式越來越多,一些大型跨國集團公司已經形成了國際化的品牌優勢,中國人口眾多,市場龐大,基于這一點,越來越多跨國企業紛紛來到國內開設分公司,希望能夠在中國市場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借助中國市場在全球其他國家造成一定的影響,帶動全球銷售業績。中國擁有上下五千年歷史,在歷史的長河里積累了非常豐富的民族文化,形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系統,跨國企業借助本土化戰略,生產適合國內市場的產品、開發研究適合國內消費者的營銷模式,從而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將產品融入到文化中。在這種形勢下,對于國內經濟管理來說必須要推進現代化管理理念建設,以此才能夠提高我國企業自身經營管理能力,也能進一步提升在市場中的競爭能力與優勢。從這一角度來看,選擇在品牌國際化發展趨勢下探究我國經濟管理現代化發展以及未來前景具有明顯的研究價值與意義。
伴隨著互聯網應用與普及,互聯網技術與各行各業之間的融合也進一步深入,參與經濟活動程度加深,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也會對經濟管理現代化產生一定的影響與推動作用。從目前我國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來看,其整體水平相對較低,經濟管理活動中對于互聯網的應用尚且不夠深入,兩者之間融合有限。以信息交互方式為例,目前很多經濟管理機構在獲取相關經濟管理信息時所采用的方法依舊落后,由于工作模式比較落后,對信息獲取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制約,進而對經濟管理造成負面影響。具體體現在信息獲取渠道上,由于信息獲取渠道并不豐富,導致信息不對稱現象加劇,無法為經濟管理決策者提供足夠的信息參考與依據。
任何制度都是事件執行的保障與基礎,結合我國經濟管理發展來看,由于現有的管理體制并不健全,無法為經濟管理工作提供基礎保障,因此在經濟管理各個環節中都需要政府機構加大支持與監督力度。同時,目前我國對經濟活動并沒有進行清晰劃分,無論是行政還是立法層面都缺乏對政府責任的明確規定,由此導致在經濟管理活動出現問題之時容易相互推諉責任,致使整個經濟管理效率急劇下降,無法落實各項具體工作,經濟管理活動就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隨著品牌國際化的發展,企業經濟管理過程中對于品牌營銷方面的人才需求也逐漸體現出來,不僅僅需要人才能夠掌握一定的管理知識,同時還需要從事品牌經營,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結合我國現階段經濟管理隊伍建設來看,很多管理人員都缺乏管理理論知識儲備,并不能夠充分識別與把握現有的經濟形勢與未來發展走勢,在對經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的時候缺乏專業性角度,觀點與看法存在隨意性。除此之外,還有部分管理人員缺乏具體的經濟管理工作實踐,僅停留在理論知識層面,依舊處于經濟管理活動摸索階段,嚴重制約著我國當代經濟活動的發展。
2015 年3 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互聯網+”概念,深入闡述了“互聯網+”經濟模式與理念,希望能夠通過互聯網與其他行業之間的深度融合來實現產業轉型,借助于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新興技術手段來改善傳統行業經營發展中遭遇的困境。如果能夠加深互聯網與經濟管理活動的融合,充分發揮互聯網的優勢作用,提升經濟管理活動信息化建設水平,進而加快數字化速度,提升整體經濟管理水平與能力。由此可見,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是經濟管理現代化的必要路徑。
對經濟管理現代化而言,制度保障是先行條件,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新時期,要想推進經濟管理現代化建設必須要對經濟管理體制進行完善。
首先,明確界定各級管理機構經濟管理任務,確保各級之間能夠實現完美的銜接融合,進而提升整體的經濟管理效率;其次,加快決策體制建設,加大對于經濟管理審核力度,充分發揮監督功效,加大對于利益目標與經濟決定匹配程度的審查力度,確保經濟決定能夠符合現階段經濟發展的規定與要求,確保經濟管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與落實。
人才是各項經濟管理建設的基礎與保障,一定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由此才可以為經濟管理現代化提供充足的人力資本。首先,各級單位積極引進相關人才,對現如今的薪酬管理機制進行優化升級,營造更好的工作環境與氛圍;其次,加大對于經濟管理人才的培養力度,組織員工進行經濟管理理念的培訓與學習,積極參與市場交流,吸納先進的經濟管理理念與經驗,提升整體人才隊伍水平,構建適合的人才隊伍。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與進步,尤其是在經濟發展新形勢下,經濟管理在我國有了新的態勢,主要體現在經濟管理思想轉變上。伴隨經濟管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與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摒棄傳統的管理思想,從思想層面進行革新升級,不斷地朝著經濟管理現代化并攏。無論是企業高層管理人員還是基層工作人員,都充分意識到經濟管理現代化對于企業管理以及社會經濟發展的意義與重要性,不斷推進經濟管理模式的優化與改善。
伴隨著經濟管理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未來必將有更加完善的經濟管理制度,各項經濟管理現代化中遇到的問題都可以依據制度進程來解決與完善。盡管目前經濟管理模式中依舊有一些問題與不足,但隨著各項管理需求的變動,現有經濟管理模式也將會升級改善,最終呈現出更為科學合理的經濟管理模式,同時在完善各項經濟管理制度的基礎上,也將會意識到人在經濟管理活動中的重要性是其他任何技術與科技無法取代的,人性化管理將會凸顯其優勢與重要性,對于人才的重視與尊重也會提升。
要想逐步實現經濟管理價值,必然要推進民主制度與經濟管理之間的融合。由此可見,未來民主化在經濟管理模式中必將發揮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經濟管理決策是否合理科學,這些都需要經過民主化討論、分析,如果在經濟管理決定中一意孤行,缺乏民主化思維,必然會對整個經濟管理活動現代化造成影響與制約。如果在經濟管理現代化活動中存在決策失誤,則會造成不可避免的后果,因此在做經濟管理決定的時候需要廣泛征集民意,盡可能收集多方信息,由此才可能避免出現片面性的經濟管理決定,推進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
在實現經濟管理現代化目標過程中,對于新技術如互聯網與計算等的應用將不可避免,因此未來經濟管理發展的趨勢必然會走向信息化,必須加強對軟件管理模式的應用。隨著經濟管理現代化普及發展,越來越多的組織機構、民營企業主紛紛意識到軟件管理對于經濟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性與意義,更多的將新技術新軟件應用于經濟管理中。通過這些軟件的應用,一方面可以為經濟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提升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同時還可以保障經濟管理活動開展的準確性與精準度。由此可見,隨著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軟件管理的應用也是一個重要的趨勢與走向,將軟件應用管理與知識經濟時代相融合,使其向經濟與知識進行轉變,促進企業與社會經濟發展。
品牌國際化發展是世界經濟發展不可避免的趨勢與走向,在全球經濟以及互聯網背景下,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現代管理的需求與發展。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故步自封的經濟管理模式已經不能夠為經濟發展提供更為全面準確的數據信息,無法切實服務于企業發展。通過研究,可以發現在現如今經濟管理現代化進程中依舊存在一些困擾,相關部門可以從積極建設相關人才隊伍、快速完善經濟管理體制等方面入手,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隨著經濟管理現代化的發展,未來會有一些新的趨勢出現,一定要注重民主化以及軟件管理模式的應用,從而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