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怡 (遼寧省錦州教師進修學院)
在學院書記、院長的帶領下,我們黨委一班人:真誠相伴,廣泛商榷;和諧共生,大家同行。學院的辦院方向逐步明了,立意逐步明確,框架逐步顯示,措施逐步顯現。感知學院發展的新立意,感動學院建設的新思考,新立意讓我們動腦,新起點讓我們用心。目前,局院一體化管理的常態化,智者當借力而行;學院當下絕好的愿景目標的確定,行者當自力而行。情動品牌學院創意,心動品牌學院創建,行動品牌學院創客,推動品牌學院創生。
錦州市教師進修學院的工作職能是:課程指導、教學研究、科研引領、質量評價和教師發展。這其中,我們不難看出:“課程指導”要我們的教研員懂知識;“教學研究”要我們的教研員懂方法;“科研引領”要我們的教研員懂學術;“質量評價”要我們的教研員懂標準;“教師發展”要我們的教研員懂目標。那么,這其中,“品牌”應該在我們的工作職能中定義;“品牌”應該在我們創建氛圍中領悟;“品牌”應該在我們的工作奠基中支持;“品牌”應該在我們的搭建平臺中實現,“品牌”更應該在我們的促進提升中發展。
“品牌創建”無小事,“內涵提升”價更高。我們工作中的內涵要靠個人的內涵來支撐,個人的內涵要靠工作的內涵來實現,二者相互聯系,缺一不可。創建“品牌”需要我們——
(1)豐富知識內涵:求知你我,素養提升;(2)豐富工作內涵:局院一體,精誠合作;(3)豐富精神內涵:開明睿智、大氣謙和。(4)豐富情感內涵:新老結對,相伴同行;(5)豐富品德內涵:激發活力,誠信服務:(6)豐富身心內涵:健康保證,陽光履職。
我們學院一共17 個部門,各個部門都有明確的工作職責,涵蓋學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涵蓋我們錦州地區學生成長的全過程。由學前教育開始到職教、高中的學生的畢業教育,由學生的入口學習到學生出口的成長,無一例外,無所不及;全過程,全覆蓋。錦州最大的民生是教育,教育最大的民生是學生,學生最大的期望是遇見一位“好老師”。
那么,好老師,哪里來?不客氣的回答,我們學院的各個部門都應該用我們的責任來回答,用我們的工作效能來回答。
因此,我們各個部門的品牌:在于部門主任的頂層設計,在于主任與副主任的勠力同心,更在于來自部門成員的底線的合力的支持。部門“品牌”的打造,可以是專題活動、專項活動;可以是學科活動、學研活動;可以是教師賽課、教師評課;可以是區域活動、部門活動;可以是工作室活動、學科帶頭人的活動,等等。那么,既然叫“部門品牌”,那就是要有它的“與眾不同”,那就是要有它的“獨辟蹊徑”,那就是要有它的“卓有成效”,一展部門之品牌風采,讓基層學校辦校想到你,讓眾多教師成長記住你,讓一域的教育教學成功請到你。當然部門的品牌并不是它的出奇、出特,但它至少應該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勝”。
做好各個部門的工作勢在必行,做實各個部門的工作責無旁貸。我們要用各部門的工作職能執行“品牌 ”,用我們各部門的工作要求學習“品牌”,用我們各部門的做法體會“品牌”,用我們各部門的業績亮出“品牌”。做到:調查基層、研究問題、想出辦法、創建品牌。主任們在自己的深思熟慮、研精必至、篤志不倦的基礎上,設計有內涵、有方向、有目標、有途徑、有方法、有期待的部門發展規劃,讓大家:共事其中,學習其中,研究其中,創建其中,成功其中。
部門著力創建品牌,教研員應該著手思考品牌。部門創建品牌平臺為教研員服務,教研員應該利用品牌平臺為我所用。部門創設優秀教研員的工作環境,教研員應該在優秀的工作環境中達成自身發展與成長。
因此,我們對教研員的發展與成長提出工作職能上的要求:做教研員,要對工作有“要求”;要對工作有“研究”;要對工作有“挑戰”;要對工作有“預設”;要對工作有“內涵”。
教研員要做學科教研活動的執行人、組織人、研究人,帶頭人、參與人。一個優秀的教研員,它應該代表的是一個優秀的專業,它應該代表的是一個優秀學科,它更應該代表的是一個優秀的團隊。因此,作為教研員、作為專業、作為學科、作為團隊,一定要有做對工作時思考“品牌”的意識;一定要有做實工作時贏得“品牌”的能力。
(1)搭建平臺。教研員要建立自己的工作坊、教研員要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教研員要建立自己的工作研發團隊,教研員要建立自己的科研工作領域,其主持人非我們教研員莫屬。做到研究入手,成長一方;做到指導入手,成就一域。
(2)培養自己。作為教研員要有創優意識,要有領先意識,更要有自我培養意識。那么,在這樣一種背景下,我們教師進修學院就要為教研員搭建平臺并為教研員的自我成長助力。在品牌力量的感召下,在品牌信念的助推下,在品牌制勝的引導下,教研員有研究意識、總結意識、報告意識、專家意識、品牌意識,做到:優秀于我,骨干于他。
(3)榮譽學院。凡是教研員的行為能為學院帶來榮譽者,均在表彰獎勵條件范圍之列。多者至優,獎優促行,行者無疆。對學院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對學院人的工作提供優秀的服務者;全國、省、市先進的教育工作者;省級以上優秀課的指導者;省、市以上研訓會議上優秀的講座人;代表學院出席省以上且有學術成果者;考試優秀命題的教研員,打破參與命題和不參與命題一個樣,命好題和命不好題一個樣。既選擇了做教研員的這份工作,應該有應對的能力,做好我們的本職工作。南通學習,集體外派小學、初中、高中的教研員,這是我們新的領導集體的首次,是我們新的領導集體的首選,其重視程度可知、可見。信任出動力,感召出成績,相信我們在工作會做得好。
除此之外,我們主持大型教研活動效果顯著者;給學院的工作帶來重大的優秀的影響力者,個人有突出業績的不同方面者,等等。學院要大張旗鼓地樹立我們學院各個方面自己的學習榜樣,讓大家學有目標,做有方向,讓學院充滿正能量,讓實打實做工作的人,且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成為全院人真正的學習榜樣。
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楊瀾在一次訪談節目中這樣說過,她說:人這一輩子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長;別人正確的話語,是你進步成長的階梯,拒絕成長者則免談。她說:年復一年,是平常人;年勝一年,是聰明人。她還說:聽千曲而后曉聲,觀千劍而后識器,她在告訴我們:人不能沒有素養,人更不能沒有內涵。學院一舞臺,盡責盡人才。
個人能力的不斷提高,部門能力的永久再現,才會使我們教師進修學院成為知識的殿堂,人才的搖籃,學校的鄰里,教師的朋友。我們進步成長的三個階梯應該是:尋找個人優勢,總結部門特色,樹立學院品牌。
那怎么才能做到:
(1)認品牌:樹立“品牌中有我,我在品牌中”的理念,品進去、品深入、品明白、品促進、品業績。
(2)識品牌:任何工作,大家都要樹立“品牌”意識。做到品牌中體會、品牌中對照、品牌中梳理、品牌中感悟、品牌中提升。
(3)做品牌:做到:認識上把握、思想上提高、工作上策劃、行動上取舍,研究中提煉。
(4)亮品牌:做好品牌工作、做實品牌工作、做成功品牌工作。
綜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們今天研究品牌堪稱高端:品牌教研員、品牌學科、品牌部門、品牌學院;我們這次研究品牌堪稱高質:優秀教研員、骨干教研員、品牌教研員。品牌學院建設付諸于實施,我們真的還有一段路要走。但辦院信號已給出,辦院方向已敲定,那就讓我們大家揚思想之風帆,在“品牌”的感召下,在“品牌”的引領中,在“品牌”的運作時,在“品牌”的確定里,立品牌學院于思考,行品牌學院于創建。努力,我們永遠在路上。
學院是一個家,是一個大家“工作”的家。家之興亡,匹夫有責。木本無化,相蕩而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祝愿我們每個人創建品牌——實至名歸;祝福我們的學院創優品牌——揚帆起航,在我們學院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到達理想的彼岸、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