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革
(黑龍江省尚志國有林場管理局 黑龍江 哈爾濱 150600)
尚志國有林場地處長白山脈張廣才嶺西麓,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尚志市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7°18′30″ ~ 128°46′16″,北緯 44°49′28″ ~45°35′8″。東西橫距114 km,南北縱距84 km,行政區面積8910km2。經營總面積200800hm2,其中林業用地面積194 997 hm2,森林覆蓋率73%。森林植被主要是針闊混交林,森林火災防控任務十分艱巨。森林消防基礎設施和消防隊伍是森林火災防控的關鍵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防控策略對防控森林火災具有重要意義。
尚志國有林場為森林火災高危區,農林交錯嚴重,火情火警發生的頻率較高。年均發生森林火警、火災3.77 起,過火面積11.3 hm2,森林受害面積5.3 hm2。火警發生頻率呈上升趨勢,如遇極端干旱氣候,發生重特大森林火災可能性較大。
1.1 火災隱患。①可燃物較多。尚志國有林區為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春季森林可燃物極為干燥,未成林造林地因雜草茂盛,枯枝落葉較多,易發生森林火災。②火源多,農事用火多,特別是春節、清明節是祭祀的高峰期,野外火源較多。③在農林結合部、村屯附近,人員流動大,火源管控難度大。
1.2 發生時間。①從歷史數據看,夏季未發生過火情火警,冬季主要在春節、元宵節期間發生零星火警,秋季偶發火警,春季極易發生火警火災。②從月份上看,森林火災從3 月底開始發生,4 月初增多,高峰期為4 月中旬~5 月上旬,5 月中旬開始下降,5 月末未發生過,9 月末~10 月下旬偶有發生。③從日發生時間來看,12:00 ~18:00 是森林火災的高發期,占全天火災次數的86%,這是由于12:00 ~18:00 氣溫升高,相對濕度小,火險等級升高,且是人為活動最為頻繁的時段。
1.3 發生區域。多發生在農林結合、村屯周邊、墓葬集中區等部位,山產品豐富區次之,深山區基本沒有;從林相上看,未成林造林地最多,人工成林次之,天然林很少發生;從氣象條件上看,極端天氣增多,防火工作難度大,春季干旱大風天數多,氣溫持續偏高,導致林內可燃物異常干燥,森林火險隱患明顯增多[1]。
2.1 基礎建設現狀。現有瞭望塔9 座,防火通訊塔4座,吉普型運兵車10 輛,森林消防水車2 輛,全地形車1 輛,移動水泵系統1 套,風力滅火機210 臺,二號撲火工具100 套,滅火水槍80 支,個人防護裝備500 套,點火器40 個,數字超短波無線通訊系統1套,中心基站1 套,鏈路基站4 處,固定臺9 部,手持對講機40 部。由于投入不足,撲火和個人防護裝備不足,補充不及時,不能有效保證撲火隊員安全;撲火機具更新不及時,防火運兵車輛不足,管護員徒步巡邏,費時費力,貽誤戰機;運輸車輛服役時間較長、故障率高,運兵車輛少,影響兵力快速運送,應對高強度的火災現有裝備無法滿足需要;現有超短波無線電通訊系統已運行多年,中繼臺及供電設備、基地臺等設備老化,經常出現故障,不能保證通訊暢通。
2.2 森林防火預防撲救隊伍現狀。現有木材檢查站5個,森林資源管護站51 個,管護人員383 名,半專業撲火隊8 支120 人,預備撲火隊8 支240 人,瞭望人員18 人。撲火隊伍能力不強,沒有專業撲火隊,各林場的半專業撲火隊人員組成主要是管護人員;現有專職撲火隊員和管護站兼職防撲火人員全部為林場職工,人員流動比較大,培訓不到位,火災撲救知識和技能不足,缺乏實戰經驗;近年來新錄入職工少,年輕力量不足,整體年齡偏大,缺乏系統性、專業性培訓,影響防撲火能力,防撲火實戰能力還需要進一步提升。
3.1 加強消防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資金投入,逐步完善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及時更新森林防火設施設備,夯實森林防火基礎設施;及時更新運輸車輛和撲火器具,升級消防裝備,提高撲火能力;加強管護站建設,配備相應的通訊、交通、林火撲救機具設備,提高初級林火撲救能力[2];增加森林火災監控預防設備建設,完善天空衛星監測、無人機監測和地面巡視監測,利用大數據等完善森林火災預警體系;加強消防應急水源建設,合理布設水庫、消防井等;森林火災多發生于春季,正處于枯水期,消防水源十分珍貴,應保障消防水源充足。
3.2 加強消防隊伍建設。人員是森林火災防控的關鍵因素,應加強消防隊伍建設,提高消防意識和撲救能力。
3.2.1 堅持森林消防隊伍建設專業化。當前,森林火災成因逐步多樣化,森林防火工作已從季節性向全年性轉變,僅僅依靠兼職撲火人員或群眾義務撲火,不能滿足當前森林火災預防撲救任務的需要,且由于裝備不足、培訓不到位、技能不專業等原因,極易產生傷亡事故。因此,必須堅持走森林火災撲救專業化之路,建設專業森林消防隊伍,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森林消防隊伍建設,提高專業化程度,適應當今森林防火形勢的需要。
3.2.2 堅持基礎條件先進化建設。以科學技術促進森林消防隊伍實戰能力的提升;加強智能撲火指揮系統建設,借助現代網絡技術高效、便捷的特性,確保指揮員、戰斗員都能掌握豐富的高科技知識,保證森林火災撲救科學、高效、安全,實現科技推動森林防火工作不斷進步。
3.2.3 堅持系統化保證措施。要完善森林消防人員管理,實行公開聘任制,將年齡合適、身體健康、政治過硬、熱愛崗位的優秀人員吸收到森林消防隊伍中,給予應有的待遇,保證森林消防隊伍人員穩定、素質過硬、戰斗力強。
3.2.4 堅持規范化管理。要強化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學習培訓、崗位職責、內務管理、物資儲備、值班考勤、獎勵懲處等各項管理制度,嚴格考核,定期評比,著力培養隊員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培養優良作風。要強化內業建設,制定規范的火險等級分布圖、應急撲火路線圖、培訓演練計劃、火情登記報告處置流程等具體工作規范標準,實現森林防火工作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
3.2.5 堅持軍事化培訓。森林消防隊伍要堅持專業化建設、軍事化管理,以軍事化的培訓方式,造就一支堅強的隊伍,提升隊伍戰斗力。撲火指揮人員要通過系統培訓,全面掌握撲火組織指揮、撲火戰術運用、兵力部署調動、火場管理、安全避險等知識技能,提升組織指揮能力。撲火隊員通過培訓演練,熟悉火場勢態、撲火原理、機具保養使用、撲火戰術、火場安全等多種技能,能夠適應不同地形、不同林相、不同季節森林火災的撲救,確保森林消防隊伍整體功能得到有效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