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冀 希爾扎提·吐爾遜
(1 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 新疆 阿克蘇 843000; 2 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阿克蘇分校 新疆 阿克蘇 843000)
為加快阿克蘇地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2019 年新疆農業廣播電視學校阿克蘇地區分校承擔了450 人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訓任務,通過培訓,農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明顯提升、專業生產技能顯著提高,真正成為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能創新、帶動力強的新型職業農民。
1.1 農民素質較低。該地區大部分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水平較低,接受現代農業生產經營管理理念和先進農業生產技術的能力不足,影響了培訓實效。老人和婦女主動參與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意識較低,學習新的職業技能難度較大。很多農民在農閑的時候參與專業培訓的興趣很低,存在思想僵化等問題。
1.2 培訓師資隊伍較為薄弱。目前阿克蘇地區大部分培訓教師都是來自全地區各大農業部門的農業專家,其中專門從事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的教師數量很少,出現了培訓時間相對較短、培訓內容不全面等問題,不能對參與培訓的人員進行“一對一”的專業指導。
1.3 培訓內容針對性不強。目前培訓的內容缺乏一些先進、實用的專業技術型培訓內容,很難真正解決農民在農業生產經營中所遇到的問題。
2.1 確定培訓對象。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現代青年農場主、農業社會化服務骨干和農業產業扶貧對象作為重點培育對象,培訓對象為長期穩定從事農業、培訓需求和愿望迫切、初中以上文化、年齡不超過60 周歲的農民,培訓對象遴選遵循立足產業、農民自愿的原則。
2.2 精選培訓內容。一是突出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符合當地產業需求的作物栽培技術、新引進技術,使農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學了能用,用能致富。二是符合農民的需求和農業生產特點,即農閑培訓和農忙分散培訓相結合,理論培訓與生產觀摩相結合,專家講授與印發資料相結合,熱線電話與進村入戶相結合。堅持走出去請進來,組織觀摩交流,讓農民開拓視野,堅定信心。緊密運用多媒體、多途徑、多手段,進村入戶搞培訓,田間地頭做實踐,大面積普及農業先進適用技術,大范圍培訓農民,大規模培養農村實用人才。
2.3 強化培訓考核。結合農時和生產要求,主要依托農民田間學校,提高培訓質量和效果,對于每門理論和實踐培訓課合格的學員,發放培訓證書。
2.4 拓展合作領域。按照跟蹤服務期“不少于一個生產周期”的要求,對新型職業農民學員開展繼續實踐培訓和跟蹤技術咨詢服務,努力提高學員的實踐操作能力。積極主動地與大專院校、農牧業專業技術部門、示范基地和有條件的合作社合作,結合理論培訓和農時季節,開展了理論和實踐培訓以及跟蹤技術咨詢服務活動。如:在實施年度新型職業農民培育項目時,與塔里木大學植物科學院簽訂合作協議,對遴選的機采棉種植大戶和設施蔬菜專業戶開展理論和實踐培訓以及跟蹤技術咨詢服務活動。
2.5 建立高素質師資隊伍。將區內有關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行業的專家學者以及農業企業的技術人員充分聯合起來,培訓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在培訓中要與當前農業政策相結合,與當前農業發展的市場相結合,更加注重實踐教學的技能,注重實踐技能的考核,將課堂開展到田間地頭,也可以是專門的實踐基地,并及時收集學員的意見,完善培訓方法和培訓內容。
2.6 整合資源。科學整合農技學校、成人學校、農業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等農業科技培訓資源和師資力量,打破行業之間的界限,資源共享。
2.7 保障經費。加大培訓經費投入,爭取上級項目資金,多渠道投入,確保培訓持續性。把農廣校工作切入到農業關注的問題上,切入到為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服務上,切入到新農村建設上,爭取地方財政支持和項目扶持,保障農民培訓經費和辦學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