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秋玲
(山東省肥城市安駕莊鎮政府 山東 肥城 271604)
胡蘿卜又名紅蘿卜、番蘿卜、黃蘿卜等,2 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富含蔗糖、葡萄糖、淀粉、胡蘿卜素等,營養豐富,集果、蔬、藥等優點于一體,可炒食、煮食、醬漬、腌制。其適應性強,病蟲害少,管理簡便,生產成本低,便于加工和運輸,種植胡蘿卜可給農戶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胡蘿卜灰霉病是一種常見的真菌病害,主要危害胡蘿卜的肉質根,導致胡蘿卜肉質根或葉片腐爛,進而影響其商品經濟價值,給菜農帶來經濟損失,嚴重損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
胡蘿卜灰霉病主要在貯藏期發生,多在貯藏的中期和后期發生,危害肉質根。發病初時肉質根上生成褐色、水漬狀病斑,以后病斑不斷擴大,顏色由淺褐色到褐色,表面出現密生的灰色霉狀物,在濕度大時會發現灰黑色霉狀物。發病后期病部逐漸腐爛,病組織干縮呈海綿狀。貯藏期間,窖內一旦發病往往迅速擴展,造成爛窖。
灰霉病病菌以菌絲體或者菌核隨病殘體在菜窖、土壤中越冬,有時也會附著在肉質根上,從而引起初侵染,第2 年溫度和濕度適宜時開始危害。首先在胡蘿卜發病部位產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憑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病菌在高濕和高溫的條件下發生較快,肉質根受凍之后,會加重病害的發生程度。溫度20 ℃左右適宜發病,濕度大時容易發病。另外土壤濕度和機械損傷也會影響到發病率和病害擴展速度。貯窖內相對濕度持續較大是造成灰霉病發生和擴散蔓延的主導因素,特別是在春季遇到連陰雨天氣多的年份,氣溫偏低,放風不及時,窖內濕度大,都會導致灰霉病的發生和蔓延。還可借管理人員操作和通風換氣傳播,反復進行再侵染。
3.1 物理防治措施
3.1.1 選用優良品種。選用京紅五寸、春紅一號、紅心一號、紅心二號、鞭桿紅、多倫紅、麥村金筍等較為抗病高產的優質品種,提高植株的抗病和耐病性。
3.1.2 清潔田園。為防止病菌分生孢子散飛傳播,在收獲前,及時清除病殘體,帶出田外深埋,減少再侵染的病源。及時拔除病株,防止病菌趁虛侵染。胡蘿卜收獲后徹底清除病株殘體,土壤深翻20 cm 以上,將土表遺留的病殘體翻入底層,并對土壤進行消毒處理,防止病害的傳染源。
3.1.3 加強管理。選擇土壤肥沃、地勢平坦、排水方便的地塊種植胡蘿卜。栽植前精細整地,充分施用腐熟的糞肥,注意糞肥與土壤充分混合,此外還要適量施用化肥,以提供植株生長必需的營養物質。生長期間加強田間管理,增強中耕、除草,合理灌溉,雨后及時清除田間積水。胡蘿卜收獲前要清除病殘體,在收獲、運輸、入窖時注意防止造成機械損傷。
3.1.4 入窖管理。胡蘿卜收獲后,在存入窖前應晾曬2 ~3 d,入窖時嚴格檢查,剔除有損傷、有病蟲害的肉質根,防止帶病肉質根混入窖內。貯藏提倡用新窖,如用舊窖應提前進行貯窖消毒。最常用的方法是貯前半月,每1 m3用硫磺15 g 熏蒸,或用福爾馬林100 倍液噴淋窖壁消菌殺毒,密封1 d 后及時通風換氣,之后可用。窖內溫度控制在15 ℃以下,相對濕度保持在80%左右,防止窖頂滴水。有條件的農戶采用冷藏法,控制貯藏環境的溫度在1 ℃~3 ℃,注意及時通風,降低濕度。
3.2 化學藥劑防治
3.2.1 煙熏防治。在窖內發生病害時,可選用特克多煙劑、15%速克靈煙劑、15%腐霉利煙劑、噻菌靈煙劑、10%速克靈煙劑、45%百菌清煙劑、20%百速煙劑等交替進行煙熏。以上藥劑每100 m2用藥50 g,間隔7 ~10 d 煙熏防治1 次,連續煙熏2 ~3 次可有效防治胡蘿卜灰霉病的發生。煙熏時用暗火點燃后立即密閉貯窖口。
3.2.2 噴霧防治。當窖內發病時可噴灑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65%甲霉靈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 0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 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2 000 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500 倍液,或60%防霉寶超微粉劑600 倍液兌水噴霧防治。以上藥劑交替使用,每隔5 ~7 d 噴霧防治1 次,連續噴2 ~3 次。噴藥后要及時通風,降低窖內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