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芹超,何志權,李清文,梁 可
(1.廣東茂名健康職業學院,廣東 茂名 525400;2.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惠州 516025)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提出建立健全職業教育標準體系,加快制訂符合職業教育特點、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要求的各類職業院校辦學標準,完善各項標準的實施和檢驗制度。2019年2月《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把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作為進一步辦好新時代職業教育的具體措施之一,持續完善學校設置、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信息化建設、安全設施等教學標準。廣東正處于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新階段,職業教育標準建設是廣東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重大工程之一,《廣東省教育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針對職業教育提出“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產業轉型升級能力”,建立現代職業教育系列標準,推動職業教育內涵發展。
《悉尼協議》是國際上對三年制高等工程技術教育及人才進行認證的協議,以此理念開發的認證標準體現出注重共性與個性統一、持續改進、以學習者為中心、核心素養與專業能力融合、結果評估的專業建設范式。參考《悉尼協議》“以學生為中心、成果為導向”的核心理念進行教學標準設計,有助于職業教育與國際接軌,具有很大的借鑒意義。以成果為導向,要求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以學生為中心,是以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適應未來的能力為目標來組織教學活動[1]。藥物化學實訓教學標準主要包括課程概述、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學時安排、實施建議、教學評價等內容,重點是課程目標和教學內容及評價。采用逆向分析法厘清藥物化學實訓教學標準制訂思路:課程目標的設置依據學生的能力提升需要,這種能力源自學生自我發展的內部需求和社會發展的外部需求,因此,應先了解學生發展需求和單位用人需求,歸納職業能力,細化能力指標,并通過課程目標的完成實現能力指標。
通過廣東省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及各高職學校的年度就業質量報告獲取學生就業信息,對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惠州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等院校近兩年的就業質量年度報告進行歸納總結,發現藥學及相關專業(藥品生產技術、藥品經營與管理、生物制藥等)畢業生的主要行業流向為:醫療機構藥劑師及輔助人員(各級醫院、門診)、藥品和醫藥商品制造、醫藥商品銷售(醫藥代表、銷售代表),主要崗位有醫藥商品購銷員、藥房輔助員、藥物制劑工等,學生就業滿意度高于80%,專業對口率接近80%。廣東省高職藥學及相關專業學生就業的行業流向與其他省份[2-3]情況類似。據調研[2,4-6],醫療機構(醫院和社區門診)比較側重應聘者專業技術能力,醫藥企業則注重人才通用性和創新性。醫院與企業招聘時首先考慮的是職業能力,此外還有社會實踐、項目經驗。用人單位反饋:學生還需加強自主獲取知識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吃苦耐勞、團隊協作以及創新精神。
職業能力是人們從事某種職業的多種能力的綜合,是在職業活動時知識、態度和個性心理特征的整合,包含任職資格、知識技能、職業素質和職業管理等基本要素,由一般能力、專業能力和關鍵能力(核心能力)構成。參考廣東標準研制團隊首創[7]的“二維四步五解”職業能力分析法,以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為歸屬,采取專業→職業崗位,職業崗位→工作項目,工作項目→工作任務,工作任務→職業能力4 個步驟,從完成工作任務應具備的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識5 個方面解析職業能力。基于此,挑選合適的工作任務作為實訓項目,以此為載體,通過實踐獲得技能、工具、方法、要求、知識方面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參考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和國家職業標準,對藥房輔助員、藥物制劑工、醫藥商品購銷員、西藥劑師的職業描述進行匯總(見表1)。
根據表中不同專業的職業能力要求和不同崗位的職業描述,掌握藥品質量控制能力,進行藥物的儲存、使用指導是不同專業和崗位中的共性要求。結合用人單位反饋的用人信息、藥學及相關專業主要職業能力要求等,制訂能力指標如下:(1)專業能力:善用專業知識生產藥品、檢測藥品質量、儲存保管藥品、指導使用藥品;(2)創新能力:善于通過自學提高專業能力,開發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3)溝通與團隊合作:善用專業術語進行有效溝通、團隊協作;(4)應用能力:善于用專業知識分析并解決項目中的具體問題;(5)法律與道德:熟練運用法律法規知識,具有良好職業道德。
藥物化學是高職高專藥學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講授化學藥物的理化性質、化學結構、構效關系、制備原理,尋找新藥的基本途徑、生物效應以及藥物分子與機體生物大分子之間的互相作用規律。藥物化學作為藥學專業基礎課,其知識理論和實踐技能是學習其他專業課程的基礎,是構建專業知識體系最重要的基石。課程標準是專業教學標準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目標作為連接專業教學標準與課程標準的橋梁,它的定位是整個標準建設的關鍵。
根據企業用人需求調研、職業能力分析結果、藥士藥師等職業技術資格考試大綱,結合藥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制訂藥物化學實踐課程的總體目標,并細分為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藥物化學實訓教學總體目標為:強化學生在藥學崗位應有的個人綜合職業能力、職業道德素養和團隊合作精神,明確開展藥學服務工作的責任要求,加強動手能力、吃苦耐勞、敬業精神、學習能力、創新精神等素質的培養;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具備應用藥物化學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工作問題,進行常用藥物儲存保管、合理使用、藥物合成實驗操作的基本能力。
本課程的設計思路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載體,參考文獻[8-10],將某些工作項目、工作任務或某些職業能力點納入課程,大力推進項目化教學。框架設計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與綜合素質提升相結合,知識量以“夠用、實用、適用、能用”為度,參考國家職業標準、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人民衛生出版社等國家級出版單位的《藥物化學》教材、《全國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創新性教研成果,如宋海南等[11]主編的《藥物化學使用技術實訓》、參考智慧職教、愛課程、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等在線開放課程教學資源,設計藥物化學實訓框架,由實驗室安全教育和基本實驗操作、理化性質實驗、綜合創新三部分內容組成,難度逐漸加大,具體安排見表2。

表1 藥學相關專業主要職業能力及對應的職業描述

表2 高職藥物化學實訓內容框架
教學評價具有診斷、激勵、調節和教學的作用。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評價主體包含多重身份,如教師、學生、企業、社會等;評價形式有考核、考試、成果、競賽、考證等;評價內容包括專業技能、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能力以及科學嚴謹、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等態度)有利于對學生做出全面、準確的評價。本課程評價采用過程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以過程評價為主,通過過程評價,以觀察、提問、實驗操作現場考核、實驗報告等形式加強對學生實踐的督促,規范其操作,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職業崗位培養的需要。制訂嚴格的藥物化學實驗課程考核方案和詳細的考核指南,促進藥物化學實驗教學質量提高。藥物化學實訓最終成績評定組成:個人平時考勤與課堂提問成績占20%、小組項目得分(實驗操作+實驗報告)占40%、個人期末實驗操作考核成績占40%。
高職藥學專業以培養能應用所學知識在一線崗位從事藥品調劑、藥品生產、藥品檢驗以及藥品營銷等方面工作的高級技術應用型藥學人才為目標。該目標指示我國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出,要將學生培養為“全面發展的人”,樂學善學,勤于反思,崇尚真知,勇于探究,善于發現和提出問題,能自覺、有效地獲取、評估、鑒別、使用信息,具有動手操作能力。以學生為中心,以成果為導向進行高職藥學專業藥物化學實訓課程標準建設,著力提升學生的專業職業能力、學習創新能力、溝通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管理能力。期望通過標準的建立能約束粗制濫造的人才培養現象,能保障安全實驗、安全生產、安全用藥,能使所培養的人才形成良好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