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懷瑾
(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南京 210017)
思維導圖是由英國學者東尼·博贊發明的一種知識可視化和思維形象化的筆記工具。東尼·博贊認為思維導圖是對發散性思維的表達,具有Note Taking 和Note Making 兩種筆記方式:前者可翻譯為“記筆記”,是指在讀書、聽講座、交流時將別人的思想記錄并整理下來;后者則可翻譯為“做筆記”,是指將自己的思想激發并整理出來,如寫一篇論文、寫一篇講稿等。從這個角度來看,思維導圖最核心的目的是激發并整理思考,采用的手段是“從中心向周圍發散的非線性筆記”。因此,國內學者將思維導圖定義為:為促進思維激發和思維整理的可視化、非線性思維工具[1-2]。
近年來,研究者也常將思維導圖應用于教學中,諸多研究表明思維導圖有助于教師和學生在思考過程中,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創造性地探索、修正和總結某一學習問題的想法。它的應用有助于增強記憶力、提高學習效率和創造性地解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筆者在多年教學實踐中也將思維導圖應用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指導學生記筆記等多方面,發現思維導圖既能幫助教師厘清教學思路,又能有效指導學生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其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就是一項一系列復雜問題和信息的集合。有文獻報道,如《運用思維導圖優化青年教師生理學集體備課的體會》[3]《用思維導圖建構模型的實踐探索》[4]等,都是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設計。在藥劑專業課程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也有助于教師厘清教學思路,把握課前、課中、課后教學重難點和教學目的。例如,藥物化學課程的教學設計意圖是以生為本,使學生樂學、會學、學會。學生通過自學、探學、研學、思學等環節以及教師通過引學、助學、導學等環節開展教學。例如,利用思維導圖構建擬腎上腺素藥教學設計簡圖(見圖1),能清晰呈現教學思路。又如,抗結核病藥、四環素類抗生素的教學設計見圖2~3,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通過思維導圖呈現出來,使教學設計理念和教學過程一目了然。
思維導圖使用者將信息表征工具,包括圖片、圖形、詞語等,加以組合運用,通過呈現概念之間的層次關系和思維順序關系,實現概念表征的可視化。不僅在教師的教學設計中,在授課時,將學習內容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呈現出來,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藥劑專業藥物化學抗結核病代表藥物、四環素類抗生素學習內容的思維導圖(見圖4~5),有助于在課堂小結環節引導學生歸納提升。

圖1 擬腎上腺素藥教學設計簡圖

圖2 抗結核病藥教學設計思維導圖

圖3 四環素類抗生素教學設計思維導圖
教師在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厘清教學思路,同時通過板書、指導學生記筆記等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厘清學習思路,提高學習效率。多篇文獻報道,如《基于案例分析的思維導圖法在本科實習護生急癥護理教學中的應用》[5]《思維導圖在儀器分析實驗教學中的應用——以電化學分析實驗為例》[6]《思維導圖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效應》[7]等,都指出思維導圖能促進學生學習效率提高。在藥劑專業課教學中,例如,學生在課后復習階段繪制的腎上腺素思維導圖(見圖6),學生在課后復習、整理筆記的同時,利用此思維導圖能進一步構建知識網絡、鞏固知識點。

圖4 四環素類抗生素學習內容思維導圖
同時,利用3A Cloud 思維導圖平臺建立學習群,學生將自己繪制的思維導圖在群內分享,例如下面4 張學生繪制的四環素類藥物的思維導圖(見圖7~10),雖然都不是最完美的,但是通過學生的分享、自評、互評,學生之間查漏補缺,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無論是教學設計、課堂教學,還是學生記筆記,師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能厘清教學思路,構建知識體系,提高教學效率,創造性地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圖5 抗結核病代表藥物學習內容思維導圖

圖6 學生繪制的腎上腺素思維導圖

圖7 學生繪制的四環素類藥物思維導圖(1)

圖8 學生繪制的四環素類藥物思維導圖(2)

圖9 學生繪制的四環素類藥物思維導圖(3)

圖10 學生繪制的四環素類藥物思維導圖(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