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容珍,劉秀云,彭景芳,劉偉英
(1.深圳市薩米醫療中心,廣東 深圳 518118;2.深圳市人民醫院龍華分院,廣東 深圳 518109)
母乳是嬰兒最為天然的營養食品,不僅可以增強嬰兒的抗病能力,且具有喂養方便、經濟成本低、營養成分高等特點[1]。同時,母乳還能夠促進產婦宮縮,減少產后出血量,保證產后康復質量。然而,由于我國母乳喂養知識宣教力度不大,多數初產婦缺乏對泌乳機制、喂養技巧等的認知能力,在遇到喂養困難與問題時無法得到科學的指導,極易失去喂養信心,甚至放棄母乳喂養[2]。因此,探尋一種有效的護理模式提高母乳喂養率十分必要。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對248 例順產初產婦應用了互動式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母乳喂養率,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月至12月于我院順產的496 例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即對照組與研究組各248 例。納入標準:單胎妊娠;初產婦;足月,頭位分娩;具有良好的溝通與認知能力。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內外科疾病;存在妊娠合并癥或并發癥;有精神疾病史。對照組:年齡22~35歲,平均年齡(26.5±2.5)歲;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9.5±0.8)周;文化水平:大專及以上75 例,高中115 例,初中45 例,小學及以下13 例。研究組:年齡22~34 歲,平均年齡(26.6±2.3)歲;孕周37~42 周,平均孕周(39.5±0.7)周;文化水平:大專及以上74 例,高中113 例,初中46 例,小學及以下15 例。在一般情況比較中,兩組無明顯差異(P>0.05)。
對照組產婦接受常規產后健康教育,教育方式為口頭宣教、發放宣教手冊、設置宣教欄等方式,內容為產褥期飲食、營養、衛生、活動與休息等知識;新生兒的護理方法與生理特點、母嬰保健、母乳喂養、產褥期疾病的預防與保健等知識。研究組產婦接受互動式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1)產前:鼓勵產婦積極參加孕婦學校,通過學習掌握母乳喂養的優勢、孕產期乳房保健方法、產后母兒早接觸與早吸吮的益處以及其他常見的喂養問題,使產婦做好相應的準備。通過模擬娃娃教會孕婦抱嬰兒、喂奶的方法與體位。(2)入院后:護理人員評估產婦與其家屬對于母乳喂養的認知度,之后通過宣傳動畫、模擬示范等方式一對一地講解母兒安全須知,并做好皮膚接觸與吸吮的相關教育。同時,再次強調母乳喂養的優勢與按需喂養的意義,指導乳頭含接姿勢、哺乳體位、擠奶手法等。糾正不正確的喂養含接姿勢與體位,指導產婦全面落實按需喂養。對于母乳分泌不足的產婦,應與其共同分析原因,并講解如何保證乳汁的分泌,例如加強產后營養、注意休息、乳房護理、調節心理狀態,以便盡早恢復產后的生理功能與體力,確保母乳喂養質量。(3)出院后:通過電話、短信、網絡聊天軟件等進行互動式健康教育。出院后第1 個月每隔7 日進行1 次電話隨訪,全面了解母乳喂養情況。同時,創建微信公眾號與微信群,及時解釋產婦對母乳喂養知識的疑問,并推送母乳喂養科普知識與圖片等消息。
(1)隨訪6 個月,對比兩組產婦的喂養情況,觀察指標包括人工喂養、混合喂養與純母乳喂養。(2)自擬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評價兩組產婦對于本次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調查問卷滿分為100 分,包括護理技術、護理主動意識、護理效果、人性化服務,70 分以上為滿意。
研究中涉及的數據均通過SPSS20.0 軟件進行處理,其中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兩組產婦在純母乳喂養率比較中,研究組較對照組高(P<0.01),見表1。
研究組245 例產婦對于本次護理服務滿意,對照組230 例產婦對于本次護理服務滿意。兩組在護理滿意度比較中,研究組較對照組高(χ2=11.187,P<0.01)。

表1 兩組產婦喂養情況對比[n(%)]
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母乳喂養有利于嬰兒發育,效果包括提升智力、增強免疫力以及減少兒童期肥胖、猝死、罹患過敏性疾病的概率等,且對兒童健康的益處能夠延續至成人期[3]。因此,采取有效的宣教措施提高產婦的母乳喂養率十分必要。
部分研究發現,由于傳統產后健康教育缺少有效的督促措施,使教育目標與計劃無法得到系統且全面的落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效果[4]。同時,傳統產后健康教育在出院時便終止了專業指導,產婦在院外無法及時獲取到喂養信息與建議,繼而降低了喂養質量。互動式健康教育是一種雙向護理活動,該模式通過護理人員與產婦之間密切的交往,有利于激發產婦對護理工作的參考意識與行為,繼而自覺采取利于健康的護理活動,從接受者變為實施者、評價者,不斷完善喂養效果。此外,互動式健康教育利用通訊、網絡等平臺使母乳喂養更具互動性、靈活性與個性化,使產婦足不出戶便可接受專業化的母乳喂養指導,且護理人員通過隨訪也能夠全面掌握產婦的喂養進展,利于動態解決各種喂養問題[5-7]。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產婦純母乳喂養率比較中,研究組較對照組高(P<0.01)。可見,互動式健康教育從不同妊娠階段實施對應的雙向指導,有利于產婦掌握全面的喂養知識,增強母乳喂養信心,提高母乳喂養率。從護理滿意度來看,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1)。采用互動式健康教育不僅可以提高產婦對喂養知識的認知度,且良好的溝通也拉近了護患之間的距離,繼而提升產婦對于護理工作質量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