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猛
(江蘇省宿遷衛生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宿遷 223800)
衛校學生有其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特點,希望通過標準的心理測量工具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根據調查的結果,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加以輔導教育,關注學生心理健康,解決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心理困惑,做好預防,維護學生心理健康,使學生能更好地適應學校的生活,也讓學校的教育有據可依。
1.1.1 大學生人格問卷(UPI) UPI 為我國高校應用最早也最為廣泛的心理普查量表之一,主要以大學新生為對象,入學時用于心理健康調查而使用。其有利于有心理問題學生的早期發現,并提供及時的幫助和必要的治療,同時起到心理衛生宣傳作用,有助于學生了解心理問題的表現,增強心理保健意識。通過測驗可以了解大學生的苦惱、心理沖突、焦慮以及有無心身疾病、神經癥、精神分裂癥等。
篩選標準:UPI 總分25 分及以上者;第25 題做肯定選擇者;第8、16、26 題中有兩題及以上做肯定選擇者;輔助題中同時至少有兩題做肯定選擇者;明確提出咨詢要求者(由于此條選擇人數較多,有時不用)。重點關注第25 題做肯定選擇者。
1.1.2 心理健康癥狀自評量表(SCL-90) 由L.R.Derogatis 于1975年編制,含有90 個項目,每項采用5 級評分。測量較廣泛的精神癥狀學內容,從感覺、情感、思維、意識、行為直到生活習慣、人際關系、飲食睡眠等,要求被試者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就有無該癥狀做出評定。測得的是一個人某段時間里(通常是一周)的癥狀水平。該量表包括9 個因子,即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
1.1.3 自我控制能力量表 學生自我控制能力量表是由譚樹華和郭永玉在Tangney 等的自我控制能力量表(Self-Control Scale,SCS)基礎上修訂而成。該量表能有效考查大學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對自我控制能力有效了解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調整和訓練,對大學生學業成績的提高及未來事業的成功均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2018年9月20 日、9月29 日、10月16 日。
某衛校2017 級高護、高助、康復、農村醫學、藥劑、中護、中助班學生,共計900 名。
調查全部為網絡測試,使用專業的心理測量平臺,對結果做出準確分析。
(1)本次測試共有259 位學生測試結果異常。各專業、各量表分數異常人數統計如下,見表1。
高職學生SCL-90 量表異常人數有28 人,UPI 量表異常人數有20 人,SCS 量表異常人數有25 人。中職學生SCL-90量表異常人數有47 人,UPI 量表異常人數有37 人,SCS 量表異常人數有33 人。

表1 各專業、各量表分數異常人數
(2)按照需特殊關注人群等級由高到低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各專業、各級需要關注的人數統計如下,見表2。

表2 各專業、各級需要關注的人數
(1)衛校學生心理問題與他們所處的年齡階段有關。他們在情緒上主要表現為情緒多變,比較偏激。這主要是由于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即青春期決定的,青春期的特征包括情緒易失衡、自我意識增強、易發生沖突[1]。
(2)與職業學校的特點和當前就業形勢有關。通過與學生訪談發現,很多學生的壓力、焦慮和抑郁來源于對未來的擔憂,不知道畢業后能否找到適合的工作、自己能否勝任工作、如果繼續升學需要什么樣的準備,很多學生表示學歷低難找工作等。衛校學生是從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學直接升入衛校的,完全不同的環境、學習方法對處于青春期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專業課的學習和以前的基礎課學習完全不同,如何適應衛校學習是擺在很多學生面前的一道難關,如果適應不良就會導致學習壓力的產生。
(3)本次調查中,將近一半的學生表現出人際關系敏感問題。感情容易受到傷害、自私、不為別人著想、對他人求全責備,這些大多與衛校學生多為獨生子女有關。
(4)與學生的個性有關,個性的形成有先天因素,也離不開后天環境的影響。學生的成長環境不同,其個性特征不同,對心理的影響也不同。很多學生因為在家庭、學校發生的事情而改變自己的個性,進而影響到自己的心理健康,這主要發生在一些自暴自棄的學生身上。
(1)綜合衛校學生心理問題成因,結合三級篩查測評結果,將有問題學生分層分級進行心理干預[2]。
(2)一級學生為重點關注與干預人群,個案心理咨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如果條件合適,輔以拓展訓練,效果會更好。
(3)二級、三級則委托班主任重點關注,以拓展訓練、專題講座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學生的心理自助能力。在拓展訓練活動中,幫助學生建立社會支持系統,增強心理彈性,提升抗挫折能力。
(4)測評本身由于測評環境、場景等因素的影響,不排除有部分學生測評未顯示異常,但在實際生活中,教師明顯察覺異樣,將這類學生分為第四類人群重點關注。
(5)全校范圍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識,提升學生的心理彈性,提高抗挫折能力。
(6)對有過自殺想法的學生進行面談,對他們長期關注,因為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較差,再次發生心理問題的概率大大增加。
(7)關注農村醫學和中護班學生心理健康狀況。在本次篩查中,中護班和農村醫學班有心理問題的人數較多。一方面注意營造積極向上、樂觀自信的班級氛圍;另一方面可以開展朋輩互助,加強班級同學間的溝通交流,促進班級人際關系和諧發展。同時,也可以定期舉辦主題班會,組織有意義的活動,增強學生的交際能力,培養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8)開展靈活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如職業生涯規劃、人際交往輔導等。幫助學生將學業規劃同職業發展聯系起來,正確定位自己,全面了解就業方向及形勢,認識自己的社會價值,確立自信心。
(9)社會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自我控制力和管理力的基本途徑。實踐是考驗一個人綜合素質的最佳方法,也是學生認識社會、走入社會的最好途徑。在實踐中可以磨煉他們的意志,正確認識自己,增強自信心。
(10)在衛校學習期間是學生情感發展從幼稚走向成熟的階段,他們自尊心強,自我意識開始覺醒。衛校學生有其自身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要積極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合理拓展教學內容,積極開展情感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使其把所學專業知識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形成愛崗敬業的職業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