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杰,陳展鵬,涂軍明,蔡正軍,曹志剛,張 群,金紅梅,張文超,李成芳,華紅霞,蔡萬倫
(1.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湖北 黃岡 438000;2.黃岡市農業農村局,湖北 黃岡 438000;3.華中農業大學,武漢 430070)
水稻(Oryza sativa L.)是中國的主要糧食,更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石。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加快升級,對優質大米的需求持續增加,但目前湖北省稻米高檔消費市場被泰國香米占領,中高檔消費市場被東北米、安徽米分享,研發優質稻谷品種迫在眉睫[1]。
傳統人工水稻插秧勞動強度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不適應當前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主體規模化種植,使得優質稻配套的輕簡化直播栽培技術尤為重要[2]。
玉針香是由湖南省水稻研究所、湖南金健米業股份有限公司配組而成,親本來源為農香99×R4015,品種審定編號為湘審稻2009038。該品種全生育期114 d 左右,株高119 cm 左右,株型適中。抗性表現為稻瘟病抗性綜合指數8.2,白葉枯病抗性7 級,高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能力較強。米質表現為糙米率80.0%,精米率65.7%,整精米率55.8%,粒長8.8 mm,長寬比4.9,堊白粒率3%,堊白度0.4%,透明度1 級,堿消值6 級,膠稠度86 mm,直鏈淀粉含量16.0%[3]。該品種在2006 年第六屆湖南省優質稻新品種評選活動中被評為一等優質稻新品種。
黃科香5 號是由黃岡市農業科學院正高職高級農藝師涂軍明用玉針香作母本,黃華占、湘晚秈17和GD-1 作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擇育成的常規秈稻品種,與母本玉針香相比,提高了抗倒伏性和整精米率。黃科香5 號株高123.5 cm,整精米率54.3%,長寬比4.0,堊白粒率8%,堊白度1.9,直鏈淀粉含量14.9%,2018 年獲得黃岡市首屆優質稻米品鑒會金獎。
直播水稻要求整田質量高,田面平整與否是決定直播水稻成敗的關鍵。田面不平,高的地方種子受旱,不能出苗,且除草效果差;低洼地方悶種爛芽,而且容易造成水淹心葉,導致除草劑苗草同殺。因此,整田很關鍵。一定要做到精耕細整、田面平整,開好圍溝,每隔3 m 左右開一條廂溝,達到田面高低差低于3 cm,寸水不現泥,廂面軟硬適中,排水后無漬水。
2.2.1 播期和播量 一般直播水稻比移栽水稻遲播5~7 d。選用黃科香5 號品種直播,播期建議在6 月10 日左右,可避過揚花授粉期、灌漿期高溫,確保品質。用種量60~75 kg/hm2。
2.2.2 種子處理與催芽 播前曬種1~2 d;堅持用強氯精浸種(4 kg 種子用3 g 強氯精)10~12 h,浸種后沖洗干凈種子,采取日浸夜露的方式催芽,待種子破胸露白后即可播種,要用防蟲、防病、防鳥害的優拌等拌種。
2.2.3 播種方法 為了確保播種均勻,最好分2 次播種,先稀后補,有條件的使用機械直播。播種時注意3 點:一是風大時不播,以免谷粒落泥不勻,增加移密補稀的難度;二是如果播后第二天下大雨,應將放水口降低一半做成平水口,防暴雨沖刷,暴雨過后立即將水放干露芽;三是播種時廂面保持薄皮水或平溝水,自然落干,濕潤管理促扎根,忌明水淹苗,提高成苗率。在播種20 d 后要及時進行田間查苗補苗工作,移密補稀,使稻株分布均勻,個體生長平衡。
主要是一封二殺三補。一封最關鍵,技術實施得當可以管控住全田80% 的草害,芽前封閉除草一般在種子直播后3 d 內施藥,施藥一定要均勻,要全田覆蓋。二殺就是殺滅余草,一般在三葉一心期,以補殺千金、稗草為主,選擇對口藥劑,如以稗草為主則選用除稗草的除草劑,藥后要保持5~7 d 的水層。這兩次除草一般基本能夠解決水稻生產中草害問題。三補就是在水稻分蘗盛期局部雜草過多時,以人工拔除為主,盡量不采取化學農藥除草。
直播水稻的管水必須堅持芽期濕潤、苗期薄水、分蘗前期間歇灌溉、分蘗中后期夠苗曬田、孕穗至抽穗期灌寸水、壯子期干濕交替的灌溉原則。播種至三葉期前不輕易灌水,保持土壤濕潤直至田面有細裂縫,這樣既有利于引根深扎,又有利于秧苗早發快長,如果廂面出現絲裂,則可在傍晚或清晨灌跑馬水;三葉期至分蘗末期間歇灌溉,分蘗中后期及時曬田[4]。曬田標準:播后1 個月(7~8 片葉)開始曬田或苗數達240 萬~270 萬株/hm2時排水曬田。由于直播稻根系分布淺,一定要適當重曬,促進根系下扎,防止倒伏;后期干濕交替灌溉至成熟。
施肥以基肥為主,施用1 500 kg/hm2有機肥和450 kg/hm2復合肥;追肥視土壤肥力和水稻苗情而定,水稻葉色深,生育發展旺,應不追或少追肥,葉片發黃時適當追肥,以防止水稻旺長而造成倒伏(六葉期或分蘗盛期可酌情噴施多效唑防倒伏)。
直播或移栽前旋耕滅茬、深水嘔泡后整耕稻田,降低稻瘟病、稻曲病病原及螟蟲越冬基數;3 月12日用旋耕機打田滅茬、灌水泡田;直播田在6 月5—8 日打田灌水泡田[5]。
有條件的地方選擇種植香根草、芝麻、大豆等,以提高稻田生態系統控制害蟲的能力。香根草對二化螟和大螟雌蛾有很強的誘集產卵作用,同時香根草中含有毒殺水稻螟蟲的活性成分,致使二化螟和大螟均不能在香根草上完成生活史[6],因此種植香根草可引誘水稻螟蟲產卵,集中殺滅。田埂種植芝麻、大豆等可為寄生蜂和黑肩綠盲蝽等天敵提供營養,促進天敵的控害功能。在4—5 月,栽種春芝麻和大豆。
從二化螟越冬代發蛾始期開始應用二化螟性誘劑及其配套誘捕器,每公頃安裝45 個誘捕器;從稻縱卷葉螟第一次遷入代成蟲始見期開始應用稻縱卷葉螟性誘劑及其配套誘捕器,每公頃安裝45 個誘捕器。技術要求:誘芯每30 d 更換1 次,定期清理誘捕器內死蟲(誘捕器和誘芯產自寧波紐康生物有限公司)[7]。
二化螟的越冬代蛾始見期放置稻螟赤眼蜂卵卡(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稻縱卷葉螟從遷入代蛾始見期開始放置卵卡,放蜂時間應與螟蟲發生和稻縱卷葉螟遷入高峰期吻合,每代放蜂2~3 次,間隔3~5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