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飛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是精神科最常見的一種慢性疾病,患者有躁狂發作,易出現抑郁發作,屬于心境障礙疾病,在年輕人中發病率高。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發作的情況下容易產生破壞性行為,因此對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安全快速的控制是治療的關鍵[1]。本文分析了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治療效果,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7 年2 月~2018 年5 月收治的100 例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和奧氮平治療組,每組50 例。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男15 例、女35 例;年齡22~50 歲,平均年齡(37.45±2.22)歲;發病時間1.5~5.8 個月,平均發病時間(2.78±1.02)個月。奧氮平治療組男16 例、女34 例;年齡22~52 歲,平均年齡(37.21±2.78)歲;發病時間1.5~5.9 個月,平均發病時間(2.71±1.17)個月。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BRMS 評分≥22 分,均可配合本次研究治療,具有完整治療,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溝通障礙、認知障礙、精神活性物質以及器質性精神疾病所致躁狂及合并國際疾病分類(ICD-10)中其他精神障礙的患者的患者;排除合并嚴重軀體疾病、孕婦。
1.2 方法 兩組均給予相同心境穩定劑丙戊酸鈉。奧氮平治療組對患者實施奧氮平治療,平均給予16.15 mg/d,1 次/d,治療8 周。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對患者實施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在進行無抽搐電休克治療之前先和患者及家屬溝通,告知患者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的原理、風險以及療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在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前8 h 禁食和禁水,給予靜脈推注0.5 mg 阿托品,上午8:00~10:00治療,之后以相同速度和劑量給予丙泊酚推注,睫毛反射消失后,給予0.6~1.0 mg/kg 的氯化琥珀膽堿注射液靜脈注射,在肌束收縮消失時給予口腔保護器插入,給予相應能量無抽搐電休克治療。治療過程對患者生命體征密切監測,第1 周治療次數是3~4 次,之后每周治療2~3 次,共治療10 次。所有患者不采用其他的抗精神病藥物。若患者出現睡眠障礙或者躁動,則給予患者氯硝西泮治療。若出現錐體外系不良反應則給予苯海索。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療效,癥狀改善的時間,TESS 評分,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前后BRMS評分,生存質量。BRMS 評分標準:分值0~5 分無癥狀,6~10 分輕度癥狀,11~21 分明顯癥狀,≥22 分嚴重躁狂。生存質量評分,采用QOL 量表評估,分值0~100 分,分值越高則患者的生存質量越高。療效判定標準:顯效:病情恢復正常,BRMS 評分降低>70%;有效:BRMS評分降低35%~70%;無效:BRMS 評分無明顯好轉,癥狀無改善。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2]。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總有效率98.00%(49/50)高于奧氮平治療組的74.00%(3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貝BRMS 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BRMS 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BRMS 評分(10.56±1.21)分低于奧氮平治療組的(16.24±2.89)分,生存質量評分(93.19±3.50)分高于對照組的(84.45±3.0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n(%)]
表2 兩組治療前后BRMS 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表2 兩組治療前后BRMS 評分、生存質量評分比較(,分)
注:與奧氮平治療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癥狀改善時間(15.51±2.61)d 短于奧氮平治療組的(23.25±2.71)d,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t=14.546,P<0.05)。
2.4 兩組TESS 評分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TESS 評分為(2.25±0.22)分,與奧氮平治療組的(2.21±0.25)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出現1 例頭暈,1 例嗜睡,1 例便秘,1 例認知損害,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8.00%;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出現1 例頭暈,1 例嗜睡,1 例狂躁發作,1 例便秘,1 例認知損害,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0.00%。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是一種常見的精神疾病[3]。目前關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研究顯示,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發生可能和神經遞質系統紊亂有關,臨床對于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治療一般采取藥物治療,如抗精神病藥物和心境穩定劑,以實現對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受體的調節[4,5]。對于癥狀較輕的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單一用藥有良好的效果,隨著病情加重,單純用藥效果存在局限性。無抽搐電休克治療可采取短暫、適量電流刺激促使患者喪失意識,以達到對精神病癥狀的有效控制,將其協同藥物進行治療,可更好提高治療效果和解決藥物耐受問題。而奧氮平屬于抗精神病藥物,其可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患者快速循環混合狀態進行抑制,并可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的重癥抑郁發作癥狀進行控制。本研究結果顯示,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總有效率98.00%(49/50)高于奧氮平治療組的74.00%(3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BRMS 評分低于奧氮平治療組,生存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組癥狀改善時間短于奧氮平治療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TES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奧氮平合并無抽搐電休克治療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的效果確切,可有效提高對躁狂的抑制作用,加速癥狀改善,且不會增加不良反應,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