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靚,熊暮珺
1.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藥學部,廣州 510080;2.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湖南 郴州 423000
麻醉藥品是指連續使用后易產生身體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品[1]。麻醉藥品容易產生依賴性和濫用的特點,如果管理不嚴將導致嚴重的社會和公共衛生危害,行政管理部門在麻醉藥品生產、運輸、儲存和使用等方面都有嚴格的規定,以防止其不合理的流通和使用[2]。在醫療機構,重點關注的是麻醉藥品的合理使用及安全性,為了更好的對我院麻醉藥品使用情況進行了解及管理,也為促進臨床合理使用麻醉藥品提供參考,以下對我院2017—2019年門診麻醉藥品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1.1 資料來源從本院醫院信息系統中導出2017 年1 月1 日—2019 年12 月31 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所有使用麻醉藥品的詳細記錄并分類匯總,包含其藥品名稱、規格、用量、總金額等。
1.2 方法使用限定日劑量分析法,各麻醉藥品DDD 值參考《新編藥物學(第17 版)》[3]及藥品說明書。(1)計算各藥物的用藥頻度(DDDs),DDDs=某藥品的年消耗量/該藥的DDD 值。DDDs越大,說明該藥品的使用頻度越高,也反映了醫生和病人更傾向選擇該麻醉藥品;(2)計算日均費用(DDC),DDC=某藥品的年銷售金額/該藥的 DDDs值。DDC 把藥品和費用掛鉤,DDC 越大,表明對患者經濟負擔越重,經濟性越差;(3)計算藥品總金額排序與DDDs 排序的排序比(B/A),排序比=藥品的總金額排名/DDDs 排名。排序比(B/A)值接近1,表明藥品銷售金額與 DDDs 同步性較好,排序比小于1 表明藥品相對價格較高,或者使用頻率較低,B/A值大于1 表明該藥價格較低,或者使用頻率高。
2.1 麻醉藥品的用藥頻度2017—2019 年麻醉藥品用量及DDDs 見表1。麻醉藥品的總體用量呈上升趨勢,其中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用量上升最快,10 mg及40 mg 兩種規格從排名第三及第五上升至前三位。芬太尼透皮貼劑用量也逐漸上升,4.2 mg 的芬太尼透皮貼劑DDDs 從3 713.5 上升至4 963,8.4 mg 的芬太尼透皮貼劑DDDs 從3 731 上升至4 193。哌替啶注射液用量逐年上升,但DDDs 上升不大;鹽酸嗎啡注射液的用量始終較低,而硫酸嗎啡緩釋片則使用量略有下降。

表1 連續3年麻醉藥品用量及DDDs mg
2.2 麻醉藥品費用負擔2017—2019 年麻醉藥品的銷售金額及DDC 情況見表2。鹽酸羥考酮緩釋片(10 mg)及鹽酸羥考酮緩釋片(40 mg)連續三年排名前2,芬太尼透皮貼劑(4.2 mg)及芬太尼透皮貼劑(8.4 mg)連續三年排名3—4 名。這四種藥品占每年銷售總額超過90%。

表2 連續3年麻醉藥品銷售金額及DDC
2.3 排序比2017 年各麻醉藥品排序比差距較大,2018年及2019年所以藥品排序比B/A均接近1.0。見表3。

表3 連續3年各麻醉藥品的排序比B/A
3.1 麻醉藥品的DDDs 及總體使用情況本院門診藥房的麻醉藥品共7 個品規,其中片劑3 種,注射劑2 種,透皮貼劑2 種。從表1 中可以看出,基本所有麻醉藥品的用量都在增加,增速最為明顯的是鹽酸羥考酮緩釋片,這與我院3 年來門診患者就診數量逐年增加有關。
鹽酸羥考酮緩釋片使用量的迅速增加主要與它超短的起效時間和較輕微的不良反應有關,鹽酸羥考酮緩釋片的主要缺點是價格較高,影響了患者使用量。但隨著藥品國家集中招標改革、醫療機構取消藥品加成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鹽酸羥考酮緩釋片使用量和DDDs 迅速增加。羥考酮為純阿片μ和κ 受體激動藥,κ 受體的激動作用對內臟疼痛有較為明顯的效果。羥考酮可以迅速通過血腦屏障,起效時間為兩到三分鐘,對肝腎損害小,不良反應較其他麻醉藥品較少。有研究指出,羥考酮在鎮痛作用方面是嗎啡的兩倍,而且不良反應輕,在治療癌痛及其他疼痛方面有獨特的優勢[4,5]。
芬太尼透皮貼劑也是門診藥房使用量較大的麻醉藥品。透皮貼劑具有使用方便、無首過效應及胃腸道不良反應等透皮貼劑的優點,同時該藥品作用時間可達七十二小時,是除口服阿片類鎮痛藥外較為理想的治療中重度癌痛的藥品[6],適合化療后有嚴重惡心嘔吐的病人。芬太尼是一種強阿片類激動劑,雖然價格較貴,但可達到嗎啡的75~100 倍的鎮痛作用,而且其便秘、惡心等不良反應比嗎啡輕微。
在晚期癌癥病人中,長期應用嗎啡鎮痛是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中推薦的治療方案[7]。嗎啡作為治療癌痛的經典藥物,排名穩定,說明病人對于嗎啡的需求量較穩定。但從表2 中也可以看出,由于嗎啡的不良反應,嗎啡的使用量在2019 年開始減少,逐漸被成癮性較小及無呼吸抑制的藥物所替代。
哌替啶注射液的代謝產物去甲哌替啶具有中樞神經毒性,易成癮,長期應用可導致蓄積中毒,故僅供緩解手術后的短時急性疼痛使用,不被推薦用于癌癥患者長期止痛治療[8]。
3.2 麻醉藥品的經濟性從表2 可以看出,基本上門診藥房的所有麻醉藥品銷售金額都在逐年上升,但DDC 較穩定,表明這三年來麻醉藥品價格變動不大,這與藥品集中采購中麻醉藥品由政府統一定價有關。從表3 可以看出,銷售金額排在前5 位的都是非注射劑型,以口服劑型為主,符合WHO 的癌痛三階梯止痛療法的原則。2017 年各麻醉藥品排序比B/A 值與1 偏差較大,同步性較差,2018 年和2019 年各麻醉藥品的B/A 值基本為1,表面其藥品銷售金額與 DDDs 同步性已轉好。
綜上所述,在2017—2019 年門診麻醉藥品使用情況基本能滿足臨床使用且基本合理,這與我院藥師對麻醉藥品不合理處方的干預及加大麻醉藥品合規合理使用宣傳有關。但仍要根據《癌癥三階梯止痛治療原則》和藥品經濟性加強對臨床合理用藥的監測。同時,由于藥師對患者從門診開局麻醉藥品后用藥情況和不良反應記錄較少,要在這方面發揮臨床藥師的作用,不斷更新知識和加強對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夯實不良反應的檢測工作,為規范臨床合理應用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