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儀
【摘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切實讓學生成為學習和發展的主人。我們知道,語文課程改革的核心就是構建開放的、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體系。那么,如何能讓我們的課堂活起來呢?筆者覺得,就是真正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主人。
【關鍵詞】學生;語文;課堂;主人
課堂教學就像一個小小的舞臺,教師和學生就是這個舞臺上的導演和演員。每節課師生都在進行教學角色的表演,隨著各自的表演,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變化。在《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教師必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多引導學生積極互動、共同進步,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去質疑、去探究,在實踐中習得知識。結合這些年的工作實踐與探究,筆者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與嘗試。
一、安排小插曲,營造愉悅氣氛
“生活處處有語文。”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語文教學可以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適當地安排小插曲,營造愉悅的氣氛。要知道,如果我們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滿堂灌,那是很難取得有效的教學效果的。而我們的學生呢?他們就只知道死摳課本,生搬硬套、死記硬背,毫無進步。語文課堂跟其他學科不同,它更具人文情懷,到處充滿生活情趣,充滿人文色彩。所以,語文教師應該多想辦法讓語文課堂動起來,樂起來,活起來。為此,學校語文科組老師上語文課時都會安排一些幾分鐘的小插曲,于課前、課后、課中,形式多樣,內容不一。有時放放音樂,有時唱唱歌,有時猜猜謎語,有時講故事,還有時角色表演等。在筆者的班里,課代表是主持人,主角天天有變,筆者就是大導演,也是觀眾,更是評委。為了激勵學生們的積極性,我們會根據節目內容質量進行評估或評價,并納入個人或小組平時表現得分,成為月語文標兵獎勵的依據之一。
在新時代觀念里,一節沒有趣味的語文課不算是好課,一節沒有笑聲與活力的語文課也不算好課。語文課就是要寓教于樂,讓學生在愉悅的氣氛,找到完整的生活世界,獲得精神養分的精神世界。這樣,我們的學生就會在一種輕松自然和諧的環境中,找到學習語文的興趣。他們就不自覺地去靠近語文,愛上語文,學好語文。此情此景,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二、表現自我,引導學生大膽說
時下,課堂上很多學生都有一個通病:課后滔滔不絕,總有說不完的話語;但上課時面對老師提出的問題,除了個別成績好,有一定語言組織能力而又有膽量的學生積極回答外,其余的一個個卻都沉默寡言;就是回答,聲音也很小。究其原因,有三個:不想說和讀;不敢說和讀;不會說和讀。有一部分學生肚子里有料,知道問題的答案,嘴里卻表達不出來而不想說和讀;一部分學生怕回答錯了遭到譏笑,不敢說和讀;那些學習比較差的學生不知從哪個方面進行分析,無從知道答案,不會說和讀。為此,我們可以想辦法來激發他們:1.提前布置,讓學生有心理準備;2.選擇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問題由淺入深,問題逐一發散,難度大的讓成績好的學生去回答,一般的、淺顯的給懶回答或基礎差的學生去回答,讓每一個人都有話可說,有話能說。
這樣的處理,使每個學生都能發揮自己的能力,給每個學生一個“我敢說話、我會讀書”的成功感。此時,學生們會因自己的成功而迸發出濃厚的學習語文興趣,課堂氣氛也會驟然活躍起來。在此基礎上,逐漸引導學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識。
三、各抒己見,討論中放飛自我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同是閱讀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因各人經歷不同、學識不同,他們的理解和感受也不同。我們在語文教學中應合理引導學生各抒己見,敢于表達自己的個人見解與閱讀體會。如,在教學《陶罐和鐵罐》(人教版教材第七冊)一文中,課文以對話的形式講述了陶罐的謙虛容忍和鐵罐的驕傲無比。但學生對陶罐和鐵罐,都持有不同的觀點與見解。我們可以以這一問題讓學生展開討論。這樣,學生就會在熱烈的討論中情緒高漲,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說喜歡陶罐,理由是陶罐不易氧化;有的學生說喜歡鐵罐,理由是鐵罐堅硬……通過這樣課堂討論,很好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大大刺激了他們參與學習的積極性,他們在情感、興趣、個性、思維多維度碰撞,從而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我們必須有意識地給學生創造一些可以自由發揮的問題或情景,對學生來講,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如,在講讀人教版語文第三冊的《四季的腳步》一文時,可以這樣操作:1.學生喜歡哪季節就讀哪個季節;2.喜歡哪個詞,就針對那個詞談談自己的理解;3.找出自己比較理解的句子讀出來,并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給大家聽……
通過實踐證明,筆者發現學生的參與度非常高,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在知識落實與消化中,思維非常積極,感知非常敏銳,想象非常豐富,記憶也牢固起來了。學生都會選出自己喜歡或理解的句子來讀,讀的時候生情并茂,情景相融,課堂結束了仍意猶未盡。
由此可見,恰到好處的“放飛”,學生的聽說能力得到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得到了鍛煉,學生的感情也得到了熏陶與升華。學生選擇自己所喜歡的、所理解的,更容易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乘上作者的思緒之帆,在文學的海洋里遨游。
四、結束語
“我的地盤我做主”,語文課堂的主人應該是學生。語文教師只能是引路人,教師的主導作用只能體現在事先對教學的預測與現場的引導上。因此,語文教師應該多考慮學生的思想和思維方式,多考慮學生語言素質和人文素質如何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現,我們的學生怎樣能自主、創新地學習。如此,一曲和諧的教學交響曲定能在我們的語文課堂上常常奏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