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市場上很多人都擔心外資券商‘入侵這件事,但以我對券商、保險和銀行組成的金融行業的理解是,其本質都是金融服務業,這(服務)方面外資在中國是沒有優勢的。”上善若水資產董事長侯安揚在接受《紅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他說,A股現在處于牛市中期階段,券商股處于上行周期。
侯安揚指出,國內券商數量較多,未來勢必不斷整合,因此有些券商包括華泰證券和東方財富都在謀劃轉型,以適應未來競爭環境。整體來看,互聯網券商有較好的護城河,且當前的估值水平較為合理。
《紅周刊》:歲末年初,您對券商股有怎樣的判斷?
侯安揚:我們知道,券商股是一個周期股,跟市場走勢息息相關。而觀察券商股最好的指標就是A股的成交量,因為什么時候成交量起來了,就會反映到券商的業績上。券商股是否會有“跨年行情”不好判斷,但我對A股的后市表現很樂觀,我認為,A股現在處于牛市中期階段。
當然,在周期下行的時候也是需要撤離的,典型的案例如中信證券,在2006年-2007年其股價累計漲幅近20倍,之后便是大幅回撤。不過,券商股會在周期波動中不斷成長,尤其是在目前直接融資渠道和經濟好轉的情況下,周期是上行的,所以券商股會有長期的投資機會。
《紅周刊》:最近高盛集團宣布啟動收購合資券商高盛高華全部股權程序,這顯示外資券商正加速入場,這對國內券商影響如何?
侯安揚:市場上很多人都擔心外資券商“入侵”這件事,但以我對券商、保險和銀行組成的金融行業的理解是,其本質都是金融服務業,這(服務)方面外資在中國是沒有優勢的。因為監管、文化等因素差異極大,本土公司會有優勢。比如美股在線交易的互聯網券商,就實時跟著監管走,同時其他國家的人與其競爭也有語言障礙的天然劣勢。
《紅周刊》:對于互聯網券商,您是怎么定義的?
侯安揚:類似港股的富途控股、A股的東方財富等,原來從事互聯網服務,之后延伸出證券業務的企業才算得上互聯網券商,而在證券業務加上互聯網的公司,其“底子”差得很遠。因為在公司管理、軟件更迭、獲客的方式上,互聯網券商更容易去做這些事情。比如在網上開戶方面,富途控股和東方財富會有一些獲客的做法,包括通過新媒體等方式,但普通券商在這方面是沒有優勢的。
目前大家給同花順、大智慧等這類金融信息服務公司也貼上了“互聯網券商”標簽,雖然他們也都有基金銷售的業務,并且這個業務本身確實不錯,但這類公司并沒有券商牌照,沒有給投資人提供開戶的資格。畢竟一般而言,券商就是為投資人提供開戶和炒股的平臺。而且這類公司的財務報表里,是沒有經紀業務的收入的。
《紅周刊》:經紀業務被認為是券商最基礎的業務,但傭金目前已降至“萬2.5”,還有下降空間嗎?
侯安揚:在目前的格局下,經紀業務是能看得到上限的。雖然市場成交量增長了很多,但是證券公司盈利沒有增長那么多,就是因為交易傭金越來越低。不過,我覺得下降的空間有限了,因為交易所需要收取一部分稅,券商本身還有運營成本,這對券商來說,現在幾乎已經是處于收支平衡甚至是虧本了。當然,這主要取決于監管層的態度。
《紅周刊》:如果傭金繼續下降,傳統券商和互聯網券商將分別受到怎樣的影響?
侯安揚:在經紀業務上,兩類券商基本都不盈利了,這塊業務慢慢的變成了一種獲客方式。因為在客戶開戶后就與券商綁定,券商的其他業務就可以創造利潤。
目前互聯網券商中,如東方財富已經把傭金降到了監管允許的下限,甚至還有一些券商推出了開戶就會有各種補貼的“促銷”。傳統券商中也有一些開始轉型,如中信證券等,但也有很多券商還是依靠傭金收入。那么,傭金繼續下降就會對這些公司造成較大的影響。
《紅周刊》:換句話說,當前券商不太可能出現美國傭金自由化之后那樣的價格戰,那么當前處于競爭的哪個階段?
侯安揚:美國進入傭金自由化之后便開始了價格戰,但中國其實已經進入價格戰的某個階段了,比如現在傭金下降的速度已經放緩了很多。我覺得,傳統券商的數量并不應該像現在那么多,因為各地方國資委都有自己的券商,但從整個行業格局來看,容不下這么多,并購重組將是大趨勢。如申銀和萬國合并后更名為申萬,之后又更名為申宏。
《紅周刊》:美國互聯網券商嘉信理財實行“零傭金”策略,國內會不會也這樣?
侯安揚:坦白講,如果沒有監管的約束,早就會出現“零傭金”的公司了。因為很多傳統券商已經苦不堪言,國家也不想讓他們倒下。但實際上,能維持多久誰也無法預料。
《紅周刊》:那么,國內券商的轉型方向是什么?
侯安揚:現在大家比較認可的是財富管理方向,如基金代銷,券商可以通過賣基金賺錢銷售費用,包括一次性的和追加的。還有兩融,這也是券商重要的業務之一。券商可以以低成本融資,然后按照年化6個或者7個百分點借出去,類似于掙息差的錢。另外,券商的金融衍生品業務在未來也有可能會放量。但無論怎樣,這三大業務都是需要用戶基礎的。
《紅周刊》:目前誰轉型最成功?
侯安揚:我認為,在國內的傳統券商中,華泰證券做得比較好,因為在幾年前其已經意識到依靠經紀業務賺不了錢,就做了很多IT投入。而由于現在很多服務都線上化了,所以IT投入是特別核心的競爭力。
在國內的互聯網券商中,富途控股和東方財富做得比較好。不過,富途控股沒有國內的券商牌照,只做跨境業務。
《紅周刊》:從證券服務APP下載量來看,互聯網券商是遙遙領先的,這是否會重塑券商的格局?
侯安揚:有可能。借鑒美國券商行業的發展經驗來看,在互聯網大潮下,大家越來越傾向于線上的服務,這對傳統券商是一個極大的挑戰,我們已經能看到,互聯網券商如東方財富的市占率在不斷提升了。
實際上,這是兩種體系、兩種思維,這在軟件上已經體現。如用戶需求方面,互聯網券商的軟件更新迭代很快,用戶有什么需求會即使跟進,用戶就會覺得很貼心,傳統券商就很難做到這點。因為傳統券商的IT部門僅是一個支持軟件后臺運作的部門,但在互聯網券商中,這就是一個重型的研發部門。
《紅周刊》:若當前的平臺互聯網公司,如螞蟻集團上市是否會搶走互聯網券商的份額?
侯安揚:在基金代銷方面,目前的直接競爭還并不多。因為它們都是在搶銀行的“蛋糕”,原來賣基金是銀行的事情,但現在銀行在各方面都不如它們,所以目前銀行基金代銷的份額是不斷流失的,互聯網券商目前沒有受到直接影響。
但到某一天,如果銀行的“蛋糕”很小了,那就不好說了。因為對比來看,螞蟻集團的客戶資源會更豐富一些,同時螞蟻集團還有支付寶這個強大的武器,錢包、理財等業務模塊更多,而互聯網券商如東方財富更偏向的是證券方面的業務。這就導致東方財富這類券商的用戶群體中股民占比較大,而螞蟻集團則更加大眾化。
《紅周刊》:整體而言,具備哪些特質的互聯網券商才能被稱為龍頭?
侯安揚:好的獲客渠道,這之中包括產品服務等的競爭。以富途控股為例,其軟件中會公布巴菲特、高瓴資本等的持倉,這是很多人想看的東西,而其余任何一家證券公司的軟件里面都沒有這種功能,尤其是傳統券商在創新這方面比較落后。
《紅周刊》:互聯網券商當前的估值水平是否合理?
侯安揚:互聯網券商如東方財富的優勢比較明顯,業績增速比較快,所以它的估值會明顯比傳統券商要高。如果互聯網券商的估值與傳統券商一樣,但業績更好,這不就出現了明顯的入場機會?所以從這方面看,市場定價是合理的。
另外,由于互聯網券商的資產比較輕,而傳統券商有很多的線下營業部資產較重,有很多消耗資本金的業務,所以偏輕資產的企業估值都會高一些。
對于東方財富這類互聯網券商,市場上也有將其看作是科技企業的聲音。通過東方財富的發展史可以發現,它確實是以信息網站起家,然后延伸出證券業務。但我認為,兩者混在一起之后,用純券商或者純科技企業來估值都不是很合適。
(本文所涉個股僅做舉例,不做買賣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