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士群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帶來了許多先進的教學設備,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教學資源的傳播。信息科學技術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各類教學過程中,為教師提供教學的方便、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有利于學生接受更多更加優質的知識。尤其是對于一些教學硬件條件和師資條件較為落后的農村地區來說,信息技術的運用更是極大的改善了教學環境,給這些地區的教育發展帶來極大的益處。
【關鍵詞】信息技術 農村高中教學 政治教育
近年來,信息技術教學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逐漸被各個不同地區、階段的教師所適應和運用,也在應用過程中發揮出巨大的效用,證明了其優越性。信息技術教學可以用于教師的備課環節,便于教師收集整理豐富的教學資源,觀看其他教師的教學內容進行學習,還可以用于授課環節,豐富課堂內容,促進學生和教師的互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本文以農村高中政治教育為落腳點,探討信息技術的發展和運用對其的巨大影響。
一、對教師的影響
現實環境中我國農村的教學條件普遍不高,相較于城市來說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農村學校規模相對較小,師資規模較小,教師數量較少,相對工作環境較差。教師往往缺乏交流溝通的同事,無法對教學方法和內容進行研討交流等,從而很難提高教學質量。
首先,信息技術教學的發展有利于改善和解決這些問題。一方面,農村地區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和不同地區的教師進行交流學習,獲取城市教師先進的教學經驗,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教師能夠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我學習,例如,觀摩網課資源等,改進教學內容的不足之處,取長補短。
其次,由于地理位置遠離城市教育經濟中心,往往難以獲得最新最全的教學資源,教師能夠得到的資源較為有限。教師的備課難度大,選擇性低,發展空間小,往往存在一些教師長達十幾年不更換教學內容的現象,“啃老本”的情況較為普遍。但是,對于高中政治這門學科來說,其教學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和世界格局動態而改變的,這就需要教師能夠有著敏銳的發現力和洞察力,通過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農村教師獲得新知識的途徑增加,從而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豐富他們的備課內容,避免上述情況的發生。信息化教學能夠給農村高中政治教師帶來一系列積極影響,從而間接給學生帶來益處。
二、對學生的影響
教育信息化最大的受益者主要是學生,尤其是處于農村的學生來說,這是一種相對成本較低的開拓眼界的方式。有利于他們接受外界知識、學習新事物新思想,不僅對他們的學習發展大有裨益,對他們的人生來說也起到了很大的積極作用。信息化教學能夠有效化解農村的學生和城市的學生先天的地理環境不同和教育水平不同所帶來的差距,避免教育資源集中化區域化,有利于實現教育的公平性。同時,對高中學生來說,他們可能會面對是否上大學等重要的人生選擇,在高中政治課對農村學生進行思想宣傳教育,利用信息化資源向他們展示農村外的廣闊天地,有利于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樹立遠大理想抱負,為未來打下基礎。
現代世界格局的發展變化日新月異,新事物出現令人應接不暇。高中生有著豐富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正是學習的黃金時期。僅通過課本和教師講述等方式畫面感較差,不夠直觀,不利于學生將知識內化吸收,因此通過信息化教育,可以開拓學生眼界,利于他們理解課本中的知識。在一些涉及國際政治的事件的教學中,例如,英國脫歐、美國大選等,由于大部分農村學生缺乏對這些國家的歷史和現狀有全面了解,日常難以接觸到豐富的信息資源,教師可以在這類教學過程中播放一些視頻資料,有助于農村學生全面地了解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獲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三、對課堂的影響
高中政治教學旨在培養學生的政治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對高中生的人生發展起到積極的指導作用。高中政治教學需要學生對政治動態有準確對把握,包括對國家、世界的政治發展變化有一定的了解,從而進行學習。對于部分農村地區,交通較為不便,消息較為閉塞。在互聯網發展過程中,其逐漸取代了傳統的信息傳播方式,大大提高了傳輸效率和精度。因此,在農村的高中政治教學中,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獲取更新的咨詢,例如,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快速及時的獲取時政熱點新聞等,彌補課本資源的不足。從而全方位地提高學生的政治素養,開拓其眼界,引導學生發展。
除此之外,信息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多先進的教學設備。例如,電子白板等,取代原先的傳統黑白。因此,在農村地區也可以播放幻燈片等電子課件,包括視頻資源、音頻資源,等等。可以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班級課堂的活躍性。以多媒體課件為例,教師在課堂采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授課,可以更方便的展現圖片、視頻等類型的教學資源,避免課堂內容枯燥乏味,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值得一提的是,農村地區的學校要想獲得一些較為先進的教學設備,往往需要國家和政府的扶持和幫助。國家和政府應當加大對農村地區各階段教育的重視程度,提高對其的扶持力度,幫助農村地區的學校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師隊伍水平,給農村地區的學生帶來更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資源。
四、結束語
高中政治教育不僅需要人文關懷,更離不開信息化技術的支撐。將信息化成果運用到政治教學中去,既能減輕教師的負擔,提高教學水平,改善教學環境,更快提高課程質量,豐富課堂內容,增加學生的收獲,有益于師生共同發展。對于農村地區來說更是如此,地理、經濟等外在因素制約了農村教育的發展,拉開了農村學生和城市學生之間的差距。進入信息化時代,先進的技術給我們提供了縮小這一差距的機會。在農村高中政治教育課堂中融合信息化教育技術和設備,對教師和學生的發展有著重大意義,對農村教育的轉變產生巨大的深遠影響。
參考文獻:
[1]張小梅.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J].科學咨詢,2019,(07):81.
[2]陳菲.互聯網環境下農村高中政治備課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1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