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益
【摘要】盡管趣味性教學法深受教師和學生的青睞,但仍有不少教師對于趣味性教學法的重視程度不夠,對于如何有效展開趣味性教學活動的認識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和踐行。面對當前小學數學高年級趣味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本文從四個方面來談一談該如何有效地開展趣味性的教學活動,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水準。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趣味性教學
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現代教學的必然選擇,也是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革新教學理念,營造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正處于好動且容易被新鮮事物分散注意力的年紀,對于趣味性的實踐活動比較熱衷,因此,教師如果只是按照以往自己的教學方式來展開課堂教學,只會讓學生對于數學這門課程產生厭惡感,不利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掌握。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想要做到趣味性教學,教師就必須先從自身的教學理念入手,改變自身傳統的、落后的教學思想和教學觀念,借助趣味性教學的優勢,將教學涉及的內容與游戲進行整合,進而為學生營造和諧融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為接下來的學習提供一定的幫助。
二、注重課前提問,創設趣味十足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與理解性都相對較強的學科,學生在學習中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課堂教學中引用一些貼近學生生活的實例,可以有效改變學生厭學的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進行課堂教學,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設置懸念,誘發興趣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學就是教給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去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并使學習成為一種思索的活動。”而學生的積極的思維往往是以疑開始的。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設置懸念,誘發學習興趣。在教學《年、月、日》時,筆者提出一個問題:“小紅七歲,她哥哥小強從出生到現在只過了三個生日,誰知道小強幾歲了?”同學們有的說“三歲”,有的說,“不對,小強是哥哥,怎么才三歲呢?”問題來了,學生想要解決問題的求知欲出現了,對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
四、實踐活動提高學習趣味
為提高數學教學的趣味性,就要注重采用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以參與活動的方式來感知數學知識。如,通過創設超市購物的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扮演角色,參與到實際情境當中后,學生就會在帶入感的感染下,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價值有更多的認識。在學習元角分的知識點時候,通過和超市購物情境進行結合起來,讓學生扮演服務員,以及顧客,購買相應的商品,讓學生掌握人民幣的兌換方法,就能豐富學生的數學知識和學習經驗。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針對趣味性教學方法的應用,能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從實際學習當中真正認識到數學知識學習的價值作用。通過上文中對趣味教學法的科學應用研究,就能為實際教學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玲玲.淺談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方法與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3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