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麗
【摘要】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給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包括教學手段的改進、對教育教學觀念的沖擊等。如何合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英語課程教學,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信息技術;優化課堂
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給小學英語教學帶來了巨大的變革,不僅是教學手段的改進,更重要的是,它對教育教學觀念產生了巨大沖擊。我們要合理利用它來優化小學英語課程,拓展小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以契合教學和學習需求為目的,高效地應用信息技術。
一、利用信息技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信息技術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比如,三年級學生在學習身體部位的名詞時,總是混淆英文單詞眼睛和耳朵,筆者便設計了一個多媒體課件,先是讓兩個單詞的首字母e由左到右飄飄悠悠地出現,像兩只眼睛,再讓y字母從上而下地出現在兩個字母之間,外面加個圓圈,就是像一張臉,學生再記眼睛這個單詞時,基本沒有寫錯。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課堂更生動
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力薄弱,他們比較擅長形象思維。所以傳統課堂上的“黑板+粉筆+卡片掛圖”的形式就顯得枯燥而單調。而信息技術使得教師可以更加生動、便捷地呈現繪本、卡通、童話等立體與動感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因之而顯著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術使得教學直觀化
詞匯量多少的掌握對于英語的學習至關重要,但對于小學生來說,確實有一定的困難。教師可以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制作課件呈現新單詞。對應的圖片或動畫因色彩鮮艷、畫面生動、聲音真實的特點,可以讓學生直觀感受單詞的意義。
四、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
學好一種語言,聽說是關鍵。在課堂上,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圖文并茂、聲色俱全、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進入角色,近距離感受英語,在總體感知的基礎上進行模仿。例如在學四年級教材《Myschool》時,讓學生先看一段電子課本,學生觀看后,興趣盎然,躍躍欲試。再趁勢指導學生模仿相關用語。如此,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生不但掌握了句型的具體運用,還提高了聽說能力。
五、利用網絡教學豐富教學內容
首先,介紹一些學習小學英語的網址,供學生在線欣賞有聲故事、學唱英語歌曲,提高學生聽讀能力,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比如,在學習課文前,先從網站中打開教材的配套歌曲,讓學生跟唱,這樣不但做了熱身活動,而且還自然的過渡到新授課內容。
其次,利用其中的專門網站,參與網絡上報紙、雜志的閱讀學習,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水平。還可讓學生將搜索到的資料與大家共享,并將它們做成手抄報,展示給大家看,再評出優秀手抄報加以鼓勵。這樣既讓學生在課堂上接受了信息,又達到了拓展的目的,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參考文獻】
[1]梁潔羽.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J].新課程·上旬,2016(12).
[2]朗小娟.合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