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龍
摘 要:就目前來看,社會可持續發展進程不斷推進,為林業產業建設提供重要動力的同時,也對林業產業發展及生態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森林資源增長緩慢,各領域對林業需求發展日漸增長,林業產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較為嚴重的問題,需要相關部門細致分析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探索出林業生態建設新路徑。本文就針對此,分析生態建設工作對林業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出生態林業建設隊對林業產業造成的不利影響,分析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 以供參考。
關鍵詞:林業產業發展;林業生態建設;關系
現階段林業產業矛盾問題主要體現在森林資源增長緩慢,社會對林業產量以及林業生態建設要求較高等方面。林業生態建設與林業產業發展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積極推進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林業產業發展,相關部門需將當前研究重點放置在辯證分析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關系,制定林業產業發展體系等方面。
1、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重要意義
生態建設是支撐林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主體,林業是生態建設的關鍵所在,在推進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隨著環境污染問題日漸嚴峻,國家及有關部門對林業生產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要求當地政府部門應當重點關注林業建設工作,通過不斷優化林業建設結構,推動社會現代化建設進程,盡早實現全面小康型社會建設目標。由此可見,做好林業建設工作,加快林業生態建設具有十分顯著的綜合效益。在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工作過程中,需要轉變原有林業發展思路,注重開拓多元化林業市場結構,實現林業跨越,學生唱目標。
2、林業產業發展及生態建設現狀分析
惡劣的自然災害問題頻繁出現,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級人民核心利益。經過實際調查發現,導致自然災害問題頻繁出現的原因為森林資源日漸減少,水土流失嚴重,溫室效應明顯加劇[1]。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開展生態建設工作尤為迫切。就目前來看,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現狀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國內森林資源較為稀缺,人均森林資源占有量較少,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異。森林資源分布范圍較為分散,東部沿海及東北地區資源較為豐富、西部森林資源極度匱乏。同時,林業產業經營水平較低,人工經營林業效率不高。部分地區過于發展林業產業的經濟利益,導致種植樹種較為單一,林業采伐問題問題無法得到根本解決;
第二,人口數量不斷增多,經濟調整增長速度過快,對林業資源的需求量日漸增加。森林資源增長速率與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問題日漸顯著,嚴重影響到了林業產業發展工作的綜合效益;
第三,林業建設長期投入力不足,在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期間缺乏充足的物力支持[2]。就目前來看,林業生態工程建設資金主要來源于國債資金,占國家財務資產的比重不高,相關林業生態建設保障體系不夠完善,導致企業以及員工對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第四,林業產業改革工作較為落后,相關管理體制、運營理念等較為單一,社會資源向林業行業的集中力不高,嚴重影響到了林業生態建設進程;
第五,國內林業產業大部分位于山區,地區經濟發展教育落后,交通條件不佳,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協調性不足。林業產業依然處于國內較為低層次的發展行列。為充分發揮出林業產業生態價值,在連夜生產過程中獲得最大化經濟效益,需要將林業生態建設作為林業產業發展重要任務。
3、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內在關聯
在加快社會經濟發展進程過程中,需要確保經濟發展處于本地區資源承受范圍之內,提升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可持續性[3]。因此在林業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重點關注林業發展過程中的經濟效益,還要確保林業能夠參與到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滿足各領域日漸增長的林木產品需求量,還需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強林業生態建設,最大限度提升林業資源利用率。林業生產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相互制約。由于林業產業關系到不同利益取向,使得林業生產應當以提升經濟效益為重要目標,滿足勞動者基本物質及生活要求。在林業生產以及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勞動力,并產生相應的經濟及生態效益。由于森林資源增長速度緩慢,效益獲得速度也較慢,導致勞動者對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參與積極性不高,一定程度的影響到了林業建設進程;
其次,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相互依存。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建設的對象都為森林資源[4]。林業產業主要就是以森林資源為基礎,挖掘出森林資源經濟效益,滿足地區經濟發展要求;林業生態建設主要就是以森林資源為保護對象,積極開展恢復森林植被、擴大森林覆蓋面、發揮森林生態效益的工作。因此從一定角度上來說,林業生態建設是林業產業發展重要基礎,而林業產業發展則是認識到森林生態發展規律,制定出更加科學的發展計劃,將森林中潛在生產力與經濟效益進行實際轉化。
林業產業發展統與林業生態建設之間辯證統一,依照經濟生態學原理,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建設主要體現在林業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兩方面。為實現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目標,相關管理部門需要不斷完善林業產業建設理念,制定出更加科學有效的林業產業發展體系。
4、促進林業產業發展與生態建設的措施
4.1加強林業產業管理機制
進一步加強林業法制建設力度,樹立起林業建設法制觀念。大力宣傳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內容,確保林業工作人員能夠熟知林業法制知識,監督林業產業發展過程,重點打擊違法亂紀、偷閥盜閥等行為,保護林業生態資源。
4.2完善林業管理體系
做好林業產業發展與林業生態環境建設體系改革工作,摒棄傳統老舊林業發展觀念[5]。充分挖掘出森林資源旅游性價值,拓寬林區經濟發展路徑。細致分析林業市場發展規律,將林業所有權與林木經營權分離,為開展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大力發展形式多樣的林木產品,形成林木產品品牌效益,為林木產業獲得更多經濟利益,向林業生態設投入更加充足的人力及物力支持。
總結
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建設密切相關,林業在生態體系建設過程中承擔起維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則,為最大限度提升林業建設水平,保障林業生產經營期間的經濟利益,需要營造起一個更加平穩的市場競爭環境,重點突出生態建設地位,增強林業建設期間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楊廣青,蘇文光,黃孝起. 加快產業轉型升級 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J]. 福建理論學習,2015(12):16-21.
[2]方雪莉. 生態林業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 河南農業,2016(08):43.
[3]李丹. 林業生態建設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以北京平谷區為例[D].東北農業大學,2015.
[4]侯一蕾,趙正,溫亞利,金旻. 湘西山區林業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的相互制約分析[J]. 林業科學,2014,50(12):131-138.
[5]黃李叢. 林業生態建設中政府職能研究——以廣西林業建設為例[D].廣西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