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琴
自信對每一個人都非常重要。課堂是學生在校學習知識、提升技能的主要場所,是培養學生自信心的主陣地。在平時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和信任,注重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培養他們的自信心。那么,如何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重塑自信,培養其數學思維能力?
一、轉變觀念,大膽放手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舍不得放手,過分干預,越俎代庖,造成學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現象,他們被動學習、懶于思考、自主能力較低。教師需要經常檢視和反思,應該把學生往哪個方向培養?培養學生的目的是什么?
有一次,我聽了一位教師關于“等差數列前n項和公式”的一節課。課上教師講解詳細,流程完備,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因為教師主唱獨角戲,面面俱到,學生缺少自主探究的時間和空間。留白是一幅畫的重要組成部分,課堂教學也需要留白,教師要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能夠建立自信,提升思維能力。教師不僅要傳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傳授獲取知識與技能的方法,培養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愛,培養學生反思和創新意識。顧泠沅教授說:“真正的名師是在學校里、課堂里摔打出來的。”
所以,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應該善于轉變,敢于放手,勇于實踐先進的教學理念,不斷錘煉,這樣才能給學生正確的幫助和引導。
二、有教無類,充分民主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那些表現積極、成績比較好的學生往往受到教師的關注和喜歡,他們容易獲得更多回答問題、課堂表現的機會。但是那些默默無聞、學習落后的學生往往因為缺乏自信,而被冷落,也就無法獲得成功的體驗和學習的成就感。
在一次關于“三角函數倍角公式”的公開課上,授課教師讓會做的學生舉右手,不會做的學生舉左手。聽課的教師看到大部分學生積極舉手,感覺教學效果還不錯。可是,這位教師忽略了在課堂上舉左手的學生當時是何等的害怕和自卑!這種做法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教師應該有教無類,尊重個性差異。
在課堂學習活動中,教師應該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團結合作的學生關系,讓學生獲得自信。教師還應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學習氣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活動的積極性。只有營造自由、平等、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引導學生形成積極進取的學習氛圍,充分尊重和相信學生,才能真正以人為本,尊重差異,激發學習熱情,開發學習潛能。當學生感覺不到壓力和拘束時,就會擴大交流范圍,自動消除自卑心理,自由發揮,勇于發言。
當然,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學生,及時給予鼓勵和評價。這樣就可以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三、充分挖掘課堂教學資源,給學生積極的評價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種動態的課堂資源,都值得去開發、去鉆研;每一個教學環節都有值得挖掘的教育價值。譬如,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提問,當學生回答不出來或者回答錯誤時,應該如何去維護學生的自尊,不讓他們的自信心受到打擊呢?
在講“正、余弦定理的應用”時,我向一位學生提問剛學過的三角形面積公式。他眨巴著眼睛,很不自信地看著我說:“三角形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二。”我發現他完全忘記了新學的面積公式,心中自然有些不高興。但是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已經感覺到自己答非所問,即便努力回憶也想不起來。看著他怯懦而又無助的眼神,我知道,批評只會讓他陷入自責和自卑當中,從而喪失學習的信心,甚至會導致他從此不再喜歡數學這門學科。所以我大聲而又肯定地告訴他:“你的回答是對的,在初中我們經常用它來計算面積。但是如果已知一個三角形的兩邊及其夾角,我們可不可以直接計算出它的面積呢?”經過我的提示及周圍同學的竊竊私語,他最終說出了正確答案,我給了他充分的肯定和尊重。在這節數學課上,我發現他自始至終聽得非常認真。因為在我和他的眼神交流過程中,他讀懂了教師對他的期待和鼓勵,讀懂了教師對他的寬容和自尊心的保護。“親其師而信其道。”在他的內心深處,有對教師的感激,有對數學的熱愛。后來,我看到他學習更加用心,看到他成績不斷提高,不禁感慨,教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留點面子,多給一次機會,對保護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是多么重要!
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個性差異,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積極進行多元評價,可以采取師評、自評、互評等形式,多角度多層面對學生進行評價,譬如愛自主探究、愛合作交流、愛動腦筋、方法獨特、勤奮刻苦、作業認真、書寫有條理、字跡工整、步驟清晰、語言表達、踴躍發言、聲音洪亮、大方得體、尊師懂禮、團結友愛等,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有自己的收獲,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總之,課堂是培養學生自信、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主陣地。教師應該多鼓勵、多關注學生的心靈成長和身心健康,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和良好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寬松和諧、充滿自信的教學課堂,給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插上騰飛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