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莎
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離不開公民法律素質的提高,而法律素質的提高不是自覺自發的行為,需要加強法治宣傳教育,培養法治觀念。推動人人學法守法用法,正在成為我國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
中學生處于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心理逐漸趨于成熟。在中學階段對學生進行法治宣傳教育,是中學教育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和戰略任務。音樂作為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和精神的一種藝術形式,具有在潛移默化中塑造人價值觀的教育功能。作為一名基層中學音樂教師,筆者有責任和義務協助學校以及班主任做好中學生的法治教育工作。
本文以中學音樂教學中滲透法治宣傳教育方法為研究內容,并不斷實踐探索,這是順應時代要求和承擔社會責任的一次有益嘗試。
一、中學音樂課堂法治宣傳教育的現狀
筆者在基層中學音樂教師的崗位上已有8年多時間,從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來看,當前中學音樂課堂法治宣傳教育存在以下“三缺”現象。
1.缺少法治教育思想引領
現行中學音樂教材涉及的都是音樂專業方面的內容,對法治教育基本一字未提,既缺少對法治教育的思想引領,也沒有法治教育元素的滲透,甚至連與法治教育相關的歌曲學唱內容都沒有。
2.缺乏法治教育專業課時
音樂教育與法治教育有相互融通之處。現行的中學音樂教材中基本沒有關于法治教育的歌曲,不是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就是《話說長江》的主題音樂《長江之歌》;不是俄國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就是德國巴赫的《馬太受難曲》,還有秘魯民間樂曲《告別》等名歌、名曲,而涉及法治教育的名歌曲是少之又少。
3.缺失法治教育督查機制
由于在中學音樂課堂上幾乎看不到法治教育的影子,在音樂課堂上進行法治教育的督查工作就更是“紙上談兵”了。談到法治教育,大家都認為這不應該是學校負責的事,而是司法局等相關部門的工作,如果非要學校承擔,也應該是班主任或政治教師的事,與音樂教師無關。因此,將法治教育融入中學音樂課堂成了“燙手的山芋”,誰都不愿意接手。
二、加強中學音樂課堂法治宣傳教育的對策
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在中學階段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是時代賦予中學教育的責任和使命。
1.唱好法治教育歌曲
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不但要引導學生唱好《義勇軍進行曲》《國際歌》《人民警察之歌》《人民法官之歌》《檢察官之歌》《七子之歌》《律師之歌》《成長在法治的陽光下》《法治的春天》《普法兒童團之歌》《紅綠燈》《今天上課不一樣》《紅色法制 綠色課堂》《我們是遵紀守法的先鋒》等相關法治歌曲,還要唱好《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等經典老歌。在教學生學唱這些法治教育歌曲時,還要引入生活中各種與學生有關的法治案例,對學生進行啟發教育。
2.開展法治主題系列活動
通過開展法治歌曲大獎賽,配合語文教師開展法治教育征文比賽、配合班主任開展校園法治故事征集活動,以及節假日組織學生進行法治宣傳走進鄉村、走進社區、走進工廠、走進家庭、走進商場等“五走進”活動,對廣大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法治教育。
3.把握法治教育重點環節
在每周學校組織升國旗這一莊嚴儀式時,引導學生在唱好國歌的同時,也要學唱好《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和《八榮八恥歌》等有關法治教育的歌曲,做到每周必唱國歌和有關誠信、法治教育的歌曲。與此同時,在音樂課堂上也要把法治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做到逢課必提、逢課必唱、逢課必說,讓法治教育真正走進中學音樂課堂。
4.參加社會公益實踐活動
音樂教師要主動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向社會,如組織學生參加學雷鋒青年法治宣傳教育志愿者服務隊等公益性質的社會實踐活動,又如走出校園為福利院、敬老院以及麻風村老人、農村空巢老人送去獨唱、舞蹈、小品、情景劇、相聲等與法治宣傳教育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文藝節目。
5.教師注重以身作則
抓好中學生法治教育,音樂教師要率先垂范,做好表率,做到以誠育人、以誠待人、以誠服人,幫助學生逐步形成法治意識。
三、法治宣傳教育融入中學音樂課堂需要注意的問題
1.唱好大合唱
法治宣傳教育融入中學音樂課堂固然是件好事,但也要注意與其他學科教師協調好工作上的關系,做到相互促進、相互滲透、相得益彰,切不可“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2.用活好載體
課堂作為學生學習活動的主陣地,是實施法治宣傳教育最切實有效的場所。結合學科教學實施法治教育,讓音樂學科作為實施法治教育的有效載體,把學生學習的主戰場和法治教育有機聯系起來,使法治教育最大范圍地覆蓋,從而促進音樂學科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3.畫好“五線譜”
音樂教育工作者要以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法治教育為中心,在音樂教學中不斷豐富法治教育的內容,畫好強化宣傳、示范帶動、相互滲透、注重平時、抓好督查這條“五線譜”,并采取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藝術形式,把法治教育內容滲透到學生的思想和心靈中去,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以法治校的良好環境,教育學生以法治為本、以法治為榮,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名堂堂正正的守法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