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杰 林春濤
國家為農村教學點配備了數字教育資源設備,使優質數字教育資源能夠為偏遠地區提供服務。實現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促使教學點開設好課程,助力教育質量的提高,促進農村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從而更好地滿足偏遠地區兒童就近接受優質教育的目的。此項舉措一方面有助于推升偏遠地區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是建立“創優提質”教育工作的堅強堡壘;另一方面,它成為提高學校辦學效益,縮小城鄉差距,體現教育公平,做“有溫度的教育”的一種行之有效的途徑。
農村教學點有辦學規模小、地域偏遠等特征,從而導致教育信息化覆蓋率不高。2012—2013年期間,我國就已經在農村教學點配備了必要的數字教育資源接收及播放設備,使農村地區的義務教育同樣享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經過幾年的工作實踐,筆者學校在“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資源管理和應用工作中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經驗,通過在實際工作中的實踐,成效較好。
一、建章建制,配套保障
首先,一定要對教育信息化條件下數字教育資源的優勢有明確清晰的認識。只有充分認知其重要性和現實意義,才會在實際教育教學實踐中更好地發揮其優勢作用。當前形勢下,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指導下,要讓教師明確“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的優越性和實踐意義,提高其思想認識。
其次,要完善領導機制。依據學校工作實際,筆者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主管副校長為副組長,主管主任、項目校校長和骨干教師為組員的組織領導機構。明確了具體分工,責任落實到人,各盡其責,統一領導,做到工作不流于形式,落在實處。
再次,要建立一套完備的規章制度,這樣才可以在工作上做到事半功倍。為此,筆者學校制定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管理與使用制度》《教師培訓制度》等各項規章制度,做到相關資料及時存檔并將各項制度張貼上墻。這樣,就為此項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據,從而做到有章可循。
最后,做好經費保障和配套設施的配置,是此項工作十分重要的一環。學校在項目校配備“模式二”設備基礎上,為其配備刻錄機等設備,從而保障了這個數字資源“天外來客”可以通過衛星接收設備“天網”系統下載到本地計算機中。
二、遇到問題,迅速解決
如果設備脫離了良好的接收系統,就無法接收到豐富的數字教育資源。因而,并從強化設備的管理著手,對設備出現的軟硬件問題及時發現要實時檢修,做好防盜、防火、防塵等“五防”工作,從而實現“地網”設備的有效暢通。
做好數字教育資源管理工作,要針對數字教育資源播出的具體時間并結合項目校實際情況,按照中央電化教育館下發的接收計劃(一般周一到周四)接收課程資源。如遇特殊狀況,致使數字資源接收不全,可以在周五、周日的二次重播期間進行重新接收。還可以利用中央電化教育館技術支持的教學點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平臺,吉林省電化教育館支持的吉林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補充下載資源。此外,利用“和教育”網絡教育平臺及平臺中的“同步課堂”等高效教育產品,實現數字教學應用的多樣性、可選擇性及拓展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天網”與“地網”的優勢互補作用。
要注重數字教育資源的積累和管理,按學科門類整理資源,學科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等諸多學科。把下載整理的數字教育資源進行儲存,為校園網絡資源庫建設儲備優質的資源。
三、開展培訓,提升能力
接收設備是冰冷的,但是使用設備的人卻是有溫度的。在工作中,人的因素是最為重要的,要通過多次不同內容的培訓提高教師的數字教育資源使用能力。通過借助國家與地方政策支持、中小學校加強基于MOOC的培訓規劃,積極爭取高等院校與MOOC平臺商的支持,協同保障教師培訓用MOOC的建設與應用。從2014年開始,教學點教師多次參加了吉林省電化教育館組織的“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系列培訓,培訓無論是從教育教學思想上,還是知識技能等方面都使教師受益匪淺?;氐綄W校后,培訓者對本校教師進行了二級培訓,二次培訓工作立足于學校,結合教師實際情況進行,避免好高騖遠。教師培訓內容確定為:大數據思想、“互聯網+教育”技術、網絡資源的調用、微課制作、軟件應用等。
同時,結合“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教育教學技能大練兵、大比武”以及教師進修學校組織開展的各學科名師工作室教育教學技能提升培訓等活動,充分發揮活動的引領作用,以活動促學習,用活動促發展,穩步提升教師應用數字教育資源的能力。這樣就強化了“人網”的主導作用,做到了“天網”“地網”“人網”三者的有機結合,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數字教育資源在課堂教育教學應用中要使教師明確5個“W”,即Why、 What、 Which、 Where、 When。
對于現有的資源,教師要具有一定的甄別能力,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現有資源進行再加工,使其更好地滿足自己的教育教學需要。筆者學校開展的教育教學“三培養”和“三落實”主題活動,通過開展模擬展示課堂比賽、青年教師展示課大賽、信息技術與課堂整合大賽等活動,充分調動廣大教師應用數字教育資源的積極性。
“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資源管理和應用工作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作,只有提高認識,強化培訓,注重對工作過程的跟蹤與指導,狠抓落實應用,才能發揮數字教育資源的優勢作用,努力提高農村偏遠山區的辦學效益,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