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
水力發電是再生能源,對環境沖擊較小,發電效率較高,發電成本低,除可提供電力外,還有防洪、灌溉、改善航運、改善交通、發展旅游業和水產養殖等功能,但水電站建設周期長,前期投入高,在建設期和生產運營期各有其特點。
1.資產主要為以固定資產為核心的非流動資產
以國內A大型水力發電公司為例,截至2019年底,公司資產中非流動資產占比96.7%,流動資產占比3.3%。非流動資產中,固定資產凈值占比94.5%;流動資產中,應收賬款、貨幣資金各占40%左右。
2.固定資產凈值呈緩慢下降趨勢
電站投產后,因尾工投資金額逐年降低,甚至低于每年折舊金額,固定資產凈值呈現下降趨勢,在無后續再投資項目、持續向股東全額分紅的情況下,資產總額也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1.長期借款占比較高,主要是固定資產貸款
投產初期,負債占資產比例較高,負債中長期借款占比81.8%,短期借款占比13.2%。主要原因是新投運電站較多,貸款多為期限較長的固定資產貸款。
2.流動比率偏低,資產負債率呈下降趨勢
投產初期,資產負債率較高,但呈現下降趨勢。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相對偏低,但因融資能力較強,具有一定的償債保證。
1.固定成本占比大,主要是財務費用和折舊
除投產年限較長的電站外,近10年來新投運電站固定成本占比大,主要是財務費用和折舊,投產前幾年約占完全成本的70%;變動成本主要是水費和稅金,占總成本的比例約為9%。
2.電價水平較低,盈利能力受銷售端影響較大
水電站電價較火電低,且由于近年來電力市場化程度推進,市場電量占比逐年增加,電價持續降低,以A大型水力發電公司為例,2019年較2014年電價降低34.70元/千千瓦時,凈資產收益率7.1%,總資產收益率1.6%,總體盈利水平一般。
A公司已投運自建電站平均投資成本9295元/千瓦,主要包括樞紐建筑成本(47.6%)、征地移民成本(35.1%)、建設期利息成本(9.6%),三項合計占比92.3%。
項目建設管理費主要包括工程建設管理費(占比52.9%),工程建設監理費(占比19.7%),工程前期費(占比10.3%),咨詢服務費(占比9.3%),工程保險費(占比3.9%)。
A公司下屬八個電站投資成本及結構差異較大,按單位千瓦造價排序:B電站2627元/千瓦,C電站8397元/千瓦,D電站8525元/千瓦,E電站9535元/千瓦,F電站10093元/千瓦,G電站10789元/千瓦,H電站11509元/千瓦,I電站12791元/千瓦。
影響各電站投資成本差異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移民征地成本差異。比如H電站征地移民成本占比高達62.3%,而A公司整體征地移民成本占比為35.0%。二是建設時間及其相應的物價水平差異。B電站投產年份較早,投資成本優勢明顯。C-I等2010年以后投產的電站無明顯的時間優勢。三是樞紐建筑成本差異,主要受地質條件、機組特點等因素影響。四是建設工期差異,主要影響建設期利息成本。
1.樞紐建筑成本分析
樞紐建筑成本占投資總成本的47.6%,是第一大投資成本。主要包括大壩、廠房等建筑工程費(65.4%),機電設備及安裝工程費(17.5%),施工輔助工程等(12.7%)。具體構成如表1所示。
影響樞紐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建設工期、采購價格、地質條件、機組特點等。其中,建設工期影響較大,且可以通過加強管理進行優化。
2.征地移民成本分析
征地移民成本占投資總成本的35.1%,是第二大投資成本,也是不同電站間差異最大的成本。其中H電站征地移民成本占比62.3%,G電站25.1%,大崗山21.1%,枕頭壩12.8%,沙坪7.1%,其余電站低于5%。
影響征地移民成本的主要因素有:移民人數、移民安置方案、移民意愿、征地面積、國家政策調整、價格變化等。
3.建設期利息成本分析
建設期利息成本占投資總成本的9.6%,是第三大投資成本。主要影響因素有:建設工期、借款利率、結算方式等。
建設工期對利息成本影響最大。以H水電站項目為例,高峰期借款約200億元,利率約6%,建設工期延長1年,增加利息成本約12億元。
受政策影響,借款利率具有一定的波動性。比如2007年長期借款基準利率為7.8%,2019年則為4.9%,以H水電站為例,每年因該因素利息成本相差5.86億元。
結算方式方面,若部分采用無息票據,可節約利息成本。
4.建設管理費成本分析
建設管理費成本占投資總成本的3.7%,是第四大投資成本。建設工期及物價水平是影響建設管理費的主要因素。單位千瓦建設管理費中,核準開工至投產期間發生的建管費占比最大、其次為工程建設監理費、再次為工程前期費。

表1 A公司已投產電站單位千瓦樞紐建筑費情況 單位:元/千瓦
1.樞紐建筑成本管控
(1)嚴控工程進度。可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盡量縮短籌備期,降低施工輔助工程費和前期管理費。二是制定詳細的施工進度計劃,尤其里程碑計劃。三是注意移民、送出工程等協調推進,防止工程進度與投產計劃不匹配。
(2)持續開展設計優化。把加強設計環節的投資控制作為工程投資控制的龍頭。如H水電站工程先后開展大壩軸線調整、供水系統和泄洪洞補氣洞結構布置優化等項目共計33項,減少工程投資4.34億元。
(3)加強業主供材管理。材料成本在整個建筑投資中所占比重最大,多數電站主要材料采用業主統一采購模式,加強供材管理對投資控制具有意義。包括做好供材計劃,加強供材定額控制與管理,避免供材場外、場內轉移等。
2.征地移民成本管控
(1)前期工作必須做扎實。移民安置規劃是控制征地移民進度和成本的關鍵。前期規劃要對實物指標、移民意愿和安置容量等進行全面深入的調查分析;安置方案要統籌兼顧國家政策變化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強調可操作性。
(2)必須主動維護好企地關系。項目建設和征地移民工作必須堅持“依靠政府、利用政策、化解矛盾”工作思路,主動加強與各級政府、行業部門溝通協調,積極構建和諧的企地關系。
(3)征地移民工作要靠前協調,果斷決策。對工作中的問題和矛盾,既要依法依規堅持政策,又要實事求是解決問題,要做到主動靠前協調、果斷及時決策。
3.建設期利息成本管控
一是盡量優化建設工期。二是積極爭取優惠借款利率。三是在合同簽訂時設置好結算方式,適度使用票據支付等。四是在可能的情況下,積極申請財政貼息。
4.建設管理費成本管控
一是盡量優化建設工期。二是從建設期便樹立經營意識、大局意識、全生命周期意識。三是做好預算控制。
2019年A公司運營成本(單位完全成本,下同)169.22元/千千瓦時,主要包括財務成本(37.2%),折舊成本(34.2%),薪酬成本(7.4%),水費成本(4.7%),稅金及附加(4.5%)。前五項成本合計占比88.0%。
A公司運營成本主要是財務成本和折舊成本,二者合計占比71.4%。主要原因是大部分電站均為近年投產發電,固定資產凈值及帶息負債相對較高。
A公司各電站運營成本差異較大,2019年每千千瓦時運營成本排序為:B電站74.95元,C電站143.77元,D電站157.86元,E電站183.11元,H電站185.88元,F電站186.88元,I電站196.73元,G電站209.12元。
影響各電站運營成本差異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造價不同導致財務成本和折舊成本差異。該因素影響最大,經比對,各電站運營成本排序與單位造價排序基本一致。二是員工數量不同導致薪酬成本差異。三是發電權交易量不同導致生產運行費(發電權交易費)成本差異。四是檢修周期不同影響年度修理費成本差異。
1.財務成本分析
財務成本占運營成本的37.2%,是第一大運營成本。其主要受盈利狀況、投產年限、單位千瓦造價、資金成本率、發電能力使用率等因素影響。其中盈利狀況越好,投產年限越長,可較大程度降低融資余額。發電能力使用率不足則會提升單位財務成本,比如G電站發電能力使用率最低,單位財務成本則最高。
2.折舊成本分析
折舊成本占運營成本的34.2%,是第二大運營成本。其主要受投產年限、單位千瓦造價、資產結構、折舊政策、發電能力使用率等因素影響。資產結構中,若大壩等水工建筑資產占比較高,年折舊率相對較低。發電能力使用率較高,單位折舊成本相對較低。
3.生產運行費成本分析
生產運行費成本占運營成本的4.2%,是目前變化相對較大的運營成本之一。該項成本主要由發電權交易費構成(占比98%),與參與電力市場交易狀況直接相關,單位間差異較大。
2019年,B電站生產運行費成本占比33.2%,大崗山27.3%,E電站、I電站該項成本占比則分別僅為2.2%、2.3%。
1.折舊成本管控
在建設期盡量降低項目造價的基礎上,一是竣工決算時合理進行資產分類,不同資產類別對應不同的年折舊率。二是審慎選擇或變更折舊方法。企業在不同發展階段對折舊方法可能有不同的訴求,應做好分析研究。
2.財務成本管控
在建設期盡量降低項目造價的基礎上,一是折舊等自由資金要優先還貸,統籌好與分紅和再投資的關系。二是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引入直接融資,置換存量借款,降低資金成本。三是優化票據等結算方式,壓降帶息負債,降低財務費用。四是加強現金流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3.生產運行費成本管控
關鍵是管控發電權交易費。發電權交易雖然產生交易費成本,但也會增加售電收入。管控發電權交易費的核心是做好收入、成本及盈利分析。
2016年以來,A公司利潤存在下滑趨勢,主要原因是電力市場化程度推進,電價降低。同時因電力供應飽和導致設備利用率有所降低。
A公司各電站效益狀況差別較大,影響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售電量、售電均價、單位完全成本。
1.售電量影響因素分析
售電量主要受裝機容量、設備利用小時、廠用電率等因素影響。其中設備利用小時是主要因素,主要受計劃電量和市場電量等發電指標取得率、發電指標執行率、市場供需形勢變化以及電力送出通道建設等因素影響。比如G電站2019年受電網線路送出能力不足影響,發電能力使用率只有77%。
2.售電均價因素分析
售電均價主要受計劃電量國家批復電價、計劃與市場電量比例、市場電量結構等因素影響。A公司各電站的國家批復電價差異較大,主要受項目造價等因素影響。計劃與市場電量比例對售電均價影響較大。市場化程度是影響計劃與市場電量比例的主要因素。2015年A公司所在區域市場電量占比37%,隨著市場化進程推進,2019年市場化電量占比已達70%,電價降低了約24%,部分電站電價已接近甚至低于盈虧臨界點。市場電量結構對電價影響也較大,因為市場電量品種較多,不同的市場電量價格不同,目前最高與最低價格相差約四倍。
1.努力改善外部經營環境
一是呼吁增加外送通道,提高線路送出能力和電站所處的斷面輸送容量。二是呼吁或解決電價降低問題。
2.大力提升市場經營成效
一是大力爭取計劃電量,對計劃電量受限電站爭取政策性補償。二是做好直購電增量保價工作。三是積極爭取計劃外市場電量,減少豐水期棄水。四是大力開拓跨省跨區交易,推進水火置換、跨區域電力直接交易等工作。
3.繼續強化內部管理
一是做好發電運行管理,確保發電計劃全面執行。二是強化成本管控,確保節支增效。三是積極爭取各項優惠政策。四是做好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數據建設,實現管理創效、科技降本。
綜上所述,水電站建設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投產運營后運營成本和經營利潤的高低,企業管理者應從項目建設期便樹立企業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做好投資成本管控和優化,為項目投產盈利創造基礎條件。投產前,做好計劃電量批復電價爭取工作,爭取盡可能高的批復電價;投產后,做好增量保價和降本增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