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起產后出血最常見的原因是
A.產道裂傷 B.宮縮乏力
C.胎盤植入 D.滯產
2. 產后出血的定義正確的是
A. 胎兒娩出24 h 內,陰道分娩出血量≥400 mL
B. 胎兒娩出24 h 內,陰道分娩出血量≥500 mL
C. 胎兒娩出12 h 內,剖宮產分娩出血量≥1 000 mL
D. 胎兒娩出12 h 內,陰道分娩出血量≥500 mL
3. 以下哪種方法不是常用估計產后出血量的方法
A. 稱重法 B. 休克指數法
C. 容積法 D. 監測體溫法
4. 產婦陰道分娩后12 h 測得心率127 次/min,血壓84/52 mmHg,估計產后出血量約為
A. <500 mL B. 500~1 500 mL
C. 1 500~2 500 mL D. 2 500~3 500 mL
5. 產婦陰道分娩后4 h 測心率126 次/min,血壓83/42 mmHg,估計產后出血量約為其總血容量的
A. <10% B. 15%
C. 30% D. 60%
6. 產后出血原因為宮縮乏力,首選一線藥物不包括A. 催產素 B. 麥角新堿C. 卡前列素 D. 米索前列醇
7. 針對產后出血的產婦,一般處理措施不包括
A. 建立靜脈雙通道 B. 給氧
C. 生命體征監測 D. 氣管切開
8. 采用面積法評估產后出血量, 按照紗布血濕面積估計失血量, 以多少血液所浸染敷料的面積作為標準
A. 5 mL B. 10 mL
C. 15 mL D. 20 mL
9. 我國產后出血防治協作組推薦使用的產后出血評估法不包括
A. 容積法 B. 稱重法
C. 視覺估計法 D. 面積法
10. 采用血紅蛋白測定評估產后出血, 血紅蛋白每下降10 g/L,累計出血為A. 100~200 mL B. 200~300 mL C. 300~400 mL D. 400~500 mL
11. 在陰道分娩過程中,采用容積法評估,應于什么時段在產婦的臀下置一積血盤,計量產時出血量
A. 第一產程中 B. 第一產程結束后
C. 第二產程中 D. 第二產程結束后
12. 2014 年,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產后出血占全球孕產婦死亡的
A. 約1/5 B. 約1/4
C. 約1/3 D. 約1/2
13. 英國皇家婦產科學院關于預防和處理產后出血的指南建議,在開始輸血前,輸入的最大容量透明液體為
A. 1 500 mL B. 2 000 mL
C. 3 500 mL D. 5 000 mL
14. 以下哪種方法適用于外院轉診產婦的出血量評估,及隱匿性產后出血的評估
A. 視覺估計法 B. 休克指數法
C. 面積法 D. 血紅蛋白測定
15. 在產后出血評估中, 將視覺估計法與定量評估法進行比較發現
A. 產婦血容量低時,視覺估計法有可能高估實際出血量
B. 產婦血容量低時,視覺估計法有可能低估實際出血量
C. 產婦血容量高時,視覺估計法有可能高估實際出血量
D. 產婦血容量高時,視覺估計法可以準確評估實際出血量
16. 休克指數的計算方法為
A. 心率和收縮壓之比
B. 心率和舒張壓之比
C. 呼吸頻率和收縮壓之比
D. 呼吸頻率和舒張壓之比
17. 產后持續出血,應用手術干預,常見的手術類型不包括
A. 宮腔填塞 B. 子宮壓迫縫合
C. 清宮術 D. 子宮動脈栓塞
18. 采用血紅蛋白測定產后出血,血紅蛋白每下降10 g/L,紅細胞計數下降
A. 5×1012/L B. 10×1012/L
C. 15×1012/L D. 20×1012/L
19. 產婦產后持續出血,需進行輸血,輸入的血漿可提供凝血因子
A. 紅細胞可增強血小板反應性,減少凝血酶的生成
B. 紅細胞可增強血小板反應性,增加凝血酶的生成
C. 紅細胞可減弱血小板反應性,增加凝血酶的生成
D. 紅細胞可減弱血小板反應性,減少凝血酶的生成
20. 采用面積法評估產后出血, 以下哪項不是造成誤差的影響因素
A. 敷料的質地 B. 敷料的厚度
C. 敷料的品牌 D. 敷料的干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