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賀,肖立燕,孟 艷,楊 艷,史貴秀,董加秀
(1.棗莊市婦幼保健院感染性疾病科,山東 棗莊 277100;2.棗莊市婦幼保健院檢驗科,山東 棗莊 277100;3.棗莊職業學院醫學院,山東 棗莊 277800)
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即人皰疹病毒5型,屬于β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線性DNA病毒,含220多個開放閱讀框[1],是引起人類感染性疾病最常見的病毒之一,同時也是人類出生缺陷的主要病原體之一,嬰幼兒因為免疫功能不完善,成為HCMV感染的主要人群[2]。臨床上,由于HCMV是弱致病因子,感染HCMV后多以隱性感染為主,但其組織嗜性廣泛,內皮細胞、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是其主要靶細胞,且可長期潛伏在骨髓造血祖細胞、外周血單核細胞內,因此顯性感染患兒臨床表現復雜多樣,HCMV可引起呼吸系統、消化系統、中樞神經系統、血液系統等單個或多個系統損害[1]。目前治療使用的一線用藥更昔洛韋只能抑制病毒復制,不能有效地清除病毒,疫苗接種尚處于試驗階段。因此,通過對棗莊地區0~12歲兒童HCMV感染的流行病學及臨床特點進行研究,了解本地區兒童HCMV感染現狀,為本地區HCMV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據。
收集棗莊市婦幼保健院檢驗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2 750例兒童血液標本,其中男1 656例,女1 094例,男女比例1.51∶1,年齡在0~12歲,平均(3.21±2.84)歲。2 750例兒童按照年齡分為0~<28天組(1 689例)、28天~<6月齡組(503例)、6月齡~<1歲組(152例)、1~<3歲組(207例)、3~<6歲組(99例)及6~12歲年齡組(100例)。本研究獲得研究對象家長的知情同意。
晨起空腹抽取約2mL外周靜脈血,排除溶血等不合格血液標本,常溫下3 000r/min離心5min,吸取上層血清液后于8小時內檢測HCMV抗體。
應用AutolumoA2000 Plus化學發光檢測儀。HCMV IgM抗體、IgG抗體檢測試劑盒由中國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操作步驟及結果的判定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所用試劑盒均在外包裝標示的有效期內使用。利用磁微粒化學發光法檢測HCMV IgM及IgG抗體,其中HCMV IgM抗體檢測采用免疫捕獲法原理,濃度≥12AU/mL判定為陽性,<8AU/mL判定為陰性,介于兩者為可疑,進行重復檢測;HCMV IgG抗體檢測采用間接法原理,濃度≥14AU/mL判定為陽性,<10AU/mL判定為陰性,介于兩者為可疑,進行重復檢測。
建立Excel數據庫,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獨立樣本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多個樣本間兩兩或多重比較采用χ2分割法或bonferroni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在2 750例患兒中,HCMV血清學陽性率為71.89%(1 977/2 750),其中,總IgM抗體及總IgG抗體陽性率分別為7.20%(198/2 750)、68.69%(1 889/2 750)。HCMV IgM抗體及IgG抗體均陽性者為110例(4.00%),僅IgM抗體陽性者為88例(3.20%),僅IgG抗體陽性者為1 779例(64.69%),HCMV IgM抗體及IgG抗體均陰性者為773例(28.11%)。性別上,198例IgM抗體陽性患兒中,男童116例(58.59%),女童82例(41.41%),男、女童的IgM抗體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24,P>0.05);1 889例IgG抗體陽性患兒中,男童1 123例(59.45%),女童766例(40.55%),男、女童的IgG抗體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49,P>0.05)。
0~<28天組總IgM抗體陽性率處于低水平(0.30%),與28天~<6月齡、6月齡~<1歲、1~<3歲、3~<6歲及6~12歲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300.36、316.35、338.69、170.51、63.69,均P<0.05);1~<3歲組總IgM抗體陽性率最高(22.22%),與0~<28天、6月齡~<1歲及6~12歲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338.69、6.86、10.94,均P<0.05),但與其他年齡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HCMV總IgG抗體陽性率在0~<28天組最高(80.52%),與28天~<6月齡、6月齡~<1歲、1~<3歲、3~<6歲及6~12歲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117.83、117.46、667.36、53.89、34.40,均P<0.05);1~<3歲組總IgG抗體陽性率最低(36.23%),與6月齡~<1歲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27,P>0.05),但與0~<28天、28天~<6月齡、3~<6歲及6~12歲年齡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667.36、156.22、44.12、63.09,均P<0.05)。原發感染率在0~<28天組最低(0.30%),隨著年齡增長原發感染率逐漸升高,在1~<3歲組達到最高,為13.53%(28/207),3歲以后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9.20,P<0.05),見表1。
HCMV IgM抗體陽性率在不同季節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29,P>0.05);HCMV IgG抗體陽性率在不同季節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8.35,P<0.05),HCMV IgG抗體陽性率在冬季最低,為44.44%,與春、夏、秋三個季節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χ2值分別為149.66、129.48、113.35,均P<0.05),見表2。

表2 HCMV抗體與季節的關系[n(%)]Table 2 Detection rates of anti-HCMV antibodies in different seasons[n(%)]
在198例HCMV IgM抗體陽性的兒童中,呼吸系統疾病比例最高(42.42%),其中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肺炎比例分別為21.21%、7.58%、6.06%。消化系統疾病中以人巨細胞病毒性肝炎比例較高(11.6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嬰兒肝炎綜合征比例分別為7.58%、6.06%,見表3。

表3 合并HCMV IgM抗體陽性兒童相關疾病分布[n(%)]Table 3 Distribution of diseases related to postive anti-HCMV IgM antibody in the children[n(%)]
HCMV于1956年首次由Smiths從死亡嬰兒的頜下腺組織中分離獲得,該病毒人群普遍易感,且大多數人在嬰幼兒或青少年期初次感染[3],隨著年齡的增長,HCMV抗體的陽性率亦增加。國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我國HCMV的感染普遍,一般人群HCMV抗體陽性率為86.00%~96.00%,育齡期婦女HCMV血清學陽性率為90.00%~97.70%,而孕婦則高達95%以上,且4.30%~7.00%的孕婦為原發性感染,其中30.00%~50.00%可發生母嬰垂直傳播,嬰幼兒感染率為60.00%~80.00%,住院兒童感染率則高達83.70%[4-6]。因此,本文對在棗莊市婦幼保健院就診的2 750例0~12歲兒童進行HCMV IgM及IgG抗體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對棗莊地區兒童HCMV感染流行病學進行初步研究。
本研究發現,棗莊地區0~12歲兒童HCMV血清學陽性率為71.89%,低于國內的83%[7],但仍高于發達國家的50.40%[8]。對于活動性感染(HCMV IgM陽性),本地區0~12歲兒童感染率約為7.20%,也低于國內文獻報道[9]。可能與本地區積極進行產前篩查及宣傳HCMV感染相關知識有關。本研究顯示不同性別間兒童HCMV感染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與HCMV的致病特征相符。
本數據顯示HCMV IgM抗體陽性率在0~<28天年齡組最低(0.30%),但其HCMV IgG抗體陽性率最高(80.52%),與國內報道一致[4]。IgG抗體因其分子量小,可通過胎盤,半衰期為20~23天,故0~<28天組HCMV IgG抗體陽性率可間接地反映本地區孕婦HCMV血清學陽性率水平。此外,因HCMV IgG抗體具有一定保護作用,故在0~<28天年齡組感染率較低,但隨著年齡增長、母源性IgG抗體消失、母乳喂養等使感染風險增加,HCMV IgM抗體陽性率呈上升趨勢,在1~<3歲組最高,而武漢地區在1~<6月齡組最高[7],提示HCMV感染可能存在地區差異。
先天性感染是指新生兒(母親HCMV血清學陽性)在出生后14天內(含14天)證實有HCMV感染[1],其全球總體感染率為0.20%~2.00%[10],其中發達國家感染率為0.20%~1.00%[11],我國為0.46%~1.12%[1]。本研究先天性感染為0.30%,低于國內水平[1],均為無癥狀感染。對5例患兒母親進行HCMV IgG抗體、乳汁HCMV DNA檢測,結果均陽性,但因母親均未規律孕檢,故不能明確感染類型,上述結果間接提示HCMV IgG不能完全預防HCMV感染,但所感染患兒均無相關的臨床癥狀或體征,說明母源性HCMV IgG抗體對HCMV感染引起的疾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護作用,遠期需要對患兒進一步隨訪,了解有無聽力損傷等靶器官損傷。鑒于目前針對HCMV的疫苗研究仍未進入臨床試驗,且重組gB/MF59疫苗僅減少50%的初次感染率,且不能誘導產生足夠的中和抗體[12],因此,應加強宣教,告知孕婦HCMV感染的相關危險因素及對新生兒造成的影響,并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普及孕婦及新生兒HCMV感染的篩查、產前診斷、定期產檢,做好孕期HCMV感染的管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13]。
在季節分布中,秋季HCMV IgM陽性率最高(8.29%),但與其他季節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HCMV IgG陽性率在冬季最低,而部分文獻報道為冬季最高,秋季最低[7,14]。說明氣候的變化、地域的差異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影響HCMV感染,下一步將繼續擴大樣本量進行研究。
HCMV主要侵犯小兒的肝臟和肺臟,引起肝炎、肺炎,還可以侵及神經、血液和泌尿系統,嚴重感染者可出現聽力、視力等多臟器、多系統的不可逆損害[1],臨床研究發現巨細胞病毒肺炎占肺炎住院患兒的30%,且在小于1歲患兒中高達71.10%,發病率逐年升高[15]。本結果顯示HCMV感染相關疾病主要為呼吸系統疾病(42.43%),其中肺炎占21.21%,與文獻報道相符[6]。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發生率較高(7.58%),僅次于肺炎(21.21%)和巨細胞病毒性肝炎(11.61%),EB病毒和HCMV均屬于人類皰疹病毒,存在混合感染,對于這種情形,是否先存在HCMV感染潛伏,EB病毒感染后激活HCMV復制引起致病,還是其他方式,目前尚不清楚,HCMV與其他病原體的伴發感染對機體的影響也有待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本研究發現棗莊地區0~12歲兒童HCMV感染普遍,其HCMV IgM及HCMV IgG陽性率均低于我國平均水平,這可能與近5年加強HCMV感染宣教等措施有關。本地區仍存在先天性HCMV感染,盡管無臨床癥狀,但仍需加強隨訪,以早期干預、防治感音性耳聾等不可逆臟器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