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浙江公司舟山電廠,舟山316012)
舟山電廠350MW 機組鍋爐型號為SG-1146/25.4,為上海鍋爐廠制造的超臨界參數、變壓運行、螺旋管圈直流鍋爐,其型式為單爐膛、一次中間再熱、前后墻對沖燃燒方式、平衡通風、固態排渣、緊身封閉、全鋼構架的π 型爐。鍋爐燃燒系統按照中速磨冷一次風直吹式制粉系統設計,配備5 臺中速磨煤機。鍋爐配備兩臺一次風機為PFA14-10.6-2 型動葉可調軸流式風機,風量為42m3/s,風壓為10586Pa,進口風溫為20℃,轉速:1490r/min。機組正常運行中,兩臺一次風機投自動模式,設置一次風壓7.5kPa 左右,自動調整入口動葉維持風壓。
根據集團火電企業提升管理、提升效益要求,挖掘節能降耗潛力,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勢在必行。而從公司層面,調取相應運行參數,發現綜合廠用電率(6.5%)偏高,未能完成目標值,有進一步深挖潛能的可行性,因此分析各設備運行情況,具有分析可研的空間。
鍋爐一次風機由高壓電動機直接拖動,是主要的耗電設備,其高壓電動機的耗電量占整個廠用電的7~10%[1],但同時也存在著大量的電能浪費。一方面由于風機的風管、磨煤機密封處和空預器漏風;另一方面由于當負荷在220~270MW 之間,4 臺磨煤機運行,而低負荷段風壓(7.3~8.0kPa)過高致使熱風調節開度只有30~40%,造成節流損失,風機流量調節方式是動葉調節,致使風機工作在低效區。具體如圖1、圖2 所示。

圖1 軸流式風機性能曲線

圖2 軸流式風機動葉角度對應性能
結合上面參數分析,對#4 爐影響一次風機電耗率的因索進行調查分析。調取數據來自DCS 控制系統中的SIS系統(即數據實時采集系統),為了減少數據計算環節的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我們首先計算8 小時的均值,然后計算每日均值,最后統計出月度均值,取常見負荷區間230~270MW,如表1 所示。
從表1 中可以發現一次風機電耗率偏高,顯然不滿足設計要求。對此,有進一步可研的空間,將展開分析討論,進行進一步優化。并且一次風壓每降低0.1kPa,大約電流可降低1~2.5A。

表1 2020 年一次風機運行情況

表2 一次風壓對風機電耗率的影響記錄表

表3 尾部煙道及空預器氧量記錄表
根據現狀調查的情況,通過原因分析,從人、機、法、環四個方面對造成#4 機一次風機廠用電率高因素進行了綜合、全面的分析,確定要因如下:
機組處于調峰運行狀態,負荷日峰谷差大,電機運行工況不穩定,機組不能經濟運行。并且經常摻燒可磨性系數較差的劣質煤種,運行人員為提高磨組出力,一次風壓設定值一般在7.5~8.0kPa 之間,導致磨煤機的調門開度減少,這樣帶來調門的節流作用很明顯,導致一次風機電流升高;同時一次風壓提高后會導致空預器一次風側的漏風率增加,反過來會影響一次風機耗電率的上升[2]。
由于在磨煤機運行過程,長期使熱風門開度過低,會造成機械轉動損耗、風道傳輸損耗,同時會調閥造成一定沖擊,使得一次風機出力增加,增加電耗。同時磨煤機出力的降低不僅需要提高一次風壓,另外還要增加磨煤機的運行臺數,更加導致一次風量的增加。
由于空預器長期運行,密封片的磨損,空預器的密封間隙增加,空預器內一次風漏風增加,采集爐膛出口和空預器出口氧量參數來確認相應漏風率,這一方面導致一次風機耗電率增加,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次風量降低了一次風溫度,反過來影響磨煤機的干燥出力。
為達環保要求,脫硝噴氨量大,造成空預器NH4HSO4腐蝕嚴重,致使空預器徑向間隙變厚,換熱效果變差。其次,空預器差壓高,風道阻力增大,引風機耗電增加。
在保證磨煤機風量和出口溫度前提下,通過調整磨煤機風門,確保風門開度在50~80%,從而來控制一次風壓,提高風機效率,降低風機電耗。通過機組負荷,合理調整一次風壓在規定范圍內,取定機組負荷在230~270MW 之間,控制一次風壓在6.9~7.6kPa,具體優化設置如表2、表3 所示。
由上述實驗可以看出:從上列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對比風壓與磨煤量關系中,風壓的提高可以提高磨的出力。而隨著總風壓的逐漸降低時,磨煤機熱風門開大、冷風門自動調整。在分析過程中設置兩個偏置值來進行分析,這是由于考慮到風壓過低,可能會造成磨煤機逐漸出現輕微堵磨的現象,不利于機組的正常安全運行。
平時要加強空預器進出口氧量參數監視,做好參數分析。機組檢修時,進行技改。每班確保空預器吹灰至少一次,尤其在高負荷時,要注意監視空預器差壓,監視空預器出入口風、煙溫度,預防空預器再燃燒和冷端結露腐蝕。
由上述實驗可以看出:首先,從DCS 上不難發現從風機全壓到一次熱風母管的壓降來看,說明一次風管路有風量損火,而空預器漏風是較為嚴重的環節之一。其次,結合上述漏風率數據,可見空預器密封性結構不嚴密,是否考慮在以后檢修中進行技改,控制漏風在6%以內。
查閱資料,按照一次風機功率因素為0.92,機組負荷率為70%計算,降低風機電壓可知大約可降低廠用電率:[6000×(5~10)×0.92]/(350000×1000×70%)=0.011~0.022%。
可見通過控制一次風壓設定值,一次風機電耗率全年下降0.02% ,同比下降了4.9%與上述試驗數據下降0.02%(過程計算值和目標設定值)相互印證。
在后期的效果鞏固過程中,每天檢查報表,正常運行時各磨煤機熱風門升度在50~80%。并且每天檢查報表,正常運行時一次風壓偏置值為-0.3~0.4kPa,控制最低為6.9kPa。依據一次風機經濟運行方式的調整方法,將所得參數進行對比并分析,確保對比樣誤差不差過5%。
該機組2018 年發電量大約18 億度,按照上網電價0.3 元/度進行計算,可分別節約廠用電和創造利潤如下:
(0.451%-0.429%)×18×108=39.6 萬度
39.6×10000×0.3=118800 元
通過本次分析控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一次風機電耗率,在創造價值的同時,節省下來的電相對于減少了燃煤量,減少碳排放,為環境保護做貢獻。
①整個分析主要以合理優化一次風壓作為主線展開,通過一次風偏置設置-0.3kPa 和-0.4kPa,磨煤機的熱風調節擋板開度已經開到55~65%,減少了節流損失,降低廠用電率,同時磨煤機通風量、出口溫度均能滿足設計值。②一次風壓降低后,鍋爐主要運行參數,如主汽壓力、主汽溫度、再熱器溫度等基本穩定,鍋爐燃燒穩定。要加強對磨煤機通風量的監視,防止一次風壓過低而影響磨煤機的出力,損害機組運行。③通過對策優化和結果論證,有效確保數據的可靠性,并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產生實際效果。通過優化節能運行方式,深挖潛能,提高效率,將成果拓展在其他設備上,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